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失败不要紧,但是一场耻辱般的失败很要紧。
一时低谷不要紧,但是在谷底一再刷新全社会的耐心下限,很要紧!
过完年,还是要给大家添添堵,因为,我们今天想要说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或者我们想说说中国男足。
和女足的对比,待遇的差别,甚至是比赛包机、住宿豪华、数吨行李.....这些我们先抛开不说。比赛荣誉感、责任感、赛场精神风貌,这些我们也不愿意再去多提。
我们今天就回望一下:为了男足,国家和全社会多“拼命”。
对于任何事业的规划,全社会往往都会抱有期待,直到一份关于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出台时,这一惯例甚至一度被打破。
因为在2016年规划开始之时,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赛场上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低谷中徘徊,直到今天,输完泰国输越南,按照范志毅的“预言”:越南之后还要输缅甸,然后就没得输了......
难道是投入不够?系统不强?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吗?或者更加大白话一点来说:难道是缺钱、缺人、缺场地、缺训练、缺全社会的支持吗?
现在,我们先来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看看这份规划中的诚意。
规划制定时,我们先来看看当时中国足球的家底:“校园足球初步普及,联赛体系逐渐形成,球迷人数过亿,每年比赛超过10万场,每年举办2万个业余足球比赛,近十年,中超联赛场均观赛规模达到1.5万人次.....”
再看看投入,虽然规划中没有直接写明中国男足的投入,但是在近日传播极广的足协“掌门人”讲话中透露:中国足球的联赛投入,运动员薪资,完全碾压日韩,甚至最多的差距,中国方面投入超过日韩10倍。
家底不厚,球员太少?青训青黄不接?全社会足球理念意识淡薄?按照规划中数据显示,似乎和以上这些都不沾边。
“发展理念落后,对足球价值和发展理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体制机制落后,政社不分、管办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法治水平偏低,行风不正、竞赛秩序较乱,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中国足球的问题,规划还为男足保留了一些“颜面”,毕竟,每个问题背后,你都可以轻松找到一桩轰动足坛的“丑闻”,没有一一列举,已经是最大的体面了。
往往面对问题时,我们有个初步的认知,有问题不可怕,久久为功,一代人接着一代人,按照既定方针走下去,一定能看到质变。基于此,我们全社会比较相信规划,探月、载人航天、南水北调,菜篮子工程,这样成功的案例在我们社会上屡见不鲜。
所以,在这份规划中,对于中国足球,国家也是一样,拿出拼命的架势,给予最大的诚意,一步步希望中国男足能够对得起中国两个字。
“安排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拓宽足球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足球用品、赛事服务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发行债券。采取直接投资、贷款贴息、补贴补助、后期奖励等方式,支持足球事业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
“将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配建体育设施中予以保障。鼓励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足球场地,支持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改造现有设施、增加足球活动空间......”
“足球俱乐部及相关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
从财政支持到税收优惠,从政策扶持到土地划拨,只为了四个字:中国足球!
这样的诚意,放之四海,可能也不多吧?
中国男足,你知道国家为你很“拼命”吗?
接下来,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