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中提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平台,推进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建立个人健康管理便民惠民服务门户,开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慢性病门诊,提供就诊全流程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重大慢性病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居民总死亡的88.5%,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是互联网医疗发展和治理的基础平台,早在2019年,我省便率先打造“服务公众和监管所有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一体化的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在全国形成先行示范效应。
为了解常态化阶段互联网医疗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发挥我省先行示范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刘莉云副教授等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提出了更好发挥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在慢病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尚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公众对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的使用意愿和付费意愿都较高,但是慢病管理服务使用率低。二是公立医院在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作用有待加强。三是多层次慢病管理服务市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公众数字参与工具设计有待完善。
完善省级平台和各地区地方政府平台建设,
提高公众使用率
一是增设部分公众数字参与工具。建议增设互联网医院不良行为曝光台工具,考虑将在我省注册的企业主导型互联网医院链接集成到“浙里办”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可能性。二是优化现有反馈投诉工具设计。建议将投诉举报工具和意见征集工具设置在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更显眼位置,突出投诉和建议功能,提高公众数字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治理的便利性。三是提高公众数字参与渠道的多样性和便利性。课题组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尤其微信是公众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主要渠道,建议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在现有“浙里办”APP、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的基础上,上线抖音小程序。
一是多渠道提升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的知晓率。建议利用体检机构、社区、政府社交媒体等渠道,进一步加大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的推广宣传,尤其是加大医疗端的推广力度,并给与医院、医生相应的推广激励。二是推进“浙里健康”区域特色服务的各地区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调研发现,在已经建成完善“浙里健康”区域特色服务的地区如杭州、宁波和嘉兴等,公众对本地区健康服务的使用率高于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议尚未完成“浙里健康”区域特色服务建设的地区、区域特色服务尚未完成本地区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的地区,加快进度完善区域特色服务。三是继续完善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医疗机构在线服务链接集成功能。由于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承建运营商的调整尚未完成,近两年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汇集的医院在线服务尤其是省级三级医院数量急剧下降。建议加快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各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线服务的链接集成工作,进而提高政府平台的公众使用率。

加快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和其它系统的衔接,
夯实慢病管理市场的技术基座
一是加快地方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与医保系统的衔接。调研发现,地方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和医保体系的对接提高了参保人员在线复诊配药的便捷性和积极性,提升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的使用率,同时优化分级诊疗服务效果。建议尚未完成地方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和医保系统整合的地区加快推进进度。二是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与地方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对接。建议将浙里健康e生接入地方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提升公众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知晓和使用查询服务,进而方便公众更好地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三是实现地方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与疾控系统的链接。加快各地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病健康管理数据库的开发应用。鼓励发展基于慢病管理的数字疗法、数智设备制造业、医疗大模型。
鼓励公立互联网医院和地方政府平台拓展慢病管理服务,
加强对增值服务的扶持与监管
一是鼓励各类互联网医院开展慢病管理、健康管理业务。政府职能部门在医保、绩效考核方面建立配套机制,激发公立医院和医生开展数字化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二是探索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增值付费服务发展扶持措施和监管内涵。调研发现,在我省各城市人群中有相当高的在线慢病管理服务付费意愿,建议政府职能部门明确慢病管理基础性服务和增值付费服务的界限、价格和服务质量监管细则等,探索构建多层次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市场。三是依托各地区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拓展本地区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建议地区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增设在线慢病管理服务模块,发展本地公立医院主导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大幅提升本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

完善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公众数字参与工具和渠道,
激活公众潜在的慢病管理服务需求
一是增设部分公众数字参与工具。建议增设互联网医院不良行为曝光台工具,考虑将在我省注册的企业主导型互联网医院链接集成到“浙里办”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可能性。二是优化现有反馈投诉工具设计。建议将投诉举报工具和意见征集工具设置在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更显眼位置,突出投诉和建议功能,提高公众数字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治理的便利性。三是提高公众数字参与渠道的多样性和便利性。课题组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尤其微信是公众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主要渠道,建议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在现有“浙里办”APP、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的基础上,上线抖音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