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打好“创新牌”,留住“泥土味”: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自古就有“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乡土情怀,乡土是民族文化的根、国人的精神源泉和心灵归宿。伴随着飞速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强势挤压乡土文化的生息空间,乡土文化的转化、传承与创新是维系其生命力与活力的关键因素。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碰撞过程中,乡土文化的现代融入与发展迫在眉睫。新城市居民是指居住在城镇化水平高的新农村地区居民,其居住和出行模式都与城市无异,其文化娱乐安排都带有城市的风格。相比于流动人口,他们定居在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其生活更趋于稳定;相比于城市市民,他们带有乡土气息,身上兼具乡土性与城市性双重特征,其承载的乡土文化代表着最为鲜明的时代变化。

    S村是一个自古种植小麦、玉米的传统农村,以前的百草沟河横穿S村,河道长达4公里,因涨水季节的水流激荡而得名。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村还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昔日驿站衙署,贾市店堂,寺庙行宫,星罗棋布于村内。名人故事、清代戏班、古法造纸等特色民俗技艺丰厚。同时s村地处保定市竞秀区(保定五大区之一)的西南郊,临近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推动其率先城市化,在古镇的现代化建设中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历史名村名镇等。

    改革开放以来S村先后经历了两次深刻的变革。第一次是在20年前,村集体开办了造纸厂,号召新居民入股并吸纳许多新居民进入工厂就业,走共同富裕的工业化路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S村的第二次变革是打造文化村落,让新居民爱乡村,留在乡村。与云乡居文化发展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达10亿元的匠人谷文创小镇。依托村内原有传统民居,规划改造特色民宿并依托民宿打造传统手艺人的大型聚集区,吸引京津冀传统手艺人和各级非遗项目。同时S村还建设了九亩竹院艺术家文创园以供村落的文化改造,花海世界、四季植物馆、熊猫馆、科技馆等项目也相继投入使用。截至2018年,S村年轻人选择留在村里创业或就业的比例已占到90%,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S村紧接着又开展了二次创业:比如举办国际音乐节,吸引文化入驻;发展生态旅游业,振兴生态经济,通过高科技生态蔬菜采摘大棚、旅游渔业、林果业和花卉苗木等高效农业种植等形式实现生态增收;村党支部组织还组织成立“耕余书画社”、“乡音国剧社”、“读书协会”等文艺团体,建设了“宣传文化一条街”,修建面积1万多平米的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等。S村的高建设质量及其居民的城市化生活状态共同打造了一个典型的新城市居民群体。

    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S村的民风民俗从继承到创新转变、家庭观念从传统到现代转变、家庭行为从单一到多元转变,然而,乡土文化现代化发展与融入依旧遭遇了重重困境。

    1 习俗习惯的进退两难困境

    1.1 节日习俗的旧俗和新义两难

    传统旧俗正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会留下一部分,也会舍去一部分,而这种取舍是随意自然的,同时也是缺乏科学性的。比如春节这种传统大节在人们心中的节日地位下降、旅游过年取代团聚相庆而丧失传统的仪式感,很多文化精髓在人们文化选择中被无意识遗失,这种遗失一旦失去主体的传承将难以挽回。另一种是旧俗的坏俗遗留,封建仪式所崇拜的盛大的活动场面,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文化活动自信的物质依托,这就造成了铺张浪费。节日作为乡土居民的精神依托,作为乡土文化的活力形式,面临着旧俗和新义的两难困境。

    同时在s村保护和开发文化古镇的过程中,节日习俗“新义”容易陷入商业化开发,一味复兴传统节日习俗,而忽视了其时代适用性的话,历史习俗将成为为经济而生的产物,致使其丢失了文化本来的精髓。如何对旧俗取精去糟,如何在传承旧俗的基础上创新,如何让文化魅力和经济动力平衡发展,如何让“新义”得到时代以及人民大众的认可,这是解决目前两难境地的核心要义。

