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拒绝无效“内卷”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下,行业内卷、政府内卷、员工内卷等现象频发,引起热议。

    一、内卷无处不在


    讲反内卷前,先来定义“内卷”。内卷本质是一场非理性的零和博弈。竞争激烈的时代,“内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内卷式”竞争既包括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的价格战、无序扩张,也包括企业内部没有价值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的内耗。

    据报道,电商“1元包邮”、外卖“满减大战”、网约车“补贴竞赛”等内卷式竞争一波接一波。最明显的是汽车品牌“价格混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23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为43.5%,主要体现在新车销售亏损严重,2024年1—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在50%以上,6月份达到62.3%。

    企业间卷价格、卷赛道、卷员工,通过不断降价维持生存,不仅无法保证商品质量,更没有充足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招贤引才。政府则在招商引资中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忽视产业发展规律,脱离地方实际,盲目追热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比如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成效明显,其他城市也盲目效仿,高投入,慢产出不一定能带动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应该相互赋能,取长补短,不断研发创新,提升技术,拓展并丰富应用场景,同中求异,和谐共生,以更高水准走向世界舞台,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内卷式竞争。

    员工内卷表现为劳动时间和工作效率,比如“996上班制”,实际上并不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限延长工作时间的背后是对生活的急剧挤压,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升高,海外市场份额占比也随之提高,对外贸易要遵循国际法规,切实保障员工利益。

    据报道,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企业加入“反内卷”行动,推出各种举措,落实员工休息权,比如已有杭州跨境电商企业实行4.5天工作制。大疆、美的、海尔等企业通过“强制下班”的形式,拒绝形式化无效加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有员工表达担忧,“强制下班”背后是否为“回家加班”或变相降薪?对此,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关灯、打卡、赶人等表面操作和简单减少劳动时长,而应尽快建立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工作方式,实现企业和员工的互利共赢。

    二、反内卷有好处

    反内卷有好处。首先,反内卷鼓励员工专注工作质量,提升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和生活中的竞争压力,帮助其保持身心健康;客观上允许员工有更多精力投入创新,减少不必要的内耗,推动企业和个人进步;削弱团队内部竞争,促进合作,提升凝聚力,鼓励成果共享,共同进步,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次,反内卷可以增加居民休闲娱乐时间,释放消费需求,一方面适度休假可以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无缝衔接国家推出的“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居民有时间逛街和采购,也能拉动家电数码产品、汽车销售量增长。比如杭州曾多次发放消费券,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

    再次,反内卷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主要体现为工作时长。人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分担家庭事务,承担育儿责任。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开始发放生育补贴金,助力人口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补贴确实是“真金白银”的赋能,不过,补贴只能是一时,最终还是要建立健全善育机制并落实到位,包括但不限于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长、设立灵活的用工岗位,以及教育、住房等资源的可获得性等。

    总之,反内卷能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领域或个体,促进资源合理分配,让更多人有机会在不同领域发展,推动社会公平;降低社会普遍焦虑,提升整体幸福感;减少为了短期利益而过度消耗资源的行为,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


    三、走出“内卷”小妙招

    整治“内卷式”竞争,关键是将“内卷”导致的行业竞争失序与产业提质升级紧密结合。国家出台政策,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纷纷聚焦企业的公平竞争话题,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比如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企业应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职场生态,比如优化员工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关注实际成果而非工作时长,避免员工内卷;通过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减少不必要竞争;通过建立诸如“反对无效加班”的企业文化,提倡健康平衡工作模式;通过与员工保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帮助员工缓解压力。

    反内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比如建立多维度价值评价体系,承认和尊重成功的多重标准;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将资源更合理地分配到不同领域;拓宽社会流动通道,通过就业政策调整,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赛道上实现人生价值。

    说了这么多反内卷,有几类“内卷”反而值得提倡,比如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升级迭代的科技创新;推出吸引人才的各种政策措施。没错,以高质量发展为内核的城市竞争已悄然提速,各地该如何因地制宜,审时度势,从新赛道竞争中获取最大益处,或是是目前需要面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