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社会人要办社会事

    最近,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从计划生育到放开二胎,再到现在的奖励二胎,人口生育政策变化的背后映衬的是我国正在面临的老龄化困境。

    截止目前,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约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老龄化加速,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微信图片_20190511152204.png

(图片来源:源自网络)

    在11年前,浙江宁波招宝山街道,每到饭点,总会有一辆江淮面包车穿梭往来,为社区里的老年人送去饭菜,老人们形象的把这种模式称为“车轮食堂”。但是到了今年,已跑了8万多公里的老车故障频发,再也跑不动了。无奈,“车轮食堂”被迫停止。

    近日,街道的一则募集令在居民中间传开,一时间,大家踊跃捐款,凑了27万,购置了新车,“车轮食堂”重新开张。

微信图片_20190511152206.png

(图片来源:源自网络)

    在如今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中,宁波招宝山街道居民的做法的确是一股清流。不过这股清流背后,却是一种新社区治理模式发力的结果。

    自2012年开始,招宝山街道以“家人治家”的理念探索建立了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

    在“居民自治互助站”这个大家庭中,吸纳了小区内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医生等能人,建立“小区能人库”,组建民情收集调解、医疗服务咨询、居家维修、环境绿化等服务小组。而招宝山街道地处宁波市镇海区的老城区,以老旧、老龄化小区和散居楼群小区等类型为主,也就是说这些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的就是社区中的老年人。这些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服务,为许多老年人居家养老带来了方便。

微信图片_20190511152208.png

(图片来源:源自网络)

    不过,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徐林教授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宁波招宝山街道“居民自治互助站”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由于“居民自治互助站”骨干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居民自治互助站”承载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自身的能力,并且,成员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徐林教授认为:以“居民自治互助站”为切入,完善居民自治的组织体系,提升其解决居民“微需求”、“微民生”的能力与范围,实现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社区社会治理格局。

    如何让“居民自治互助站”能够长久运营,服务好更多老年人?

    在徐林教授看来,基层政府应该引入更高水平的居民自治组织,尤其是调动社区内的年轻“能人”力量加入到互助组织当中。并且,应该保持“居民自治互助站”的社会组织自治属性,避免把“互助站”办成社区居委会的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