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案——以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第1章   引言

    1.1  调研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中具有历史感、地方感的独特区域,较完整地保存了当地传统特色的建筑风貌与风土人情,储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一座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也是一座城市的魂与脉。然而,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前,在国内现代化城市经济大规模发展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视,而导致了城市本源特色的消逝,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特色建筑成为了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牺牲品,以致“千城一面”的结果。如今,城市的开发逐渐向质量开发转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传统保护意识及观念的增强,人们在满足其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育。由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继承应当如何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共生共存,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在1999年,革命老区巴中市就被确定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巴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是巴人记忆、巴州历史,更是巴中文化。2018年2月7日,《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后,针对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便拉开了序幕。然而,目前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存在诸如环境不协调、传统建筑缺乏修护、基础设施匮乏以及面临较大的开发改造压力等问题,针对该街区展开一系列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

    1.2  调研意义

    在各级政府助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不断繁荣的双重背景下,旅游开发逐渐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焕发的主要途径之一,但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以及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过度商业化等现象将会极大地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氛围,大大削弱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并阻滞甚至终结历史街区的发展。鉴于此,运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基础知识,研究国内外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结合巴城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和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建议,为巴城营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推进巴中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工作。

    1.3  调研对象及基本概念

    1.3.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明确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即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包括:

    (1)核心保护范围(红色区域):东以文星街东50米为界,南至东城街,西至中城街,北以文庙街和政府街为界,面积为4.18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紫色区域):南至新市街,东至小东门街,西至南泉寺街,北至巴河为界,面积约44.8公顷;

    (3)风貌协调区(棕色区域):东、北以巴河为边界,南以南池南路为界,西至张思训街,保护面积为116.8公顷。

image001.jpg

    1.1.1  基本概念

    一、历史文化街区

    在我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修正版)》第十四条中明确定义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1986年我国首次进行提出了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的概念,直到199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中才有了“历史街区”这一概念,这也标志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在此时得到了更为具体的细化。到了2002年,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并被国内广泛的运用,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开始逐渐取代了“历史街区”,而“历史文化街区”也成为了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具有法律效力的词语。

    二、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在本文中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且规划中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

    三、传统风貌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在本文中特指民国以前建成,现状建筑结构、外观保存较为完好,具有明显传统风貌特征的建筑。

    四、保护与利用

    (1)保护:主要是指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维修、改善等活动。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保存,维护,修缮,维修,改善,整治。

    (2)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写道:“与艺术品相反,文物建筑保护的最好方法是继续使用它们”。为了达到继续使用或现代化的目的,允许对它做一些适应性的改动,而且指出“有时一种新用途是保存建筑的唯一方法”。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并非对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也同样如此。而在人们的保护意识日益加强的今天,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之一。然而首先要强调的是,利用必须是适度的,因为任何环境都用承载力限度的问题,超出承载力,会使珍贵而又不可再生的历史街区加速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来说,适度是首要原则,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对于利用,则是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能够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经验教训,求得保护与发展双赢。利用是在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基础上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重点在于以有“利”之长处适之以“用”。城市街区不单单是由建筑、道路和桥梁组合而成的水泥丛林,而是人们适以生存的具有社区活力与多样性的综合体。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其意义在于保持历史文化街区老社区的邻里关系、人文关怀与历史传统等,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与光彩。

    1.2  调研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调研方法

    文献分析: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充分把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比较全面的理论参考资料,同时参考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法规宪章及巴中市规划管理局提供的《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资料,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

    现场调研:对选取的调研对象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更深入地了解所调研的问题,补充文献资料、规划资料的不足,同时拓展思路,对调研对象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实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本课题调研工作提供实例论据。 

    1.2.2 调研技术路线

image004.png

    第2章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

    2.1  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

    2.1.1 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

    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由具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街道结构、传统建筑群以及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构成,是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的物质空间。它是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以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向人们表达该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所以城市空间环境中,具有某些特写的历史遗存等物质存在,也同时有更为广阔的时空内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四大要素的综合反映。

