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副院长蔡宁教授等撰写的第19754期公共政策内参《推动供应链赋能平台建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题》获得浙江省委有关领导关注。
内参指出,中小企业真实交易信用的评估及其价值创造是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有效运行的痛点。其痛点主要在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难以对企业信用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估,导致运作风险居高不下;地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难以满足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评估能力的不足。银担合作机制推进和落实难问题的关键仍在于解决企业交易信用的评估及其价值创造。
其次,笔者点明了供应链赋能平台作用及其发展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其分析如下:供应链赋能平台以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在融入行业上下游企业真实贸易过程中获取多维度数据,并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信息写入区块中,确保信用评估数据安全、真实、可信,让企业信用价值在融资中得到应用和体现,其本质就是数据转换成信用、以信用创造价值,从而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的痛点和难点。然而,供应链赋能平台作为新生事物,在平台运行的初始阶段可能遇到信任建立难、推广成本高、数据获取难等问题。
为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推进供应链赋能平台建设。笔者提出,应建立试点县区,总结和提炼供应链赋能平台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应推动各类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构建更全面、更立体的数据库,为供应链赋能平台提供支持;完善提供融资担保考核指标,建立担保质量导向的考核体系;应组织开展供应链平台运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监管的研究,鼓励和保护供应链赋能平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等公共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