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拿到书号即将出版的《价格与价值》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推出《融合分析》后的又一部力作,但好事多磨了三年才面世。还好期间我参与完成了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上海财大出版社董事长黄磊总编辑合作翻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并且入选2024“上海好书”榜和“21世纪年度好书(2024)·终极书单”,也不算虚掷光阴。
真正推动我临门一脚完成整个翻译的是奠定了6125ing理论制度与资金基础的2024年中央“924股市楼市新政”,因为其中反复强调了狂热的股民容易忽视的投资者保护问题。如果没有脱胎换骨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落地,再多的股市奇技淫巧也将归于尘土,再周密完善的模型展望也是无稽之谈。趁着证监会主席吴清2025年2月1日《求是》发文“加快完善退市过程中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机制”的春风,以及在近20年的老友资深编辑李成军先生的催促下,全部译校于万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春节假期中从容完成。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84岁的陆游总结道,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好坏高下,是其经历、阅历、见解与识悟所决定的,唯其诗外功夫扎实而又充分,所以陆放翁的诗词在文学史上得以不朽。股票投资同理,关于股市的基本知识其实很容易掌握,特别是有了DEEPSEEK之类的人工智能辅助,从原来查尔斯·道手工画K线图到电脑自动生成各种技术分析指标再到AI根据基本面技术面指令融合分析选股,研究效率极大提高。就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状况,投资者最需要的不是各种估值分析方法,而是一个安心安全的“三公”投资生态。
2025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指出检察机关将坚持零容忍原则,依法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惩处力度。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案件;重点压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关键责任和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以高质效办案,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以高质效办案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面对内外勾结、上下游勾结式财务造假,利用FOF基金、私募基金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复杂金融产品、新兴犯罪手段,坚持深刻领悟法治精神,以穿透式审查的思维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依法从严追诉犯罪;以资金为导向,加大追诉关联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力度,督促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退赔,尽最大限度挽回投资人损失。不要认为这些表态与股票投资技巧无关,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实际上只有这些投资者保护措施到位,非ST退市投资者足额赔偿典型案例出现,正常的估值分析、投资策略乃至资产配置才是有意义的。
2025年我用《融合分析》作为教材给金融学本科生开设《证券分析与操作实务》,希望2026年开始有这部《价格与价值》加入。感谢世界赐予我们的各种精彩瞬间,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特朗普的总统逆袭、马斯克化身锦衣卫清洗美国深层政府,等到了DeepSeek有望复制2014年中国股市的“阿里IPO时刻”带动中国“新质生产力”板块崛起,吸引全球长期资本流入。本书的面世凝结了大量人士的心血:复旦大学荣昶学者益岱珺对全书做了校译,我的博士研究生朱丹清、硕士研究生何粒菠、王枭等同学在初期准备及后期图表制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的邻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王鑫宇在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实习时也参与了部分校阅,就专业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杭州小伙文武双全,曾以2.24米国家级健将成绩夺得首都第38届田径赛男子跳高第一名,去年又获得第62届首都高校田径赛跳高冠军,希望我国股市在新的一年不断创出新高。
投资学专业的大学生还要专门学习证券操作实务,但2亿多股民入市之前很少经历过扫盲过程。股票投资看似简单,实际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且不说各种投资标的的内涵和性质千差万别,就是投资不同股票的规则就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在我国股市,高风险类股票(如ST股、创业板、科创板)要求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强制确认其了解相关风险并自愿承担,但主板非ST股票因属于“正常公司”,无需签署此类协议。ST退市预警制度通过强制股票名称标注(如“*ST”或“ST”)及交易权限限制(如沪深主板涨跌幅由10%调整为5%,很奇怪创业板股票被ST后涨跌幅还是20%),明确向投资者传递退市风险。买入ST股票前,投资者需签署“买者自负”协议,确认知晓风险并自愿承担退市后果。这种退市制度设计信息披露充分,符合程序公平原则。但非ST股票触发“一元退市”时,缺乏类似ST制度的退市预警机制,投资者在买入非ST股票时,交易系统不会强制弹出风险提示或要求签署协议,导致投资者可能因市场波动或大股东违规行为(如非法减持、虚假陈述)而突遭退市,遭遇信息披露灾难。非ST公司股东连ST公司的合格投资者都不是,怎么能够20个交易日就成为合格的退市公司投资者?