    2.1.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在于它是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是人们的精神象征,是场所精神的延续,是个性化的城市肌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记录着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是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表现。只有意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才能让我们的建筑创作融合到历史街区当中,并使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对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因为这些价值决定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必须保护什么,并决定了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予保护及保护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街区价值决定的保护内容、保护方法及保护目标。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提供了研究历史建筑、街区、城市社会形态等的重要历史资料。历史街区呈现过去城市生活的多样性,记载了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像多面镜一般从多方面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地域文化,形成了历史街区的“无形宝藏”。古之气韵,和而不同,历史承载的过去、展现的现在、迎接的未来,都反映着街区的兴衰繁荣和人文的变迁。

    二、美学艺术价值

    历史本身就有内在的美学艺术价值。老建筑和街区拥有“美”的特征,使其具有美学欣赏的意义。历史街区建筑是一种以形式为主的造型艺术,如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如传统的江南名城水乡绍兴,以传统民居的马头墙、小桥流水、青砖灰瓦等独特的建筑构件勾勒出唯美秀丽的水乡风情,亲水的建筑环境、素雅的色彩、宜人的空间尺度、协调的建筑风貌,酝酿了“水乡、酒乡、兰乡、醉乡”之称的城市形态特色,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文化构成要素的时空艺术之中,体现出“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的原理。

    三、使用功能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还具有作为城市街区使用价值的重要职能。然而,与一般的城市街区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与一般街区一致共同性特质,还有区别于一般街区的特殊性特质。与一般街区使用功能一致的共同性表现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城市街区一样,也是城市的某一组成部分,与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紧密参与了城市的发展;是市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历史文化街区使用的特殊性表现在: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对外宣传、展示其独特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的舞台。

    四、经济商业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形成和发展,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促进商业娱乐、旅游观光、文化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沿用历史文化街区本身的历史底蕴,可以给历史文化街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是历史文化街区经济价值的直接体现。

    五、社会情感价值

    城市需要真实的历史回忆,历史回忆是城市具有源源生命力的保证。街区的回忆往往是城市记忆的主要来源,传统的社会情感使城市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通过历史街区了解城市居民以前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社会交往等,这样的历史信息能够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从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社会价值是一个地区的群体精祌,政治、民族或其他文化思想感情的中心特征。历史街区为城市的情感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标志着城市精神的认同和人类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历史街区的存在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它的社会公共价值是城市居民的共同财富。

    2.1.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

    一、整体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保留一两栋建筑物,而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保护。“整体保护的概念,最早在《威尼斯宪章》中提出:“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对于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群体建筑来说,它们在巴中市民脑海中留下的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对它们的整体性保护除了群体建筑本身外,也包括与之相关联的空间格局、历史风貌乃至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应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之中,在城市更新实现它的价值。城市整体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与场所精神是大于街区各个个体之和,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份,是过去时代精神的物质载体,这些物质遗产携带了完整的历史信息,具有承载过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特征的价值。由于文星街-小街子历史街区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中心,仅从城市中心街区再利用当中土地价值高昂这一客观因素出发,就决定了文星街-小街子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必须坚持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

    二、历史真实性原则

    评价文物建筑的第一位指标是它的历史真实性、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是记载历史信息的物质实体,保留历史建筑对历史文化街区真实反应其风貌特色与历史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的真实性不仅包括对历史街区空间尺度和建筑布局的维持,还包括维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职能以及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延续其历史价值。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此概念已涉及自然资源、矿藏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论述。那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在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海拉德和海默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他们认为一个城市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这个城市就具有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恰恰是这座城市可发展资源中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关键因素。因为这些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它们是这座城市漫长发展史中沉淀下来的珍品,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正确的保护和继续利用这些历史遗存,如同我们对待那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一样,才能体现它们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街区使用功能的延续,二是融入城市肌理,具有城市形态的视觉延续性。

    2.1.4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往往会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与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一,是将历史文化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这种情况是为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使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另一种情况把原有的居民全部迁出,改为旅游和文娱设施,使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是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以表演性的仿古活动来替代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行为,街区因此失去了历史韵味。

    第二,是把历史文化街区看作是房地产项目进行幵发。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许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第三,是规划设计单位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的详细规划。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而规划的编制所涉及问题的专业性又比较强,需要一批有经验的专业规划师操作。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实际困难,许多规划设计单位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的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编制了一些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导致了规划欠科学合理,从源头上误导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

