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义乌市:国际贸易预警平台

    义乌作为国家级综合贸易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创新设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小商品市场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然而,因经营模式、采购主体不规范等诸多因素,涉外经济犯罪案件一直都是义乌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2009年初,义乌市公安局经侦部门以防范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为第一效益、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第一目标、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第一手段,在互联网搭建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及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以下简称“预警平台”)。通过9年多的深化发展,预警平台形成了“经济犯罪线索采集、经济犯罪预警、市场贸易风险预警、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市场贸易信用评价、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六大版块架构,共有50多个功能栏目,先后推出预警平台微博、预警平台手机APP软件、预警平台微信公众号,同步开展信息采集和发布。

    预警平台是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成功尝试,成为国际贸易安全有效“防火墙”和“排雷兵”、经济犯罪防范打击的利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义乌市预警平台的建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一)以市场安全为重中之重,主动构建国际贸易领域诚信体系,全力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全面收集市场贸易领域可疑采购信息,开展分析研判和落地核查。预警平台开设了可疑采购信息填报栏目,市场经营户发现与自己合作方存在可疑情况或问题的、认为交易存在风险、或者首单贸易,均可通过预警平台填报。经侦部门在收到填报信息后,迅速开展研判、落地核查工作,有效阻止和震慑犯罪,减少被侵害人的经济损失,使不法分子想骗而不敢骗、想骗而来不及骗,最大限度减少案件损失的发生。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范贸易风险。经侦部门在分析、研判、落地核查中发现有诈骗、拖欠货款逃匿嫌疑的,立即通过平台发布有针对性的风险性预警信息,提醒商户注意交易风险、及时催讨货款或中止交易,防止被骗。同时,预警平台还发布与国际贸易安全相关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经济热点、境外投资风险、境外“两反一保”预警、小商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产业损害等信息,为企业、商户提供帮助,减少贸易风险。

    开通国际贸易信用互评互查,打造市场信用评价体系。预警平台将已核查登记的1万余家外贸采购主体、7万余户市场经营主体建立数据库,开通了外贸公司/代表处信用评价及查询栏目、供货商/生产厂家信用评价及查询栏目、货代公司信用评价及查询栏目、市场采购人员信用评价及查询栏目。另外,还开通相关投诉举报栏目,任何个人均可以通过预警平台进行信用评价和信用查询,信息共享,构建起了针对义乌实际、行之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

    及时曝光失信行为,对失信者予以惩戒。预警平台建立了《市场失信行为采集、曝光、惩戒工作机制》,依托市场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广泛收集国际贸易失信行为信息。经查证核实的,通过预警平台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予以曝光,同时与地方电视台商贸频道合作,每半月一期在节目中予以公示。对失信的境外人员,预警平台通报出入境管理部门,由出入境管理部门采取拒绝签证、缩短居留期限、对其本人或家属不予签发居留证件等措施,提高失信成本。另外,预警平台整合了涉外被执行人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处罚信息,供用户浏览关注。通过以上措施,倒逼市场贸易参与主体提高自己诚信自律意识,任何一种失信行为,都有可能在预警平台被反映、举报、投诉,这种全民监督模式促使人人讲诚信、守信用,使不诚信行为及时得到曝光。同时,让诚实守信的公司企业也在预警平台得以体现,在贸易中获得更多实惠,帮助其做大做强,从而使整个市场的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大大推动了义乌的诚信体系建设,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突出以防为主,实施经济犯罪防控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相结合

    全面收集经济犯罪线索,实现警民零距离、打击零起点、防范零损失。同其他刑事案件相比,经济犯罪通常具有更长的作案周期、更明晰的作案人员的特点,这就为经济犯罪的防范提供了可做可为的客观基础。预警平台开设了“经济犯罪举报”栏目,向社会公众公开收集社会经济运行领域违法犯罪线索,拓展案件、经济领域涉稳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开展分析、研判、核查、上报,在犯罪分子准备作案、正在作案过程中实施提前打击、准确打击、快速打击,最大限度扼制犯罪结果的发生,改变了原来经侦坐堂受案的被动打击局面,以防为主、以防促打、打防结合。

    做强经侦宣传,以宣传促防范,变被动打击为主动防范。预警平台开设了“经济犯罪案件预警”“以案说法”“防范宣传”等栏目,及时发布各类经济犯罪预警信息、防范对策,提醒警示。义乌经济具有前店后厂的特点,仅各大市场就聚集着20多万从业人员,为做强经侦宣传、有效防范经济犯罪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不断激活社会公众这一神经末梢,提升法律意识、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变被动打击为主动防范。

    整合部门资源,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提升经济犯罪防范打击专业化水平。市场监管、法院、海关等职能部门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运行领域的信息和管理权限,经济犯罪防控,离不开这些部门参与。预警平台成立专门运行机构,整合市场监管、法院行政处罚和被执行人信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及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查询、进出品企业黑名单等信息资源,对社会公众予以公布,为企业和个人经商提供帮助。建立内部联动工作机制,义乌市公安局专门下发文件,在局内建立《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该机制将落地核查工作交由各辖区派出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