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中,藏着世界秩序重塑征途上一个明显的悖论:在由稳定变为动荡的大环境中,从来没有富而不强的幸运儿。
一、卡塔尔何辜?
9月9日,以色列突然空袭多哈。很显然,之前卡塔尔大力购入的欧美防空设备在关键时候选择了“沉默应对”,反而是在空袭发生后,卡塔尔空军才拉响了警报,36 架阵风战斗机全数出动,滑上跑道待命,对周边空域进行巡逻,防范以色列可能的再次袭击。
作为中东富国,在向欧美采购军事装备上,卡塔尔一直是积极且主动的。2015年,卡塔尔同法国签订合同,引进 24 架 “阵风” 战机;2017 年9月和12月,卡塔尔两次与英国签订协议,共采购48架“台风”战机;2017年6月,卡塔尔和美国签订购买F-15战机合同,总金额达 120 亿美元,具体数量为36架;2014年,卡塔尔与美国签订 275 亿里亚尔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合同;美国还曾在卡塔尔世界杯前夕,对卡塔尔出售 “天穹” 防空系统……
在如此先进的欧美军事装备“大集合”阵势前,以色列却在卡塔尔的领空如入无人之境。不管以色列是何种理由和借口,公然入侵他国领空实施打击,当然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但是,国际法的保护范围又是什么呢?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对于卡塔尔来说,国际法的保护范围只有一条:有力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的欧美防空系统矗立在卡塔尔的领土上,沉默且无效。轻信了欧美武器系统的卡塔尔,在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无辜。
二、中东各国如何反应?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中东国家做出了强烈反应。
9月15日,卡塔尔组织召开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峰会发布联合声明,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侵略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声明表示与会国家与卡塔尔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全力支持卡塔尔为应对此次袭击而采取的一切应对措施。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呼吁伊斯兰国家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保持团结和凝聚力”。
可以看得出来,上述国家目前还都停留在“摆事实讲道理”阶段,是典型的“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那是卡塔尔没有经济实力发展本国国防吗?显然不是的,要知道
中东世界的“土豪”,卡塔尔绝对是代表之一。卡塔尔是世界上人均 GDP 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 年卡塔尔人均GDP达88701.46美元,2023年为 80195.87美元,2024 年约为78621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9。
和沙特类似,卡塔尔雄厚的经济基础主要来源于能源收入,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卡塔尔经济的基石,占政府总收入的70% 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以及大约 85% 的出口收入。卡塔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备,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
得益于能源的高收益,卡塔尔为公民提供了极其优厚的福利。当地公民在教育、医疗、水电煤气等方面均无需花钱,住房和就业也都有保障,2023 年的失业率仅有0.13%,即使有人不工作,每月也能获得2000-3000美元的救济金。此外,卡塔尔还成立了卡塔尔投资局,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涉足金融、房地产、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
三、中东因此变天?
卡塔尔多年来一直被视为稳定的商业和外交中心,美国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挥部乌代德空军基地与哈马斯政治办事处在这里共存。
然而,以色列的空袭破坏了卡塔尔的这一形象,让多哈突然 “变得脆弱起来”,甚至可能成为代理人战争的战场。这也让其他中东的海湾国家对自己调解国际冲突的外交政策产生担忧,它们担心自己会因为调解国际冲突而卷入战争。
中东的海湾国家大多依赖美国的军事装备,并在境内设有美军基地,但美国放任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可能促使这些国家转向防御能力多元化。比如发展更加均衡的军事合作与高端武器引进,避免此次危机重新上演。
未来,卡塔尔、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家是否可以利用其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对以色列施加贸易限制,抵制那些在以色列经济中有重大利益的公司。
一切关于未来局势的走向,皆有可能。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富如卡塔尔这些国家,没有强大的、可握在自己手里的军事力量,必有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