    近年国内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更新,呈现了三个新的趋势。第一,保护对象的扩大。从历史文物建筑扩展到一般历史建筑,而其保护方式也从静态、单一孤立的保护,转化为动态的再利用,运用功能置换、市场运营等措施,以获得经济效益来推动保护的良性发展。第二,建筑更新方式的改变。从对旧建筑“修旧如旧”的修复模式发展到与旧建筑结合的创新设计,创作理念既有和谐一致也有对比相异。第三,更新观念的变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建筑本身的改造,而是更加注重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改善其基础设施,从城市规划的广义角度和历史环境保护的深层内涵使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质量得到提升,以适应历史街区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2.1  历史街区中建筑的新旧并置

    新旧更替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新与旧,是城市发展的两个积极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交织碰撞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合理的旧街区更新能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传统与现代生活交织碰撞明显激烈的地方,是城市历史沉淀集中的地方。这些碰撞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表现为文化、生活方式、建筑形式、交通等多方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新旧并置,指的是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街区格局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性质及职能的定位,历史文化街区新老功能的协调与融合等问题作思考,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文化街区,因此首先必须注意控制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以及新老建筑的比例等。新旧建筑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以新代旧,而是一种新旧整合的过程。

    2.2.2  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在于利用建筑的历史价值为建筑的使用增添内涵。历史建筑的利用指的是对历史建筑的物质使用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的再利用。在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过程中,其主要面临的辩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而尽可能减少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破坏。历史建筑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传统的体现,对历史建筑的利用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文明大都市的建设有重大意义。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策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可以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成为加强城市竞争力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助力。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物质的延续,利用其文化内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发展成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及创作中心、旅馆酒店及文化商业等,往往比新建筑更加引人入胜,使历史建筑发展为创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场所。

    历史建筑的利用其实质是对承载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本身乃至历史建筑所处的空间环境的利用,在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从建筑的形式及空间出发,结合地域自然及人文特征,融入新的功能,达到对历史建筑的合理使用,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及场所特征。对历史建筑功能的重新定位,仔细研究其原有建筑功能和文化内涵,注入新的功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其原有的材料和空间结构,获得新的使用价值。

    2.2.3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有:

    第一,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建筑大部分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就不必像文物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可以进行室内的更新改造,以适应现代的生活需要。

    第二,维修复原,固本存真。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为保证历史原真性,坚持以保护原有历史风貌为原则,运用技术手段对建筑集体进行修缮和加固,对损毁部分进行修复,体现历史建筑保护的严格性。

    2.3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2.3.1 廖屋坪上湖洞巷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价值。廖屋坪上湖洞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红色故都-瑞金古城西门,历史城区绵江以北。该街区内保存有历史街巷、历史建筑、革命旧址等多处历史遗迹。其中历史街巷包括廖屋坪巷、上湖洞巷,廖屋坪巷体现了瑞金市传统商业街巷的风貌特色,上湖洞巷则体现了瑞金市客家传统居住街坊的风貌特色;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历史街巷两侧;革命旧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体现了瑞金市革命历史文化特色。

    (2)保护原则与利用策略。廖屋坪上湖洞巷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环境整治、建筑修缮及内部更新等改造方式,保留了古井、树木及反映居民生活的特色庭院、特色空间,保持了街区内原有的空间尺度和原有的街道、建筑传统特色,同时改造或拆除了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保留了该街区的历史真实性。

    对于廖屋坪巷传统商业街,首先进行交通管制或定性为步行商业街,然后通过资本注入保留了其商业街巷的功能。沿街建筑则以2层为主,对于新建或超高建筑采取立面改造、减少层数等多种办法,恢复了原有街巷空间尺度。并以保护性复原原则,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对需要改造的建筑进行复原,建筑立面造型则延续了传统商业建筑风格,使街巷保持厚重的历史感。

    对于上湖洞巷传统居住街坊,以保护其历史风貌为原则,通过改造或拆除的方式,整治了破坏地段整体景观风貌的建筑,并将拆除后的空地改为绿地,用以改善街坊的居住环境。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通过整治周边环境,拆除乱搭乱建房屋,改造与其建筑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以及绿化等方式,创造了一个可供居民休憩、交流的场所。

    2.3.2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价值。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大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目前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它体现了成都文化及成都居民的生活精神,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更是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度。

    (2)保护原则与利用策略。该街区以“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为原则,将最清雅的古韵和最前沿的时尚进行了完美无缺的融合,将其打造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与此同时,改造过程中还以历史真实性为原则,处理好了与原住民的关系,保留了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如张采芹故居、羊角先生住的恺庐,以及井巷子的老荣青茶苑等。

