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美元霸权:西方控制全球的根本命脉

微评提示: 这回,咱们先不谈太久远的故事。就先说说本世纪初发生的一件大事:2003年、伊拉克战争。相信多数人还记忆犹新:美国军队果然了得,闪击伊拉克、摧毁萨达姆政权。其实,如果深入品味一下,就会觉得这事不简单、挺蹊跷。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美国当时的官方理由,是“危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证明,这根本子虚乌有。它后面几任总统都承认,压根没找到什么危险武器。民间的解释普遍是:这还不简单,抢石油嘛!也站不住脚。美国控制伊拉克后,并没有免费拉走一桶石油。它自己后来“页岩气革命”,倒变成了石油输出国。那到底为了啥呢?

    当前,比较令人信服的观点是:除“消灭萨达姆、震慑中东”这类地缘政治的考虑外,美国特别重要的动机就是维护“石油美元”霸权!据说,萨达姆策划在石油交易中停止美元结算,动了美国的根本奶酪。小小的货币结算方式,值得如此大动干戈?答案是肯定的!

    要知道,货币的背后,隐藏着美国(西方)主导、控制世界的真实逻辑,是其命脉所在。至于为什么扯上石油,则与当年“英磅-美元”霸权的交接,以及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有关。咱们仍然,得慢慢道来。

    先回到上世纪20年代。随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结束,原本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忽然变得老态龙钟。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却是不折不扣的“惨胜”——英国与强悍的德国人殊死博杀五年,损失极为惨重。资料显示,不仅阵亡官兵94万人,而且损失了70%的商船,短短几年的军费开支,高达100亿英镑!一战爆发前,英国发行7亿英镑国债;一战爆发后,这个数据增加至少10倍。原来,美国欠英国4亿英镑;战后,竟倒欠美国8.5亿英镑。内债、外债缠身,苦不堪言。


    还记得上次《微评》的逻辑吗?英镑霸权,首先以大英帝国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担保、作依托。现在搞得这么惨,谁保证它能和过去一样,1英磅兑换出几克黄金?大家储备英磅的积极性,一落千丈。这时,冉冉升起的明星国家,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新兴世界工厂;又远离欧洲战火、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渐渐被纽约代替。但即便如此,英磅作为近百年的世界货币,仍然保持了巨大的惯性;比如英联邦国家还在广泛使用。于是1920-30年代,没有统一的世界货币,英镑、美元、法郎等群雄逐鹿。

    和平没有维持太久。全球大萧条来临,民粹主义崛起。一战被打压、愤怒的德国,纳粹上台,铁蹄践踏整个欧洲;日本狂热军国主义化,妄图独霸亚洲。更加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又开打了!英国作为传统“带头大哥”,硬着头皮与德国再干——结果都知道,再一次“惨胜”。曾经辉煌的大英帝国,在“胜利”中轰然解体,印度、东南亚、东非各国,纷纷独立。英国,从此不敢提“霸权”二字。谁能继承其衣钵呢?当然是再发战争横财,又与盟军成功击垮日本、德国,如日中天的美国。

    二战结束时,美国GDP占全世界的56%,工业产值占世界40%;钢铁产量63%,石油产量70%以上;黄金储备更占到全球的75%之多。美制商品涌到世界各地,工业产能、经济总量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这种辉煌,媲美甚至超过当年的英国——那么,接力英磅、形成新的霸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1944年,美牵头在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会议,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按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我们熟悉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世贸组织(时称“关贸总协定”),也都从这里诞生。

    说了那么久的“英镑霸权”。再看“美元霸权”,有没有点乏味的感觉?没错。与英磅成为世界货币,长达近两百年的酝酿、突破相比;与那些杰出的人物和思想,帕特森、牛顿、瓦特、亚当·斯密、罗斯柴尔德...相比,美元的接力,譬如“抄作业”,没啥新意。不仅如此,与黄金挂钩的美元所谓“美金”,只维持30年不到,就玩不下去了。1971年,尼克松无奈宣布:美元停止兑付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轰然倒塌。这时大家终于发现,“国际金本位”固然非常便利,却有巨大的天然缺陷!英磅也好、美元也罢,最后都逃不出这个命运。

    具体来说。缺陷之一在于:世界上的黄金,实在是太少了!所谓“纸币无条件兑换黄金”的承诺,更象一个骗局;顶多,象银行的存款兑付。常识告诉我们,无论信用多好的银行,如果大家同时挤兑,钱是没有办法拿出来的。在对银行的信用发生怀疑时,谁能拿出来多点钱呢?排在前面的人。事实上。1960年代末,正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第一个鉴于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财政困窘,要求把美元储备全部兑成黄金,甚至派军舰押运!美国,这个自称纸币兑黄金的“银行”一看撑不下去了,总统公开耍赖、宣布停止兑换,震动全球——史称“尼克松冲击”。