ST退市预警制度与“一元退市”规则存在强烈的逻辑冲突,这种设计导致合规公司可能因市场情绪被误伤,例如中银绒业退市时经营正常,没有受到处罚,但只因股价低于1元20个交易日被强制退市。监管部门未在非ST退市规则中嵌入预警机制,显然未尽到充分提示义务。非ST退市公司涉及信息披露违法复合体(如规则漏洞、财务造假、非法减持、忽悠式重组等),但监管处罚力度不足。例如中银绒业大股东及特定股东在退市窗口期清仓减持未公告,涉嫌违法却未被追责。显然监管部门对非ST退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存在巨大漏洞:退市板块的股票如果不签“风险协议”而且保证金不足50万元并且股票投资时间不满两年是无法交易的,设想一位刚刚开户的只有一万元的小散见到非ST低价股买入20几天就遭遇退市,是否相当于被诈骗?非ST退市公司股东都不是合格的退市公司投资者!
根据《证券法》和《刑法》,信息披露义务的核心是确保投资者获取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非ST股票一元退市前未强制要求风险提示,违反“公平披露”原则。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入低价非ST股,却因股价跌破1元20个交易日即退市,其交易权被快速剥夺,且缺乏公开有效的申诉机制。非ST股票退市规则实质上将风险转嫁给保守型投资者,许多非ST退市股的持有者是风险厌恶型散户,他们基于价值投资理念认为没有退市预警的低价股更安全,却因一元退市规则缺陷成为退市牺牲品,这种规则设计未区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导致长期价值投资者被动成为退市股票的“不合格投资者”。当前“一元退市”规则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方面存在显著缺陷,监管部门需正视制度矛盾及执行漏洞,将一元退市仅限于*ST股票、强化违法股东追责和优化赔偿体系,平衡市场化退市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避免将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变为“不合格”的高风险投资者。
“被动成为不合格投资者”现象除了存在于先天的信息披露违法,在退市后的交易规则上显得更为突出。如非ST退市后的汇车5每个交易日只有一次撮合成交,而且看不到买卖盘的价格及其数量,类似东方财富之类的交易平台上原有的资讯栏目变成空白,互动易问董秘的交流及配售新股的资格也被取消;广汇汽车附属的AA投资级别可转债受股票闪电退市也变成“汇车退债”,原先广汇汽车可转债是T+0交易,即每个交易日可以买入卖出无数次,涨跌幅为30%,而汇车退债不设涨跌幅限制,在三板市场变成每天只能场外协商交易一次,买卖双方需自行约定价格、数量及约定号,并互填对方的股转股东号和席位号,而这是中小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年1月27日汇车退债从每张45元跌至27元,跌幅达40%,硬是把原来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债券投资变成了中小投资者无法交易的高风险死筹,改变了债券的固有性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可转债已经违约停牌的岭南股份却没有被ST,虽然预警多次退市风险,但依然在主板上演连续涨停板的闹剧。同样还有复旦复华、ST华微,*ST信通、东方集团、瑞和股份、*ST同洲等数百家上市公司虽然不是大股东巨额侵占就是业绩数十上百亿巨亏等丑闻缠身,股价却依然在沪深交易所活蹦乱跳,鄙夷地俯视着五家非ST闪电退市股票的投资者身陷不法规则囹圄,也是对“应退尽退”的莫大讽刺与挑衅。
2月18日深交所公告为宁波市镇海区镇兴投资建设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债券提供转让服务,票面利率2%,每张面值100元,期限5年,说明了深交所深知交易权的重要性,将赋予地方债流动性作为一项政绩宣传;汇车退债票面利率1.6%,剩余期限1.5年,每张面值100元成交价却在20-50元巨幅离散波动,是因为无端瞬间丧失流动性。广汇汽车2月18日一纸公告说要被战略合作方资产托管并对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而停牌,股价从最高每股9.44元持续跌到退市后的0.2元/股,在这时托管无疑是对其战略合作方的重大利好,还白赚了个“白衣骑士”的美名,监管措施的漏洞让“应退尽退”变成了“指鹿为马”,让岁月静好的非ST股票长期投资者被动化身为少数赤手空拳的擒龙伏虎斗士或者大批沉默的羔羊,就像把泻药卖给了原本一直买补药的的消费者,非ST股票一元退市规则对金融消费者的打击可谓是谋财害命。
2023年6月笔者就提出“荣毅仁”模式,指出“顶级民营企业家人才不是靠努力培养就能得到的,中国锻炼出这批人才也是国运,建议顺势而为,给与其中管干部实职级别的任命及在财经工商领域的部分权力,发挥其全球公关与公益潜力。想当初如果没有毛主席、周总理、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对荣毅仁的扶植和破格任用,纳入国家治理人才序列,荣毅仁或许也就是个小开,最多是个慈善家,但没有和国家的命运有机融合,激发不出家国情怀,“荣毅仁模式”是建国五十多年财经领域典型的共赢”。20个月之前笔者无问西东射向苍穹的响箭,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已经走马上任接住,也应该对自相矛盾错漏百出的20个交易日非ST一元退市规则有所震撼,而交易所日前表态全力支持配合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治理应该包含退市以及恢复上市的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