    宽窄巷子还根据宽、窄、井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了不同的业态定位,将“宽巷子”定义为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定义为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定义为成都的新生活,每个院落则依据各自的业态和风格进行整体包装和打造,将中餐、茶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展示布局在宽巷子,将西餐、特色餐饮布局在窄巷子,将酒吧、夜店、小吃等布局在井巷子,形成了“闲在宽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的丰富的具有特色文化的业态组团。如此准确的定位实现了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区域内则实现了多种功能、不同文化、各种业态和谐共处的态势,探索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新模式。

 

    第3章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沿革与价值评估

    3.1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

    巴州,始为汉昌县城,继为大谷郡、巴州、清化郡、化成县、巴县、巴中县,历经1900余年的发展。现有格局起于汉昌县城,其“金线吊琵琶”城市结构和山水城的大格局长久以来保存完好。区分“内外城”的城墙虽已不再,但“九井十八街”格局犹存,街巷及地名均被延续了下来。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近现代川陕苏区时期的城市形态也保留完整,城中分布的许多抗战遗址,也是巴州历史城区不可分割的部分。

image006.png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沿革

    3.2  文星街-小街子的价值评估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所在。它的形成经历了数千数百年的漫长演化过程,留下了先辈们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倍加珍惜和敬重。

    早在1999年,巴城就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文星街、小街子这两条老街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是巴州历史,是巴中文化,是巴人记忆。

image008.png

传统巴文化

    该街区位于巴州历史城区的中心位置,街区内保留有成片、完整的清代川北民居院落建筑群,是最能代表巴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街区周边现存部分革命旧址,具有较为丰富的红军文化内涵。文星街、小街子最为巴州城区的最后2条老街,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让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巴城面目全非。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这最后2条老街成为巴中人眼中弥足珍贵的风景。街区内分布着穿斗式木结构的群居建筑,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街区内有川陕省总工会旧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旧址、魁星阁等文保单位。

    第4章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4.1  核心保护区

    4.1.1  人口与商业发展现状

    核心保护区范围的街巷共有商铺322家,主要为底商和商住混合功能,活力旺盛。表4.1为现状业态配比按照商铺数量划分数据统计。其中,文星街和小街子两条历史老街的商业以餐饮业、休闲娱乐业为主,有商铺138家,总营业面积约4100 m2,户均面积约29.7 m2。临近商业地段的东城街和中城街则以服饰类商业为主,两侧的商铺分别为78家和61家。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保护区的商业业态特征大多为分散式、街边式,低端化的商住混合状态。

    文星街、小街子两街各长约210米,现有居民376户、常住人口1257人,日平均流动人口约4000人。

核心区现状商业业态调查统计

image010.png

image012.png

    4.1.2  土地与建筑利用现状

    一、现状用地及配套分析

    核心保护区内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办公、文物保护单位和商业用地。其中仅1所幼儿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image014.png      image016.png

    二、状建筑分析

    (1) 建筑高度

    老旧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建筑多为1~2层低层建筑,天际轮廓线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形式。

1563434971136290.jpg

建筑高度现状情况

    (2) 建筑风貌

    街区内现有的建筑风貌主要为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风貌建筑、风貌协调建筑和现代风貌建筑。具体而言:

    文物保护单位:为苏式建筑风格,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单位;

    传统风貌建筑:为川东北民居建筑风格。建成50年以上,在建筑样式、结构、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价值的建筑;

    风貌协调建筑:建成时间较晚,但建筑功能、材质、外立面较为协调的建筑;

    现代风貌建筑:建成时间较晚,建筑层数7层以上的现代风貌高层、商铺建筑。

image020.png

建筑风貌

    (3) 建筑结构

    巴城所剩无几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结构则主要集中在文星街、小街子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结构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传统木结构四类。其中,核心区内多以砖木结构和传统木结构的建筑为主,一些后期新建的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建筑为主,分布在民居外围。

image022.png

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分布情况

    (4)建筑质量

    街区建筑的质量现状与建筑的建设年代和使用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总体来说,核心保护区的建筑普遍存在由于使用过度、缺乏维护等导致的建筑结构老化、设备陈旧等问题,建筑质量较差,亟需改变。对于街区建筑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建筑质量较好。多为修建较晚的钢混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其主体结构保存较好;

