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阿尔贝托·卡瓦洛等人的研究,受关税影响,今年3月至8月美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了约5%。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7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的数据显示,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2025年,美国正式进入特朗普2.0时期,面对国际市场空间压缩、内需动能转换阵痛与结构性风险叠加冲击,我省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或将面临贸易壁垒升级与市场格局裂变的双重挤压,技术封锁强化与创新路径梗阻的叠加困境,资本外迁加速与产业链条断层的共振风险,汇率波动加剧与金融风险积聚的复合挑战。
对此,浙江省委党校李昊翔研究员等在深入分析特朗普政策主张对我省开放型经济主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面对特朗普2.0时期或产生的经济冲击,我省需从构建多元市场开拓战略、构筑自主科技研发体系、布局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打造金融风险防御体系、部署绿色产业前沿阵地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经济韧性与发展质量。
(一)构建多元市场开拓战略,以多维网络破解单极依赖
面对美国市场空间压缩,我省需加快市场多元化布局,推动贸易模式升级,降低对美依赖,提升国际竞争力。深耕“一带一路”,打造区域合作新增长极。我省应深化与东盟、欧盟、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例如,可借助RCEP框架深化与东南亚产业链协作,同时拓展中东数字基建、拉美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形成“主市场稳健、替代市场弹性、潜力市场前瞻”的三级布局,降低对美出口依赖。发展跨境电商,推动数字化贸易新模式。依托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市场采购+海外仓+数字营销”新业态。探索数字服务贸易规则,实现从商品输出向“技术+服务+标准”复合型出口转型。聚力产业集群,提升出口产品议价能力。整合宁波舟山港、义乌小商品城等核心枢纽资源,推动我省纺织、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跨区域行业联盟。通过联合采购、共享物流等方式降低贸易成本,并以行业联盟形式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突破美欧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构筑自主科技研发体系,以安全可控防范技术断供
面对技术封锁,我省需通过集中攻关核心技术、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话语权。聚焦“卡脖子”领域,攻克技术瓶颈难题。建立“断供清单-攻关图谱-替代方案”三级响应体系,针对半导体材料、工业软件重点领域加大揭榜制攻关考核力度,确保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围绕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用闭环。持续深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政产学研用创新协作新模式,持续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开展科研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吸引高端人才,打造创新驱动引擎。深化“鲲鹏计划”,构建“大师+平台+项目”的互促引才模式,设立海外创新中心,面向全球揽才,并匹配专项研究基金支持技术孵化和成果落地。
(三)布局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以弹性架构抵御链式风险
面对全球供应链格局重构,我省需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强化区域联动,提升产业链稳定性与经济韧性。推动企业“出海”,重塑全球化供应链格局。引导企业在东南亚等人工成本较低或关税优惠地区投资设厂,形成“国内总部-国外分厂”联动模式,核心技术留在省内,确保供应链多样化与稳定性。同时,注意梯次“出海”,避免扎堆设厂带来的政策风险,确保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内外循环,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用好“地瓜经济”模式,推动“出海”企业与省内产业链深度绑定,促进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品出口,反哺省内经济发展。深化区域协同,打造长三角供应链枢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我省与周边省份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深度协同,打造区域供应链枢纽。通过加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联动,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与协同效率。
(四)打造金融风险防御体系,以抗压机制化解资本震荡
面对可能发生的汇率波动加剧与资本外流的情况,我省需通过稳固金融体系、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完善金融应急机制,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制定金融市场稳定预案,避免短期冲击对经济目标的影响。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确保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增强金融市场韧性,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做好中小企业纾困。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和赔付标准,优先支持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的中小企业,对其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切实增强企业抗风险保障能力。设立外贸稳链基金,有效缓解企业压力。设立一定规模的外贸稳链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汇率锁定、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降低贸易政策突变导致的坏账风险。
(五)部署绿色产业前沿阵地,以低碳转型突破环境壁垒
面对绿色壁垒升级,我省需通过抢占绿色经济机遇,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培育绿色产业,抢占低碳经济高地。以系统化战略加速绿色产业布局,构建“技术自主+市场多元+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低碳经济体系,稳步推进覆盖嘉兴氢能、舟山海洋潮流能、嘉兴光伏产业、绍兴废弃物循环产业的全产业链。参与国际合作,强化技术输出。通过与欧盟、东盟等合作伙伴建立绿色发展联盟,推动绿色标准制定与技术输出,提升我省在全球绿色治理中的影响力。完善碳市场机制,降低转型成本。利用“十五五”规划窗口期,加快构建覆盖全省出口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库,推动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实现数据互认,助力企业通过碳交易降低转型成本,增强我省新能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