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形成,其中最受消费者偏爱的就是“租凭消费”。与以往的租手机、租车、租房等超高价值商品不同,现在的租凭覆盖了所有行业,租家电、租相机、租衣服、租场景,年轻人的租凭种类和方式更加灵活和丰富,通过租借来满足短期的需求,这种模式体现了消费者不再执着于拥有,更是鼓励消费者共享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年轻人来说,更是显现了“不拥有更自由”的理念,挣脱出“买买买”消费捆绑的压力。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占有成本,更催生了一种“轻拥有,重体验”的新生活和商业哲学。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熊兴指出,我国租赁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从传统的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办公设备等领域,呈现出“品类多元化、服务数字化、需求品质化”的鲜明特征。“万物可租”不止是消费方式的变化,更是体现了当前消费者的生活态度。租赁市场完善为年轻人提供了便利。如今租赁平台品类丰富,服务成熟。从线上一键下单、上门配送,到售后维修、清洁保养,流程便捷。部分平台还推出“租转买”“旧物回收”等服务,提升了消费灵活性。对企业来说,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利用租金获得长期收入,对个人来说,更愿意为体验感买单,用更少的钱获满足需求,同时也规避了冲动消费带来的后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编制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租凭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模式的创新与可持续,这将鼓励企业发展更多的产品服务模式,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但随着租赁市场的迅速扩张,线上线下租赁主体大量涌现,消费者权益纠纷也屡见不鲜,套路多、磕碰定损难、维护成本大,消费者和商家各有各的烦恼。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伴随各种问题和挑战。租赁是一种基于信任的经济行为,但在陌生人社会环境中,这种信任难以自发建立。商家担心设备受损难以追责,消费者忧虑个人信息过度暴露,如何保障消费者在租凭期间的使用安全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破解租赁消费的成长烦恼,需要多方合力,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对政府来说,需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租凭经济中的权责关系,规范商家和消费者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统一的品质认证体系和信用评价机制,让租赁交易在透明、可信的环境中进行。政府可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如绿色消费补贴、税收优惠、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支持,鼓励合规与创新企业发展。
对平台企业来说,应当强化主体责任,完善从选品、配送、维护到回收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消费体验。监管部门则需要创新监管方式,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物品流转效率。利用科技技术监控物品质量,降低耗损和维护成本,在数据使用上,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同时,企业应该推动服务标准化,确保租凭过程透明可控,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理性租凭,推出租凭保险服务,降低使用风险,增强消费者信用感。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