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平台作为节约资源、高效对接的一种方式,已经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极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各方成本。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对于节约财政资金、有效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大,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庞大的资产使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信息透明程度较低。从全国范围看,国有资产资源体量巨大、规模庞大,部分基层单位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管理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涉及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存在一定问题,造成底数不清、国有资产闲置。
二、资产错配管理不当。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资产闲置、利用低效与短缺并存是常见现象。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资产使用程度不一,盲目购置和重复购置问题十分普遍,有些单位超标准配备办公设备,或未科学论证购置设备后使用效率低,有些单位又存在着资产配置严重短缺的情况。
三、资产处置不规范。在资产处置环节,一些部门单位违规处置,或资产闲置长期未处置。部分单位习惯出售、报废等方式处理闲置资产,在处置资产时并未进行残值评估,导致大量国有资产低价转让,造成资产的浪费。不少地方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但审计也发现公物仓资产运营效率不高,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
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盘活庞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提高国有资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势在必行。今年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建立之后,平台已汇聚超过2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可调剂资产包括房屋、设备、车辆、家具用具、无形资产等,可共享资产以科研仪器为主,需求信息集中于房屋、设备、车辆、家具用具、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类型。
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共享平台的价值在于对接和使用,已有不少地方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但在审计中也发现公物仓资产运营效率不高,执行效果不佳。未来为了提升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还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
一、转变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各部门需要不断增强节约意识,进一步推广共享平台的使用,增强各单位对共享平台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把单位的资产管理和平台的使用有机衔接起来,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定期进行闲置资产入仓信息发布工作,应上尽上。有资产需求的单位需优先在平台进行匹配,没有合适匹配的再拨付资金进行采购。资产管理部门与业务审核部门协同配合,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实现资产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资产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以往公务舱调用流程复杂,所需文件繁多的问题,在共享平台中信息的发布、匹配和资产调用应尽量简化操作流程,便于管理人员登记操作。强化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运用数据比对、调查研究、日常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把资产调剂共享的情况纳入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平台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增强制度落实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三、提高平台信息化水平。从基层的资产信息统计开始实现全流程信息化,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优化完善共享平台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升共享平台资产查询、匹配响应速度,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匹配能力,以区块链等溯源技术提升资产的全流程追溯能力,便于后期的资产审核。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对以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拓展新功能、新模块逐步提高国有资产信息公开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