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举办了第一百八十九期公共政策沙龙。本次沙龙主题为“社交网络、與情管理和投资者保护”。会议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杨晓兰,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方霞,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刘建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保学院副院长、教授潘静波,上海锦天城(杭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副教授郑国英,信达期货有限公司业务总监王海平,杭州优益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津生,特拉华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祝宇,浙江理工大学金融系副主任钱一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科技学院教师、博士李锐等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沙龙会议。
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是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对投资者保护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监管和投资者行为引导两方面,舆情管理关系到投资者决策与市场稳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8日,A股一共有239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舆情管理制度。
舆情管理日渐重要的背景下,社交平台需不需要梳理,社交信息是不是需要鉴别,怎么样梳理,怎么样鉴别,谁来梳理,谁来鉴别,梳理和鉴别是不是科学?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此次沙龙,与会专家围绕社交网络、舆情管理和投资保护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研究,从理论、实践、政策、国内外案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政府监管、社交平台、金融机构、企业应对等多角度对投资者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最后,金雪军教授做了总结,他指出,证券市场投资给投资者及公众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影响和心理影响,证监会也一直反复强调投资者保护。市场发展从企业融资到投资者保护,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保护的协同。数字化,网络化、互联网化给整个投资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降低了很多成本,同时,信息传递速度变化也会带来新的股票市场的波动,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保护也有新要求。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让投资者能够处在市场正常稳定、稳健发展过程中,而不是因不实或盲目夸大的信息带来的大量扭曲。舆情和信息环境也是公共产品,需要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