    第二类:建筑质量一般。建设年代较早,但维护的较好的、在使用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及传统木结构建筑,原有的建筑风貌基本保留,但门窗和墙体因有一定程度的损毁而更换或重新粉刷,主体结构、外观品质尚可;

    第三类:建筑质量较差。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建设年代较早,其原有建筑形式、风格基本保留,但由于缺乏日常使用和维护,门窗、墙体或屋顶已有较大程度的损毁,主体结构保存较差。

image024.png

核心保护区建筑质量情况分布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内多为民国时期和50-70年代的木结构或砖结构老式房体的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民居的木柱损耗受朝向影响,墙体常受雨水侵蚀,墙体过于潮湿,导致墙内木柱被朽烂,引起一侧的木柱下沉,从而导致墙体倾斜。

    防水系统的屋面主要由泥背、灰背、泥和瓦面等共同构成,但在恶劣天气情况的影响下,该系统已远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防水需求,经常会出现漏雨现象,如同当地居民所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image026.png

建筑质量

    三、 建筑特色要素

    总体格调。“青瓦屋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街区内民居多为川东北民居建筑风格,青灰色调,颜色稳重大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时,有与街区融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文物保护单位,青砖红木,白墙斗拱,在青灰色的街区中填了一抹沉静的朱红。

image028.png

总体格调

    特色构件。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有:穿斗结构、方形窗棂、跑马楼(四周走廊通行)、木柱垫脚、竹编夹泥墙、白粉涂墙、青砖墙、水泥块铺地等,在部分民居里有不少品相完好,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亟需保护。文保单位则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方式建造而成,保有苏式窗框、勒脚等特色构建。

    天井体系。建筑面向街道开口,进深较长,直通民居院落空间,天井狭长,采光多数较差,空间利用有限。

    4.1.3 交通及基础设施现状

    一、道路交通分析

    核心保护区周边道路多为步行街道或人车混合道路,文庙街尽端不畅通,内部道路可达性受影响,且城市支路道路被停车侵占现象较普遍。

    二、市政基础设施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则基本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但设施整体较陈旧,防火能力比较差,往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其中:

    电力: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但存在较多问题,如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管线乱挂。

    给水:居民用水为自来水,满足居民需求。

    雨水:雨水沿建筑自由排放,最终排入下水道。

    污水: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燃气:无燃气管道,居民以煤和液化气为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环卫:街道内设有垃圾收集点。

    三、公共及绿化空间分析

    街区内缺少公共空间,两条纵向并列排布的街道承载了主要的公共空间功能,居民公共活动大多集中在街道上。2条传统步行街——文星街、小街子的绿化零星分布于街道两侧,民居院落内部存在些许绿化,绿化较差。

    4.1.4  街巷空间分析

    一、街道尺度

    中城街D/H值为2.5,街道有宽阔之感,垂直视角小于27度,行人观察主体为街道整体。文星街与小街子D/H约为1.5,感官介于宽阔和接近感之间,垂直视角接近45度,行人观察主体倾向街道细部。中城街范围中更重视整体街道轮廓线的影响,文星街、小街子受沿街立面,街道细部的影响更大。

    二、空间肌理

    整体格局特征格局紧凑,建筑密度较大,纵向街道之间联系紧密,横向街道联系则较少;

    院落组织为两种类型,包括:(1)尽端式院落类型,院落“背靠背”分布,呈现出鱼骨状;(2)组合式院落并排排列。

    三、街巷品质

街巷空间较为拥挤,路面破损、凹凸不平,街巷品质较差。

    4.2  建设控制区

    4.2.1 周边资源及现状文化解读

    一、周边资源

    建设控制区内的历史街巷交织,文保单位集中。建控控制区内共有文星街、小街子、鼓楼街、中城街等12条历史街巷;有川陕总工会旧址、巴中特色市委保卫局旧址以及魁星阁共3个文保单位,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巴中特别市市委旧址及徐向前旧居所在地共3个历史文化节点。

image030.png

周边资源分析

    一、现状文化

    该街区是文化汇集之地,红色文化突显。

    传统巴文化:主要包括巴中皮影、雕刻文化(石雕、木雕以及浮雕等)、巴渝战舞、巴中登高节等当地民俗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巴中市曾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曾是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区域内更是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巴中特别市市委旧址、川陕总工会旧址等多处红色文化旧址,红色文化根植此地,更根植于人心。

