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说】盛夏,你只觉得垃圾臭不可闻,但可怕的事却在后面……

    2015年,中国城市产生的生活固体废物为1.92亿吨(全国总量10亿吨),年增长率8.38%。

    被称为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共用钢铁42万吨,而2015年我国生活固体废物总量是港珠澳大桥所用钢铁量的457倍。

    2015年, 我国大中城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平均每天新增5200万吨,相当于俄罗斯全国粮食谷物库存!而在全国600个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废弃物大量堆积的问题,处理速度远远落后于新垃圾产生速度。并且这一严峻的趋势日渐蔓延到农村地区。

    在杭州,市区垃圾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垃圾处置能力,7年来没有任何增长。2016年,杭州市市级财政补贴垃圾处置费用9575.47万元,补贴清运费用3586万元,投入虽大,但杭州市每天尚有超过5000吨的垃圾无法处理,只能实施直接填埋。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是杭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所,日均填埋量已达5000吨以上,远超2671吨/天的设计处理能力,寿命不足6年!

    “垃圾围城”已经杀到!全国各大城市传统的垃圾治理模式捉襟见肘!

    垃圾治理如何实现“困境突围”?且看本期《智说》!

下期《智说》将在下周五准时推出,我们一起继续来聊聊多方博弈下“垃圾围城”治理又有哪些“雷区”需要引起注意?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实话智说!


《智说》:与您分享鲜活、睿智、独立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