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务广场—警务治理的湖州创新

    【编者按】2009年10月,湖州市在全国公安系统首次提出并实施“警务广场”,构建全方位民意导向型警务新模式,开创了“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新局面。让民意领跑警务,让警务保障民生,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解决了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

    湖州市依托警务广场平台,重构警务流程,建立起民意导向型的新警务模式。以民意为起点,把“民意”引入警务决策、执行、监督、评价、选人用人、问责的全过程,以“让民意领跑警务,让警务保障民生”为总要求,改革传统警务运行方式,通过组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媒体的警察公共关系专门职能机构,建立警民交流沟通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监督机制、警民合作机制、民意评警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干部问责机制和文化育警机制,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公安工作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老百姓能对湖州市的公安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表达自己的心声,提高百姓的安全感。


建立警察公共关系职能机构

    按照“民意导向、服务为先、全警公关、合作双赢”的理念和“塑造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打牢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在公安体制上,破壁开窗,撕开一个口子,让民意进来,推动公安机关从封闭走向开放、透明。整合办公室、宣传、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信访等机构,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设立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媒体的综合型职能机构——警察公共关系办公室,赋予其汇集研判社情民意,服务警务决策;受理办理群众咨询、信访投诉,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组织策划警民交流、沟通、合作等活动;开展公安宣传,负责新闻发布、舆情引导与舆情危机处置;指导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和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等五大职能,实现了从单纯的宣传公安、展示公安,向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建立起了与民意导向型警务新模式相适应的、开放式、扁平化的运行体制。


建立完善的警民交流沟通机制

    为搭建与百姓“面对面”沟通的实体平台,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立集办事办证、接待信访、警民恳谈、咨询投诉、警情发布、警营开放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功能区,并通过“警务广场”活动日,将这种功能延伸到广场公园、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在服务民生的过程中汇集研判民意。其次,搭建与百姓“键对键”交流虚拟平台。在互联网上设立“警务e广场”, 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建立视频平台,通过微博、QQ群、手机短信平台、96110警务民生热线、市县公安局长与网民交流等渠道,拓展警民沟通的空间。而搭建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则是依托全时空、网络化、多维度的警民动态沟通大平台,形成了警民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135个农村警务室,114个社区警务室,在广场、街面、大型商场、旅游景区等场所设立街面警务站、警务超市、流动的和拎在手里的警务站。

微信图片_20190403161032.png

图片来源:网络)


建立完善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通过建立民意研判响应制度,在多渠道汇集民意、客观分析研判民意的基础上,推行民意导向警务决策,把百姓的需求作为决策的起点。每年推出的“惠民十大行动”,均由百姓投票确定,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使公安决策真正做到了适销对路。同时,通过建立受理、办理、督办、反馈工作制度和社会联动机制,将不属于公安职责范围的事项,转交有关部门,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周到服务,诠释了“民意导向警务、警务服务民生”的爱民真情,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评警机制

    湖州市依托“警务广场”,搭建社会监督评警平台,全面推行社会监督评警,自觉把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工作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以听取群众骂声的勇气直接面对群众,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监督,在有序、可控状态下释放群众不满情绪。同时,改变传统问卷调查方式,委托专业民调机构,以派出所、交警队等基层一线窗口单位为重点进行民意测评并排名通报;将民意评警结果直接与表彰奖励、干部任用、问责惩处挂钩,把民意变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通过让民意在干部晋职上“控股”,坚持干部从基层出,提拔任用的干部必须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群众工作能力;建立竞争上岗初选提名制,60%的民警不认可的,取消竞争资格;大幅度提升民意测评分值比重,民意测评占总分的60%;对入围对象进行胜任度推荐,按得票多少确定考察对象,再由党委票决任用。并让民意在工作考评上“控股”,改革公安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考核业务数据为主向考核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转变,调整业务数据与群众评判比重,提高市局对县区公安机关年度综合考评民意测评分值比重,让群众掌握“控股权”,真正变“围着指标、排名转”为“围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干”,使民意导向真正成为公安工作的风向标、指挥棒。再是设置向群众利益倾斜、以民意为导向的干部问责“高压线”,坚持“谁对不起人民群众,市局党委就严肃处理谁”,对漠视民意、玩忽职守、滥用职责、侵害民权等严重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权利、利益等行为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并对年度两次民意测评排名末位的基层所队长实行问责。


建立完善的警民合作机制

    坚持既要群众满意度又要群众参与度,把打造警务共同体作为力量源泉,积极构建警民合作机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努力赢得群众信任支持,着力构建警民同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警务共同体。湖州市公安局按照“走透湖州,摸透实情,吃透民意”的思路,深入开展“访万户百姓、办万件实事、保万家平安、结万众同心”的大走访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努力在与群众交流沟通、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积怨上下功夫,密切了警民关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按照“社会组织化、组织社会化”的思路,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合作伙伴,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培育平安类、民生类、公益类等社会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广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把 “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把“局外人”变成“合作伙伴”,凝聚起平安建设的强大力量。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与百余家单位组织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组建起万人志愿者队伍,湖州市禁毒志愿者队伍被国家禁毒委确定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示范点。同时通过加强项目合作,满足群众需求,按照“需求项目化 、项目实体化”的思路,在每年开展“惠民十大行动”的基础上,把群众具体需求转化为一个个项目,通过政府购买、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认领、警民合作等多种方式,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具体化的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