    4.2.2  土地与建筑利用现状

    一、现状土地利用

    建设控制地带现状建设用地主要以居住、商业和行政办为主。该区域内配套设施较齐全,配套有4家医院、2个学校、1个文化馆和1个图书馆等。

image032.png    image034.png

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二、现状建筑高度分析

    根据现场调研和分类分析,将建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层数划分为:一层建筑;二层建筑;三、四层建筑;五、六层建筑;七到九层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建筑。低层(一~二层)建筑主要分布于核心保护区及其周边。

image036.png

现状建筑高度分析

    三、现状建筑风貌分析

    根据现场调研,综合分析建设控制区建筑风貌情况,将建设控制区内建筑风貌分为:

    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单位;

    传统风貌建筑:建成时间在50年以上,且建筑样式、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价值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核心保护区;

    风貌协调建筑:建成时间较晚,但建筑功能、材质、外立面较为协调的建筑;

    现代风貌建筑:建成时间较晚,建筑层数一般在7层以上的现代风貌高层、商铺建筑。

image038.png

现状建筑风貌分析

    4.2.3  周边业态分析

    根据现场数据统计,建设控制区内的商业分布较为分散,业态主要呈现为:分散型、底层商业的特征,商业业态较为低端;

image040.png

建设控制地带现状业态

    4.2.4  现状道路分析

    外围的将军大道、南泉寺街、小东门街、东城街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建设控制区外围交通相对便利,且城市次干道东城街经过核心保护区,交通可达性较好。

image042.png

现状道路分析

 

第5章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案

    通过前期调研工作,对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有了整体的了解。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从理论上确立了“以文化为主导,经济为基础,历史为依托,社会为支点”的保护与利用思维指导:(1)应坚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标准,保证街区内环境风貌能够反映街区历史时期的典型风貌特色,使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应保存街区内能够反映历史典型风貌的建筑及环境要素,保存历史街区居民的生活。

    5.1  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5.1.1  保护原则

    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历史景观的完整性;维护传统功能的连续性。

    5.1.2  保护目标

    从街区建设的角度出发:继承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和展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体验游创造有利环境。能够明显改善公共与基础设施,有效保护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建筑,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秦巴古邑,四龛名城”为名片,能够深入挖掘巴中历史文化价值、特色与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框架体系,以人为本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巴中优秀传统文化,统筹保护与发展,完善名城保护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将巴中建设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5.1.3  保护重点

    (1)优化、完善街区功能。根据巴中的历史特征,在核心保护范围内应该严格保护居民的传统居住环境及功能,保护居民生活的延续性,并且适当引入现代文化娱乐、旅游服务以及博物馆展览等功能,可适当引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陈展等功能。

    (2)开展建筑分类保护、修缮。重点对川陕省总工会旧址进行全面保护、修缮,根据历史格局,按照《中国文物保护准则》的要求恢复重建;对街区内破坏严重的传统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启动小街子南侧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和立面风貌整治。

    (3)进行综合环境整治。拆除和改造严重破坏整体风貌的现代建筑;整治院落内部空间;改造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实施管线下地,完善给水管网、公共厕所。

    5.1.4  保护定位

    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内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文化品位,提升街区活力,将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为——巴州文化活态体验地。

    5.2  保护与利用的方案

    5.2.1  保护文化遗产

    一、历史街巷格局

    进一步梳理核心保护区的街巷格局,在尊重原有空间肌理的基础上,严格保护小街子、文星街的街道空间。建议进行交通管制或定性为步行街。对于新建或高层建筑采取立面改造、减少层数等多种办法,恢复原有街巷空间尺度。

image044.png

历史街巷格局保护方案

    二、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川陕省总工会、川陕省保卫局及川陕省石印局等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打造公共活动展示空间,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

image046.png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案

    三、民居院落及天井体系

    (1)民居院落。对现状院落形式保存较为完整的院落进行保护,并对其进行修缮,同时对厨房、厕所等进行改造,提升建筑居住品质。对现状建筑较为破败且院落肌理损毁较为严重的进行拆除,植入一些巴州历史上典型院落,增强片区的历史文化厚重感。

