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改革要主动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xplore/perspectives/201301/t20130108_158823.htm  

      主持人:本报记者 胡丹

  嘉 宾:金雪军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张国标 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浙江商会执行会长

  对接改革要主动

  企业是改革直接受益者

  记者:“三大红利之一便是“制度红利”,“制度红利”为何如此令人期待?

  金雪军:通过制度变迁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红利”。眼下的浙江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资本和劳动带来的边际收益不断递减,土地、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不断凸显,过去的发展优势正在不断缩减。接下来,国家将深化重要领域改革,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财税制度和金融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抢抓这些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对我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至关重要。

  张国标:企业是“制度红利”终端受益者。浙江这几年先后开展了四轮审批制度的改革,共下放了400多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的权限。这一系列改革对企业来说,显性红利表现是市场交易成本大幅下降,隐性红利则是集中精力谋发展,降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成本。

  分享改革红利需主动

  记者:机遇就在眼前,但并不代表雨露均沾。浙商应如何抢抓“制度红利”?

  张国标:抢抓红利,就是抢抓机遇。对于浙商而言,首先需要的是对浙江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浙江“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集中推进,“八八战略”、“两富”战略的深入实施,这其中的一系列变革,将引发巨大的市场机遇。我们认为浙商已经迎来了在家乡发展的好时期。为此,我们上海浙江商会提出了“两个千亿计划”:一是“在沪浙商回归发展五年千亿投资计划”。二是与舟山市政府签订了《上海市浙江商会参与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千亿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在5年内力促会员企业及相关企业在舟山投资额达千亿元以上。

  金雪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能否把握好当下这轮机遇,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将是浙商能否延续下一个30年辉煌的关键。与过去相比,浙商现在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大。所以,浙商在认清发展主线的同时,应该更加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改革要方向也要方法

  记者:不同的行为带来不同的结果,怎样才能更好地释放“制度红利”?

  张国标:“制度红利”的释放,最大的作用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市场的活力。这取决于一个更为公平的环境。一直以来,能源、航空、电信、电力等左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性行业,对于民资的进入“步步为营”。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这些行业几乎是完全市场化的。由此可见这些行业中蕴含的制度红利是多么巨大。

  金雪军:真正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最令人期待。比如我们在推进温州的国家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多地从民间金融利率下降、中小企业需求满足度上升等多方面考虑,给出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还需要在触碰到各个方面实际利益的时候,真正地从普通受益群体、从公平的角度进行考虑。这需要更为彻底地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