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以政务服务上链推动区块链技术行业发展

    数字科技的浪潮汹涌而至,不断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引领世界步入以“数据要素”为主要动力的时代。数据的巨大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而如何将数据安全高效稳定地储存成为了各行各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等分析归纳了推动政府政务服务上链的意义和经验,并针对区块链技术行业中可能引发的新问题提出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力推动政府政务服务上链的意义

    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政务领域有很大的落地前景。把政府上链作为推动区块链发展的突破口有三个重要意义:

    1. 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高效透明的数字政府。首先,区块链具有全程追溯、全程记录、不可篡改的特点,政务上链后,用户一旦发现相关操作存疑,可以立刻反馈并进行历史追溯,为百姓带来了便利的政务体验。第二。区块链具有高效整合、及时共享的特点,提高多部门参与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在保证互信的前提下,提升政务数据内部共享、外部开放的安全性,高效整合了部门业务协同办理的能力。

    2. 有利于抑制炒币现象。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相伴而生,但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政府上链可以说明区块链技术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是可以应用并能发挥积极作用的,也说明“无币区块链”也是可行的,从而可以进一步推进区块链在经济金融领域继续稳妥探索,同时引导其在解决社会发展实际难点、痛点方面发挥更加有益的作用。

    3. 推动区块链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区块链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部分探索应用仍面临难题,落地需要稳妥推进。政府率先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很多的政务实际应用场景,成为了创新的试验田。既包容试错又严禁违规,在有序竞争中为区块链技术产业打开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实现政务服务上链的主要抓手

    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区块链技术也可视为大数据的“大保险”,政务领域既要体现高效又涉及大量个人、政府、商业数据,有着极高的数据安全需求。政务服务平稳上链可以把握以下抓手:

    1. 行政服务大厅上链,最大化增加综合窗数量,集成多部门职能服务。借鉴北京海淀区政务上链经验,每一位窗口工作人员只需将身份证拍照上传APP,系统可立即识别身份证,调取相应的户籍、婚姻状况、个人征信等信息供工作人员核验。根据区块链生成的鉴证信息办结,可以有效防范假人假证,避免各项信息重复录入,同时也对申请材料登记环节减时间、减材料、提效率。

    2. 政务部门工作上链,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协同合作效率。从全国看,“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部门信息壁垒利益桎梏问题依然严峻,只有推进各领域信息共享利用,才能让数据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加密、共享的方式,将分散的信用数据、行政管理数据和执法数据等实时准确地互联互通,形成“共享公共账本”。同时,由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不可篡改、可追踪溯源的无缝隙闭环机制,可以解决部门间的信任问题,避免平台连接造成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隐患,撬动部门协作高效、稳定运行。

三、政务服务上链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及对策

    1. 区块链技术自身还不成熟,各地的普及度和接受度不同。尽管区块链迎来了发展热潮,但其按比特币诞生起算也仅十年左右,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地区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普及接受程度较低,目前的政务链也仅是局部试点,这导致打通更大范围的信息和信任难度较大。因此期望区块链与各领域相结合或扩展政务服务节点,都需要加快支持培育区块链行业的技术条件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步伐,通过大量的落地应用打消公众疑虑。

    2. 防止公共平台重复建设,避免陷入新的部门割裂。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链,避免一哄而上,造成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各部门在平台建设的节点设置上重新陷入碎片化。整体谋划区块链技术行业的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为更深入广泛推进区块链集成应用奠定基础。

    鉴于政务服务领域已有综合性的“行政便民大厅”等线下线上实践,各部门之间办事流程也已有梳理,完全可以作为政府服务上链的基础。总之,加快政务服务领域的上链步伐,撬动区块链技术行业服务于生活中更多的领域,将衍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打造诚信社会体系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