    (2)天井体系。天井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符号。一个天井就是一个建筑单元,亲戚家人围井聚族而居,天井也是凝聚家族情趣、巩固家族向心力、维系家族亲情的重要场所。天井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地方,在天井中生活过的人对天井都有一个难舍的情结。

    每一个天井都是一个公共场所、每一个天井都有一个故事,天井承载了核心保护区的最重要的历史记忆。

    对片区的天井体系进行梳理,将原有的天井体系固化和符号化,利用天井体系来重构片区的建筑、空间秩序,组织片区建筑及步行交通空间。

    至于街区内的天井体系所形成的民居院落群是否为四合院,应进一步根据四合院的特点进行判别。如果不是四合院,则应结合天井体系的特点,充分挖掘与利用连通各个民居的小巷子的空间,打造小巷子-天井体系。

    5.2.2  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街区产业混乱、文化资源发掘不足的问题,可以对街区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打造功能复合型业态布局。结合现状产业优势进行主导产业分类,这样才能使产业发展最为稳定。

    应以轻便/民俗餐饮、咖啡、艺术创作、休闲酒楼、特色文化主题店、娱乐体验等为主题的多样生活业态,丰富街区功能,提升街区活力,提高生活品质。对一些需求较大的地方特产、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餐饮等旅游购物类和餐饮类业态,可在历史街区内的街巷沿线点缀分布。

image048.png   image050.png

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对于特色饮食及商品,可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运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并通过美化产品包装和细节处理等方式提升消费体验。特别地,对于像“川北凉粉”这样五十年以上的老字号饮食,应加强保护与宣传,打造地方特色饮食文化。

    5.2.3  改善人居环境

    一、减少居住人口

    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而言,缺乏了居民的生活与活动,历史文化街区就会缺乏活力。因此不能一味地将原有居民全部搬迁,而应保留有一部分原有居民。根据调查,除了建筑质量、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以外,普遍影响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人均居住面积过小。因此,基于生活真实性延续的目的也需要一定的居民重置,从而保证基本居住面积以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延续生活真实性,与基于经济目的的居民重置不同,这种减少居住人口的居民重置应坚持单向性以保障原有居民的保有率。在我国,一般认为,目前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民人口应保持在60%左右,这样基本可以保证街区内居民的社会生活结构不被破坏,同时这一比例又可以基本满足现行国家居住标准和现代生活标准。

    二、改善基础设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活真实性的延续必须建立在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可生长性基础上才能实现。为了改善街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历史街区的保护决不能以牺牲街区物质生活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现代生活利益为代价。因此必须首先实现现代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改善,这是原有居民生活需求的必然。

    根据现场市政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应进一步完善街区的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线。不宜在街区内设置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应采取地下敷设的方式重置各类市政管线;当街道地下空间狭小导致管线间净距不能满足常规要求时,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以满足管线的安全、检修等条件。创造休闲空间,为居民提供活动休闲场所,丰富居民生活;结合街区传统空间肌理,合理规划街区内绿化景观。通过将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与街区居民的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为街区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是保护、发扬和继承街区历史文化与特色的最佳模式。

    5.2.4  提升旅游品质

    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街区范围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要兼顾装饰性、工艺性、功能性和科学性要求,布置应符合人的行为心理要求与人的舒适感,造型设计应符合街区内文化特色,并考虑更新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旅游品质。

    其中,公共厕所、垃圾桶应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条件合理布置;重要道路与交叉口应增加路名标识牌;文物保护单位、古巷等处应设置路线指示牌,线路应当简单明确,可适当增加图片,使人能够很清晰的知道线路走向;具有特色建筑、区域等处应设置说明与解说标识牌。各种标识牌应尽量在人流量密集处布置,并且位置醒目,能让人一眼看到。

    二、优化交通路网结构

    为提升街区交通的通达性,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打通政府街与滨河路的连接,优化街区入口空间,增加道路的可达性,方便游客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可在核心保护区东、西两侧组织人群集散广场及公共停车场,缓解街区停车难的问题。

image052.png          image054.png

文庙街交通改善方案

    5.2.5  加强宣传与公众参与

    一、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微博、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保护意识培养,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巴中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历史文化街区地位的认同感,推动保护工作的进程。

