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林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署名文章,文章题为《把网络带回“网格”》。
徐林教授认为,在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之中,社区(小区)网格是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微观语境,对网格的治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的最后成效,而且关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目前,网格化管理已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但作为一项制度型安排,随着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网格化管理也逐渐显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网格功能的发挥面临障碍,原因有三:管理机制仍为科层制的延续、社会吸纳不足、信息交换不足。
为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徐林教授重新梳理了网格化治理的三重内涵,认为网格化治理理念应与当下基层治理工作原则相契合,推动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是时代之所需。在这一理念下,需要在“再造流程、扁平运作,提升社区网格的管理效率”;“增加有效节点,形成多点协同的治理模式”;“数字统合,增加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力”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