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徐林教授,就建设老幼友好型社区相关话题,接受中国网采访。
徐林教授表示,老幼友好型社区需要达到三方面的要素和维度。首先,老幼友好型社区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硬件”主要是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则包括社区的公共服务、氛围营造和理念形塑等,要联动建设“硬件”与“软件”,软硬兼顾。其次,要统筹“规范建设”与“特色品牌”,换言之,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定位的是底线,“自选动作”定位的是多元化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建设老幼友好型社区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应健全多方合作机制,让政府、市场和社会都能参与进来,形成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他建议,要明确老幼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分工,大力培养和储备人才,动员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参与到项目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