    1.2 社会风俗的传承和革新两难

    社会风俗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传递着文化的地区风味,中国乡村从封建社会到近代民国再到现代新中国成立,其各个时期的文化风俗呈现着各自的时代特点,因此其总是带有悠久的传统和新鲜的时代血液。家庭生活中风俗的形成小范围化、集中化,也造成了其坚固化。但是乡土风俗如婚丧嫁娶等家族传统仪式的坚固,不仅铺张浪费,而且带有一定的迷信封建遗味。虽然新时期s村的文化风格呈现简单化、高效化的特点,但这也是在村规民约的强制要求下,在明确的指标的衡量下,村民是“被动遵守”,而非“主动从简”,乡风民俗的变迁需要每一个家庭的自觉发起,无论是每一位成员的自觉践行还是互相监督,无论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还是对陌生人的自觉传播等。这些老旧的社会风俗正面临着传承和革新的两难困境。

同时也应该思考,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村落文化繁荣的社区风俗也是有局限的,并非全部村民都愿意参与这些活动。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既有民俗又有高山流水,当民俗更加偏向于“俗”的时候,虽然特色性展现出来了,但参与的广泛性却逐渐丢失。社区文化在不仅需要在悠久的历史基础上继承,还需要在时代和人民的新需求下创新。

    1.3 礼仪传统的加固和解散两难

    中国的礼仪传统自两千年前就开始形成,其中尊卑长幼的儒法秩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新时代的思想解放却被有些封建礼仪加以桎梏,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需要同步现代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这就需要破除封建糟粕的阻挠。同时儒法礼仪中优良道德观念是乡土文化的核心,也是新居民们形成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在新时期传统文化没落之时,更需要乡土文化的传统重塑,这也要求着礼仪传统的精华加固,礼仪传统因此正处于加固和解散的两难困境之中。

    1.4 传统技艺的保留和开发两难

    依托传统技艺的独特资源,S村引入文化产业,在与戏曲、相声、说书、刺绣等传统技艺与文化创意改造的结合当中寻求新的创新机制。然而在开发传统技艺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开发不当,文化内容需要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容易导致其商业性过强,文化内容失真,古镇建设多为后期修缮,文化韵味缺少真实的历史韵味,古色古香的口号却伴随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另一方面则是传承不当,刘氏剪纸获得了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奶奶的独家手艺,目前在家族内单线传承两代,剪纸遗产正逐渐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传统技艺的保留缺乏系统性。与此同时,高雅的设计园与文化主体,即人民大众在空间上脱离,一些居民表示自己也不懂设计园的工作内容,传统技艺容易在再生产过程中发生断层,从而创新效果不佳。因此传统技艺正面领着保留和开发两难的困境。

    2 家庭观念的强弱难定困境

    2.1 教育观念缺乏科学引导

    在家庭育儿方面,新一代的新城市居民仍然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育传递”,这种一代影响下一代的教育模式很可能存在恶性循环的风险,教育需要现代化、科学化和个性化,需要减少依据经验的随意,因人施教。同时调查发现大部分村民已经摈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原因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更多是因为孩子没那么淘气了,所以淘气的时候还是得“棍棒教育”,这也体现出育儿观念的半现代化。

在文化知识教育层面,s村当地没有小学,而是和后村一起上后村的小学,主要是两村相邻,历来都是共办教育的历史传统。同时当地的初高中的配套不健全,这些较为高级的教育资源至少在所属的乡上才有,教育资源未实现现代化分布,s村的教育力量相对较弱,人才资源仍然比较缺乏。

在理想道德层面,村内的文化建设以及有了质的飞跃,古镇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提升孩子们的情感归属,完善孩子们的道德判断的重要源泉。但是s村的理想道德教育,家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全村社会的精力更多在搞活经济,即使有这些道德教育也大多流于口号、流于形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2 养老观念缺乏充分保障

    村内养老机制不完善、养老机构不健全,现有规范的养老保障多针对退休了的工作者,但是s村的城市化过程即传统农业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支柱的非农产业,大量农民从土地之中剥离开来,他们没有完整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针对他们养老福利较少,养老模式更具随意性。随着村落进一步城镇化发展,本身村民的老龄化和外来养老人员的增多,s村的老年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养老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出“养老经济”,其养老体系急需健全完善。

    2.3 择业观念缺乏有效革新

    虽然年轻人就业观念已经转变,他们突破对耕地的依赖,他们尝试走出农村,他们在城市富有干劲和创造力,但这只是少数佼佼者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形成新兴的就业观念。事实上,还有年纪大的新居民,或者观念没有转变的居民存在,他们带有村落的典型气息,具有传统的家乡情怀,对于职业的认知停留在老旧狭隘的观念,他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困难并且长期的过程,这也成为了乡土文化现代化的一大阻力。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村内大部分新居民的外出打工和本地就业都是通过熟人介绍,一方面造成就业思维固化,新一代的新居民难以独立地发挥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路径,另一方面造成就业藩篱,城市化人群返乡创业面临着熟人机制的阻挠,由于创新和变革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利益,有时却因为缺乏熟人认同而导致路径受阻,因此就业思维的固化形成了乡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藩篱。

