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高质量融合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小农户是我省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重要主体,也是推动我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补上农业短板,浙江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周佳松副研究员在深入调研我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高质量融合的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农户受先天条件影响,实现现代化内生动力不足、愿望不强烈。一是小农户综合能力素质具有较大局限性。二是小农户市场地位弱势,易受市场风险冲击。三是小农户应用现代生产要素能力有限。

    (二)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共生关系尚未充分建立,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各主体间缺乏信任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二是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实力不强,无能力带动小农户。三是小农户共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益有限。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经营保障不到位。一是面向小农生产的公共和自助服务供给能力较弱。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质量不高。

    (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政策精准度不高,政策支持尚未形成合力。一是惠农政策执行出现“跑偏”,小农户受排挤。二是部分政策存在“异化”风险,难以有效惠及小农户。三是土地流转缺乏系统性、协同性。

    二、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高质量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激发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积极性,全面提升小农户现代化发展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不断拓宽地方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建议各地充分挖掘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提升数字化订单数量和运营效率,加快发展乡村电子商务,由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扩大销售市场;提高小农户全产业链参与程度,提升价值增值能力,让小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其现代农业发展信心。二是加大现代生产要素应用效果宣传力度,优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举措拓宽现代农业宣传覆盖面,提升小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的主动性;大力推广面向小农户的实用轻简型装备和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特派员、研发推广人员技术服务指导,开展定向帮扶,切实提升小农户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实施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训。统筹整合各类农业培训资源,按照分阶段分类别原则,积极征求和听取小农户生产者建议,科学设计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通用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培养其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小农户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经济效益。

    (二)大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优化各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

    一是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内在激励。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合同或股权方式带动小农户的数量,以及是否与小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纽带 (如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作为其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带动小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多形式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联合与合作程度,以纵向一体化和服务规模化带动和组织小农户。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实行订单收购、村企对接、吸纳就业等,推动小农户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化不同层级多种形式以共享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建立长期稳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完善落实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分享机制,提倡实行“优先股” “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超产奖金”等分配方式保障小农户收益;坚决打击合作关系不对等、使小农户利益受损的行为,并建立失信名单机制,避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侵占小农户权益。

    (三)围绕小农户发展诉求和生产短板,有效提升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力

    一是加快培育多样化综合配套的新型助农服务主体。广泛打造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小城镇服务小农户功能;选树一批服务意愿强、抗风险能力好、规模化程度高的服务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扶持培育面向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小农户生产关键薄弱环节的现代化难题。二是拓宽农业社会服务化领域,畅通小农户与城市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需求市场的联结渠道。坚持以小农户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资金、技术、物流等要素为纽带,增强服务主体在政策、法律咨询、财务管理、技术培训、供需衔接、信用合作、产权交易、金融保险对接等各类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数字信息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支撑力度。充分发掘信息技术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小农户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促进其与小农户在生产与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精准衔接,高效便捷地将数字红利下沉至小农户,使小农户真正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四)完善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保障制度,强化惠农政策公平性和普惠性

    一是提升小农户发展针对性政策的支撑力,推动惠农政策向小农户倾斜。纠正“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等倾向,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实现“扶大与扶小”“扶强与扶弱”并重,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均衡发展;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并实施差异化小农户扶持政策和措施,确保扶持政策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建立小农户融资绿色通道,持续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的获益程度和受益范围。二是强化政策协同性,形成一体推进合力。充分考虑带动服务小农户的目标,把扶持小农户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统筹安排,科学设计助农政策执行周期,建立健全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促使政策间协同联动。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和监管机制。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妥善处理好小农户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分类施策、尊重意愿、保护权益的基本原则,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推动土地规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效率,避免因为短期收益而破坏性地利用耕地、流转后利益分配不均和土地非农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