    二、加强公众参与

    鼓励全体市民积极参与街区保护事业,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居民和社会各方力量都能客观公正地与行政组织和规划部门对话,为城市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5.2.6  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价体系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可更好地推进巴中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采取逐步整治的方式开展工作,避免大拆大建。通过逐步整治的方法,可争取到更充分的时间去精心设计与施工,从而保存更多的真实历史遗迹,还可以让政府从容筹集资金,减轻政府压力。

    为了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本调研还专门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关于如何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建议方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分标准(定量评估部分)

image056.png

    该方法以“重点需先行,短期可奏效,资金可满足”为准则,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借助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建议的评估体系,可以为市规划局在安排近期建设工作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基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分标准筛选出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影响因素(定量),并建立评估体系,如表所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建议评估体系

image058.png

    2、按照评分标准中给定的最高分值分别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建议的评估指标权重表

image060.png

    3、其次,分别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权重排序,初步掌握各项指标的重要性;

一级指标重要性排序

image062.png

二级指标重要性排序

image064.png

    4、根据二级指标权重排序结果,筛选出主观因素(即短期内经过改进可以提高分值的)与客观因素(即短期内难以提高分值的或者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并分别重置权重排序;

    5、然后,对于客观因素,如50米以上历史街巷的数量、街区内历史建筑数量等根据量值来确定分值的影响因素,应严格按照相关评定标准进行确定,获得分数;对于主观因素,如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挂牌保护的比例等可以通过开展工作来提高分值的影响因素,应按照排序初步确定工作的重要性与优先性。

二级指标客观因素权重表

image066.png

二级指标主观因素权重表

image068.png

    6、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已落实的指标,对于尚未落实的则结合权重、资金、时间等多方面因素重新梳理重点工作内容及其先后顺序。

结合《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中的近期工作建议,以及已完成的工作内容,建议按照下列工作内容以加快推进巴中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

    (1)资金投入:建议前期由政府筹集资金,同时尽量吸纳本地的中小投资,用于完成前期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应鼓励扶持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建立以利用促保护的良性发展机制。应经常开展历史文化展示和宣传活动,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基金,使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的事业中来。

    (2)加快立法建设:尽快落实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尽早制定颁布《巴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规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保护条例或办法。

    (3)加强公众参与: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明确各阶段公众参与的形式、步骤和程序,使公众参与的结果能够落实到规划决策中。同时,各项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还应接受社会监督。

    (4)建立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保护管理体制,设置巴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该机构作为巴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及相关项目实施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单位。

    (5)规划实施:开展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整治,重点对红色文化进行展示功能,适当植入传统文化,集中反映明清时期巴州古城商贸、生活历史文化场景的街区;修缮文星街危旧历史建筑;建议政府南侧棚户区地块改造为立体停车楼,打通历史文化街区与魁星楼的廊道,开展川陕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苏维埃政府邮电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展示规划编制工作。

类型

主要内容

时间安排

资金投入

政府筹集资金

2018年

吸纳本地的中小投资

2018年

历史文化保护基金

2019年

加快立法建设

《巴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规定》

2019-2020年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2019-2020年

加强公众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2019年

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设置巴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

2019年

规划实施

传统风貌建筑安全隐患排查

2019-2020年

文物修缮

2019-2020年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整治、立面改造

2019-2020年

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019-2020年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街巷空间整治

2019-2020年


第6章    调研总结

    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是城市发展建设必须要解决的课题,也是一座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鉴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与不可逆性,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建筑—街区—名城”三个层次出发,以延续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发展为根本,才能使得街区不但具有经济上的提升,而且能够反映出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以巴中市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参加规划局关于该街区的初步规划方案讨论等会议,借助《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等资料,以及现场实地调研,对该街区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目前街区的情况与问题,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理论知识,借鉴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保护案例,提出了一些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文保单位、民居院落及历史街巷格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优化街区内产业结构,改善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旅游品质以及扩大街区宣传力度等。

    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历史街区环境不协调、传统建筑缺乏修护、基础设施匮乏及面临较大的开发改造压力,针对该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任重道远。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动态、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较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地文化背景、历史沿革不同,对于一些保护理念我们只能有选择性的借鉴。本报告提出的一些保护与利用策略仍较为粗浅、理论化,具体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仍然需要结合巴中市的地域文化、经济水平以及街区的历史价值等因素进一步分析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