    3 行为实践的文化冲突困境

    3.1 文化语言利弊相依

    S村的返乡创业者以及到访工作者通过方言习得,实现更快更深的融入,方言在语言学上能反映乡土文化最本质的演变,是历史最悠久的乡土文化历史册,然而方言在这些新城市居民的现代化融入中利弊相依,它带来沟通的桥梁,同时也阻碍着沟通的渠道,语言不同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脉络冲突,让城市难以接受新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同时也让乡村难以理解其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原因和动力。家庭生活的现代化为乡土文化现代化提供发展契机,其文化语言则在此转折的契机之处同时带来着利弊。

    3.2 居住出行融入困难

    (1)社区管理和建筑装修“去乡土化”

    乡村的建筑过于现代化,而缺少了对于原来乡土建筑的传承。一方面是复原古建筑缺乏灵魂,大部分是新砖旧瓦的“人工品”,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大同小异的古镇景区,除了参观的美学价值,没有了生活的原本韵味。另一方面则是村民在现代装修普及、装修观念变革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建筑装修风格,居住风格城市化程度高,家庭氛围向城市靠拢,缺乏农村的乡土特性。而社区中独立的一家一户,则在空间形态上推动了邻里的分离,由于去村里面的厂子上班下班,社区住处只剩余了居住功能,邻里交流和娱乐的时间和机会都变少,邻里关系更加平淡。

    (2)居住模式混杂化

    虽然目前住房分散,家庭现代化发展呈现小型化、核心化,但是由于s村的村落传统深厚,需要父母帮助照看小孩、帮助经营店铺等家庭仍然非常多,家庭依赖性仍然很强。再加上乡土社会的熟人关系网复杂,村落大事小事都是熟人互助,所以家庭发展仍然呈现出网络化状态。居住模式混杂了小型核心家庭和大型网络家庭,一定程度上推动家庭的运作,但也造成了家庭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利于新时代家庭观念的革新。

    (3)出行方式、观念“高碳化”

    出行方面过于城市化,城市生活强调高速度、快节奏,这种都市出行随着农村交通的发达也逐渐感染和改变了新居民的出行理念,大多数新居民选择高碳出行,这与乡土文化中的尊重爱护自然的观念相背离,而采用低碳出行的人相对而言较少。“从前车马很慢”,交通方式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途径,更是文化交流的独特载体,高速化追求的交通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这既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感染,乡土文化在居住出行方面的劣势地位体现,在被现代文化取代、削弱的过程中形成了逐渐的现实流失。

    3.3 娱乐方式存在断裂

    传统的娱乐方式与现代的娱乐存在着一定的割裂,在老一代居民的观念中,一方面娱乐是过去所奢求的,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娱乐,现代生活富足起来激发了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创新娱乐方式,传统的娱乐形式如戏曲、相声、说书等深受他们喜爱,而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现代化的新兴娱乐方式传入,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考验村落的文化开放性格,老一代普遍存在无法理解的认知状态。而在新一代居民的观念中,新兴娱乐方式吸引着他们的眼球,现代化娱乐本身就更贴合新一代大众的文娱需求,在他们身上传统娱乐缺少活性,而更多作为一种乡土记忆存在。因此在新城市居民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娱乐方式断裂。

    1 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改善乡村治理模式

    1.1 移风易俗,齐抓共治

    首先需要政府和村委机构做好长远规划,认识到乡土文化所承载的习俗习惯兼具封建落后的弊病和时代创新的价值。在对村落社会进行法律规范、社会约束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取精去糟,让历史成为发展的动力。其次需要社会成员的互助,即社会约束或社会控制,反对农村的陈规陋习,合理表达自身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新需求,配合文化创新,参与文化创业,共建一个社会风俗良好的文化共同体。最后则是家庭内部的约束,通过代际文化的教育传递,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自觉地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新风尚,推动乡土文化的大众化创新。

