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村社及数字化的应用是执法需求和管理要素复杂、执法场景多样化的乡镇(街道)面临的突出难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蔡宁教授课题组对西湖区双浦镇执法力量下沉村社及数字化应用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双浦镇开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分片区成立“1+7”执法管理站,执法力量向村社延伸,实现管理前移前置,并通过建设执法基础数据库、开发执法前端应用系统、运用智能装备智能算法,在基层全方位实现数字赋能执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以来,双浦镇及早发现各类问题1033个,执法管理站内及协同处置1002次,移交立案查处31件,调解矛盾纠纷89件,整体信访量同比下降9.6%,为解决以上难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一、西湖区双浦镇的两大特色做法与经验
(一)建设“1+7”执法管理站,实现管理前移前置
1、明确功能定位,厘清执法管理站的职责范畴
一是“三全”监管。借鉴“枫桥式”经验,针对双浦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全方位、全覆盖、全领域监管,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教育与调解。开展群众进站体验执法服务,组织案例和普法教育,真正打通服务管理“最后一米”。创立“浦乡话室”,将乡亲乡贤、退休村干部等30余人纳入执法调解队伍,开展调解工作,发挥“前哨”优势,为执法末端“减负”。
2、强化组织建设,夯实执法管理站的工作基础
一是“1+7”的站点布局。以联片驻村机制为基础,结合业态分布情况,设置1个中心+7个组片(“1+7”)为布局的执法管理站网络,全面覆盖31个行政村及铜鉴湖景区。二是配强人员和装备。每个执法管理站实行一正一副2名站长、5名左右辅助执法队员的配备制度,站长负总责、专职副站长牵头管,设置标准化办公场所,配强巡查车、执法记录仪和对讲机等执法装备,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软硬实力。
3、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执法管理站的高效运行
一是规范化建设机制。制定《执法管理站站长职责》《执法管理站队员职责》《执法管理站日常巡查制度》等配套制度,不断加强对队员的管理和监督,深化执法队伍职业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奖惩分明机制。设立编外副站长专项绩效奖励和巡查人员专项业务奖励,同时辅以严格的惩戒措施,配套编外副站长末三位淘汰机制,让能者多得、庸者少得、懒者退出形成常态。
(二)基层数字化综合应用,实现全方位数字赋能执法
1、建设执法基础档案系统,助力精准高效执法
一是建立店企信息的档案系统。利用执法管理站全域覆盖的优势,摸排辖区内企业、商户等监管对象,采集完善基础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做到“一店一表”、“一企一档”,核实录入1000余条店、企信息,并定期更新维护数据,确保线上管理信息实时性、真实性、有效性。二是建立执法关联的档案系统。将全镇信访历史、土地权属、房屋验收、执法处置等13000余份执法相关的历史档案资料数字化,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包含快速索引、坐标关联、评论留痕、动态更新四大场景,实时查询、关联各类执法相对人、各种行政案事件的相关信息,助力精准执法。
2、开发执法前端应用系统,实现便捷高效执法
一是开发镇级综合指挥平台。综合指挥平台可实时掌握当前执法人员和执法车辆的分布,合理调派执法力量;实现房屋、路灯、应急站点、养护单位等标注,方便统筹资源;通过热力图功能标定历史执法点,形成大数据资源,对历史执法点密集地区提前增派执法力量,实现“一键调配”。二是开发执法前端巡查小程序。管理站辅助执法人员通过手机端开展并记录日常巡查,简单问题站内跟进解决,复杂问题上报指挥室,同时定期开展例行执法清单检查,并完成指挥室下派指定任务,全程留痕、可追溯。巡查小程序操作简单、实战实用、高效高能。
3、优化智能设备智能算法,达成智慧高效执法
一是智能设备拍摄更精细。运用无人机随时进行全域巡航拍摄,并制作形成的高分辨率(精度为1.5cm)的正射影像图以及倾斜摄影,并结合基层治理数据展现辖区执法所需的实景地形地貌。二是智能算法比对更精准。在历史影像对比和功能性图层叠加下,运用智能算法,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快速发现违法建筑、耕地破坏、水体污染、渣土偷倒、绿化损毁等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位置、影像范围做进一步的准确判断,同时将比对疑似图斑推送至移动端平台,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现场核实跟进处置。
二、深化乡镇(街道)层级综合执法改革的建议
根据西湖区双浦镇的做法与经验,课题组提出进一步深化杭州市乡镇(街道)层级综合执法改革的政策建议:
1、以分片区方式推动执法力量向村社下沉。针对区域面积广、执法任务重的乡镇(街道),依靠设置在乡镇(街道)层级的执法力量无法及时响应执法需要,建议可以分片区设置类似执法管理站的机构,实现执法力量尤其是辅助执法人员进一步延伸到村社,承担巡查发现问题,简单问题的快速处置,复杂问题上报等工作,并承担执法的宣传教育、争端调解等工作。
2、强化镇街执法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与共享。利用下沉的执法力量收集、更新执法需要的个性化信息,建设与完善乡镇(街道)执法基础信息库,例如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基础信息、执法相关的社会治理信息等,为后续执法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撑。同时,建议在政府各层级加强信息统筹共建共享,尤其是与基层治理系统的数据打通,直接获取基层执法所需的现有信息数据。
3、优化复杂场景中智能设备及算法的运用。目前违法建筑、耕地破坏、水体污染、渣土偷倒、绿化损毁等是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复杂违法活动,面临巡查难、发现不及时等共性问题,建议优化提升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实现全天候全地域高精度的巡查,并通过图像比对、智能算法,能及时高效发现违法问题,大大提高执法效能。
4、迭代并推广双浦执法前端应用系统。双浦目前采用的执法前端应用系统主要适用于执法前端巡查环节场景,是双浦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开发的,实现了专业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有效结合。系统非常简单、实用、高效、低成本。建议杭州市在双浦镇现有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给予乡镇(街道)执法前端应用系统更多支持,并做好与省统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系统、基层治理系统的有效对接,经优化迭代后在全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