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纵论制造业:东北浮沉录!

    前面我们用了两篇《微评》,从历史演进、文化认知等角度,概述了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要件: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强力的中央政府、坚定的市场化导向、适当的产业政策、积极的文化价值观等。近几十年,中国有幸同时具备了这些要素,后来居上、发展成全球屈指可数的工业化国家。如果再进一步,视角转向国内则会发现。在同一个大国里,虽然体制、政策环境相同,但由于区域特点、资源禀赋等差异,各地区制造业实力、规模仍然差异巨大,发展轨迹也时常大相径庭。其差距,似乎并不比国与国之间小!

井然有序的“四大工业基地”

    1980年代起,我国就有“四大工业基地”的说法。分别是: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工业区。几十年来,它们傲视全国,是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基本盘”;国家虽大,其他区域很难望其项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老规矩,先看地图。

    稍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四大基地的地理位置有很强的共性,特色鲜明。一来,既沿海、又临“湾”(天津渤海湾、长江钱江入海港湾、珠江入海港湾),坐拥巨大的海洋、港口运输便利;二来,背靠广阔的平原腹地。辽中南、京津唐,背倚东北、华北两个国内最大的平原,自不待言;沪杭宁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所在的珠江冲积平原,在丘陵遍布的南方也非常难得。

    不仅如此。东北、河北一带,煤炭、铁矿石、石油等储量丰富,发展重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沪宁杭、珠三角一带没啥矿产资源,但历史上长期是手工业发达、商贾云集之地,论工商业文化底蕴,国内首屈一指;纷繁复杂、细致精密的轻型工业容易聚集。总之,它们能成为制造业的领头雁,绝非偶然!这四大基地从北到南,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产成品的上游中游到下游井然有序,共同见证了大国制造业崛起的辉煌。

失落的老工业基地

    时至今日。四大基地在我国制造业版图中仍然举足轻重,整体格局并没有根本变化;但新世纪以来,它们的发展趋势却截然不同。沪宁杭辐射范围不断拓展,发展成今天的“长三角”;与“珠三角”一起,构成国内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区域。北方两个基地的表现差强人意,京津唐一带钢铁产能全国领先,可如果剔除首都的特殊因素,近年来始终笼罩着行业单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的阴影。

    辽中南则表现最为糟糕。作为原本国内工业基础最扎实、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区域,近20年的经济排名竟然呈自由落体之势。而且早在2003年,中央就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20年来对东北的各种政策倾斜、财政补贴可谓不遗余力,却一直收效甚微,未能扭转颓势,令人唏嘘不解。关于这个话题的整体讨论,我们两年多前的《东北经济之谜》系列《微评》里聊过,不再重复;有兴趣可以看原文。今天,试着用前面“工业化之路”的分析框架,继续探讨它兴衰浮沉背后的原因。

市场主导与国家主导

    上文提到。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令行禁止的治理环境,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无论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威廉二世的德国、明治维新的日本,还是两次大战崛起的美国,无不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政府)直接掌控资本,组织企业生产!


    一般来说。老牌工业化国家的政府主要扮演:在外保护本国核心利益,争夺全球资源与市场;在内建立统一市场,维护秩序、解决纠纷的角色;后发追赶型如德国、日本,制定产业政策更积极,更注意保护本国弱小民族工业一些。不管怎么说,它们开展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基本都是个人、家族企业;经典经济学理论里,这是不言而喻的基本假设——工业化之路,当然得由市场化力量主导吧。几乎唯一的例外,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关键还在于,释放了剩余劳动力!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与港台外资企业一起,构成了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力量,1980年代就有所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的优劣讨论。1990年代后,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转移,又拉动了消费服务业、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商机。这以后,它们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失败中浴火重生,发展成当下规模、实力惊人的民营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之一。“两个毫不动摇”支持的对象,归根溯源,起点并非来自城市,而是农村!排名靠前的大省粤、苏、鲁、浙,无一例外,都拥有众多富裕的区县、乡镇,囊括了“百强县”、“百强区”的大部分。是前苏联。

    去年,我们在《冷战结束三十年回顾》系列《微评》中,详细探过前苏联集中计划经济的得与失。无论后来结局如何,百年前(1924年,联共十四大做出工业化决定),它确实就由政府主导、由按计划生产的国企为主体,两个五年计划左右就彻底改变了面貌,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也为后来成功抵抗纳粹德国入侵,打下了基础。前苏联的这一经济模式,深刻影响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集中体现便是东北;它可以看成国家主导工业化的基地、大本营。这也正是东北从全国解放直到1990年代前期,经济实力都遥遥领先的根本原因。

    但我国真正制造业崛起、成为工业化强国,却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如前文所述,得益于坚定的市场化导向,激发出千万个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引爆了真正的工业革命。在此过程中,东北(典型如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在1990年代末,开展了如部分破产重组、职工下岗分流等改革,但国有经济成份掌控主要资源的格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民营企业等市场力量,更多地只作为国有经济的依附与补充,而很难建立独立的体系,发挥出关键作用。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技术更新迭代迅速、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里,老工业基地的处境,也就日益艰难。不仅如此。东北难以振兴,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老龄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关键还在于,释放了剩余劳动力!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与港台外资企业一起,构成了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力量,1980年代就有所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的优劣讨论。1990年代后,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转移,又拉动了消费服务业、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商机。这以后,它们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失败中浴火重生,发展成当下规模、实力惊人的民营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之一。“两个毫不动摇”支持的对象,归根溯源,起点并非来自城市,而是农村!排名靠前的大省粤、苏、鲁、浙,无一例外,都拥有众多富裕的区县、乡镇,囊括了“百强县”、“百强区”的大部分。


    东北这几十年,岂非也面临同样的政策环境?非常遗憾。它发展得太早了!如长春、哈尔滨、辽宁早就是闻名远东的大城市。东北三省城市化率全国遥遥领先,1990年代就达到50%左右,比内地早了20多年,此其一。其二,城市化程度既高,国企又占压倒性多数,计划生育执行就异常坚决,早在2000年总和生育率就降到1以下,人口提前进入萎缩状态。再加上它本身就地广人稀——几个因素叠加,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当然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城市化增量空间有限,对经济的拉动也就有所不足。

    显然。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相比,东北更加缺乏积极向上、发展冲动强烈的市场力量;过早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又使得其人口结构快速走向老龄化。数据显示,2022年,其就业人数与退休人员抚养比达2.5:1(2.5名职工养1名退休人员);全国这一比例,是5.8:1!这无疑给本不宽裕的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更多的转移支付,恐怕也难填缺口。

其他:地缘环境因素


    此外,东北面临的复杂地缘环境,也构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与其他沿海区域相比,东北亚国际环境无疑复杂、敏感很多,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当不友好的。其相邻的国家、地区经济均呈贫困化、内循环化,经贸联系相当有限。数据显示2022年,黑龙江、吉林两个省的出口额相加,不到新彊的一半;整个东北的贸易依存度才19%,甚至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34%)的一半多,沿海、沿边的优势丧失殆尽。

    总之,东北制造业从辉煌到失落沉沦,有太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与教训;限于篇幅,就不多展开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其他区域的话题。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程迅,感谢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