我院院长姚先国教授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署名文章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教授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解读关键词:“富裕”和“共同”》为题的署名文章。

    姚先国教授认为:理解共同富裕,应该正确解读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富裕,另一个是共同。富裕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丰裕和富足。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免于匮乏、令人满意的状态。富裕的标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调整变化的。当前,我们应该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特殊的指向性。这对我们解放思想,抛弃僵化的、极左的观念,有很强的针对性。“一部分人先富”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对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沧桑巨变。同时,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日渐突出。党和国家提出共同富裕的愿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到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初心,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化利益是我们的永恒使命。今天我们已经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正在走向更高发展阶段,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奔小康、求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强调共同富裕也具有现实针对性。不管是用任何方法衡量,现在中国的收入分配整体已经到了差距比较大的程度,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我们不光要牢记“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初心,还要弄清楚从一部分人先富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把握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环节,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路径。

    浙江作为首个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所具备的优势。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经济很落后,起点很低。国家投资少,也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大家曾经反复探讨,浙江快速发展,靠什么?靠的是人,靠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浙江人在长期艰苦的环境当中,练就了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发现商机的企业家才能。在计划经济时代,浙江人就冒着风险穿街走巷做生意。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抢占先机,造就了浙江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原始积累的经验和财富使得浙江对每一步改革开放的措施都能够率先领悟,率先把握机遇,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走在全国的前列。这种内生力量极为重要。选取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于它更具有典型意义,更有示范意义。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才能是创新、创业的支撑。

    浙江的信息经济发展迅猛,新经济、新产业的崛起可圈可点,这些也构成了浙江的新优势。浙江率先致富靠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正好符合国家的倡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生活要靠奋斗。浙江提供的是一个在人多地少、资源贫瘠的不利起点下创造奇迹的范式。浙江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全国也走在前列,很早就强调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扶贫和助残。浙江在探索如何共享,如何共富的问题上提供了许多值得参考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浙江的共同富裕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富裕起来后浙江人的企业家精神、创业冲动是否会衰减?“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能否打破?二是浙江产品的技术层次、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过去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近年来强调科技创新,但长期形成的产业格局路径依赖现象如何改变?如何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浙江的少子化、老年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刚性需求日趋增加,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也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