    1.2 尊重传统,因地开发

    村落的文化产业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当家庭生产不再像农耕社会一样紧密联系时,家庭功能减弱带来的是社会功能的增强,每个居民作为单独的个体,依托特色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表示,要推进乡村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等,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天地”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中,推动乡土文化的时代振兴。

    2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混合供给机制,激活家庭和社区文化创新

    2.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培育现代育儿和养老理念

    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的接受者,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接收与文化建设理念存在一定的断层,这就需要政府供给和民间支持相结合,激发村落家庭文化观念的新力量。完善教育的基础设施,推动教育资源的丰富化、广泛化,革新育儿观念,需要政府引导家庭改变代代传递的教育模式,普及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民间参与,让家庭观念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打造一个自主的文化新现象,吸纳优秀家风传统,带动更多家庭、更大的社会范围的观念革新。更新现代化科学化的养老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机制和服务体系,适应村落的经济特点,发展更加成熟的养老经济产业,通过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切实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与满足感,为家庭文化服务于乡土文化传承激发新力量。

    2.2 转变择业观念,充实乡村振兴的人才资源

    在职业观念上,对于那些没有转变观念的居民们,加强新型就业观的树立,帮助新居民进行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村民开拓视野,自主择业,有效创业,通过村落的传统美德为村民的择业提供价值引领,通过优良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保障为村民择业提供广泛的渠道,通过观念的革新改变老一辈村民的职业偏见和固化方式。

    2.3 革新传统观念,引导村落居民参与文化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治理的一场硬仗。每一个农村改造都面临着乡村厕所、垃圾、污水等问题,这些问题微乎其微但却又至关重要,这需要全村加大力度普及环保知识,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每一份垃圾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置,通过环保实践带动整个村庄,团结合作投入到村落的建设之中,让村落的村民自身参与到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形成政府领导、民间响应的良性文化运转模式,激发来自每个小家庭的乡土文化现代化发展新力量。

    3 贴合新时代大众需求,推动家庭生活现代化

    3.1 城乡文化互助融入,打造方言文化的沟通和凝聚优势

    城市文化下乡需要习得方言,而乡土文化入市又需要摈弃方言,文化语言成为二者的藩篱的最终原因在于城乡文化的割裂式发展模式,需要打造城乡文化互助融入模式,通过经济的,文化,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紧密合作,推动城乡交流和城乡互助理解,在心态共通的情况下畅通城乡交流的渠道。一方面,文化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方言听起来亲切,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文化归属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艺术,乡音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方言传播的过程中能有效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再者,通过城乡文化互助融入,其实是打造二者融合发展的文化体,推进文化语言的探究和挖掘,为新农村地区的文化语言构建新优势。

    3.2 乡土建筑融进城市家居,传播自然和谐低碳生活理念

    在居住形态和模式方面,不仅要推动乡土文化与城市建筑的内在融合与共生,也应该将新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与建筑美学进行内在关联。民居作为建筑的文化功能,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仅仅发展成旅游业,让游客来参观。而是应该引导居民们结合地方特色建筑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建筑进行居住,让这些文化真正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场所,才能让乡土文化融入新城市居民的生活与文化观念之中,才能促进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融入与发展。在出行方式上,应该让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崇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融入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之中,一举一动从环保低碳角度出发。将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融入人们的每一份交通之中,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促使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现代文化的具体形式,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3.3乡土娱乐现代化,以亲民乐见方式丰富生活内涵

    此外,娱乐方面,一是将传统的文艺娱乐也放进博物馆,放进影视资料,放进书本,让民俗的文化的得到更专业的传承与保护。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受众的广泛化,减缓文化断代现象;二则将殿堂之上的高雅艺术大众化转化,贴合人民大众的兴趣特点推动乡土传统娱乐现代化,现代城市娱乐乡土化。一方面让年轻人也能感受传统文艺的美,比如更多地开发当地特色民俗技艺,完善传统娱乐的配套体系,让年轻人有门可进,有师可学,有乐可寻。另一方面则让老年人也能接触时代的新兴的、现代的娱乐,在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多样化和综合性文娱产出,持续促进乡土文化趣味性和历史性结合,传统性和生命力相助,推动村落乡土文化的现代融入与发展。


感谢“策论中国”参赛团队:华北电力大学《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转变视域下乡土文化的现代融入与发展研究》团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