    缺陷之二在于:就算一开始,美元(英镑也一样)价值总量与黄金相当、甚至还少一点。可它们一旦成为世界货币,发行量就会骤然增多;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国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纸币越发越多,就会远远超过黄金总量。多了就不值钱,美元对黄金必然存在贬值的趋势。它作为世界货币,有维护币值稳定的内在要求,客观上要求美国贸易顺差,回收美元、确保其价值;而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提供者,天然需要贸易逆差,给其他国家输送美元。这不自相矛盾吗?对了。这个困境,1960年由美国耶鲁大学特里芬教授率先提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11年后,思想印证为现实。人们终于发现,美元对黄金、以及美元对他国货币的固定汇率,是无法维系的;从此,进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

    多年以后,当经济金融学者回顾历史,仍然对“维多利亚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表示了留恋。的确。国际金本位制有天然的缺陷,最后象个骗局一样结束;但它客观上给大家提供了简单、稳定的预期,维系了长期稳定的国际金融、经贸秩序,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应该说功不可没。其实,更重要的,是纸币的发行如果以黄金为“锚”,哪怕含金量越来越稀薄,手握印钞权的政府意识到有兑换黄金的压力,就不敢过于肆意妄为。而当锚不存在了呢?洪水滔天。1970年代以后,美元就象脱线的风筝,发行量扶摇直上;2009、2020年的两次“量化宽松”,咱们更亲眼目睹。现在的所谓“MMT”(现代货币理论)、财政赤字货币化,视“币值稳定”如同草芥,完全没有操守可言。

    对了,美元既然撕下面具,悍然与黄金脱钩;那谁来保证其价值呢?它还有什么资格,充当“世界货币”、独霸“国际铸币权”的巨大收益呢?自有办法。这就能看出,美国人的狡黠与谋略了。1970年代,苦于“冷战”、越战纠缠的美国,就算实力大打折扣,也仍然还是世界头号强国;它再一次体现出“善于制定游戏规则”的强大实力。货币,无非就是个支付、结算工具嘛。如果有一种,所有国家都必要、而且普遍稀缺的商品;而且,提供这个商品的卖家,按几十年的老习惯、仍然只接受美元结算。那么,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就仍然可以维系!

    问题变得简单了。1、这么特殊的商品是啥?答案:石油。它号称“工业粮食”,是最基础的能源。盛产于中东、俄罗斯、深海(开采成本高),多数国家需要进口。2、明明美元衰落了,竟还只收美元。这么“奇葩”的卖家,是谁?答案:去谈!比如沙特。这个中东阿拉伯国家,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1/4,名副其实“富得流油”;但它周边地缘政治复杂,有军事保护的需求。这不正是美国的强项吗?双方勾兑、一拍即合。于是,美国联合沙特为首的几个主要石油国家,建立起“石油美元”霸权。潜在的契约是:美国它们其提供军事支援,它们在卖石油时只收美元。太精彩了。美元,又在很大程度上,奇迹般地维护了其“世界货币”的地位;“石油美元”的格局,一直持续至今。

    到这里,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为个石油结算方式、大动干戈,就可以看得分明了!说到底,它实现世界霸权的四大支柱:军事、科技、文化、金融;货币虽小,却有战略性意义,是无论如何必须捍卫的。回到现实中,今年美国新冠疫情控制不力,经济大面积停摆;特朗普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居然是“直接向穷人发美元”、提供购买力,维持消费和经济运转,等待疫苗。底气何来?无他,世界货币耳!印几张薄薄的绿纸,就可以向众多国家交换财富,“薅全世界羊毛”。情况紧急,多发一点,打什么紧?这种无上的权力,当然谁也不肯放弃的了。

    不过,当我们再次“美元霸权”VS“英磅霸权”。与欣欣向荣、稳定繁华的维多利亚时代相比,与安全有保障的“英磅即黄金”相比,会不会觉得变味了很多?没错。日渐空心化的美国,科技、军事实力仍无人能敌,华尔街金融令人眼花缭乱,但工业制造、贸易等实体经济,日益无法与中国、日本、德国甚至东南亚比肩。按前面《微评》的逻辑,这种带有很大强制性、欺骗性的“货币霸权”,实在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无法长久。特朗普时常不按常理出牌、剑走偏锋,但他“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敦促制造业回归的呼吁,用心良苦,也确是美国的关键痛处。说到这里,咱们这个漫长的系列告一段落,感谢诸位的关注与支持。当然,“美元霸权”的故事,仍然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为程迅博士,感谢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