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透视英镑霸权崛起:英美骄横时代开启


微评提示

上回《微评》说到,16941717年,英格兰银行、英镑纸币与牛顿“金本位”制先后问世,日后叱咤风云的“英镑霸权”,其实已经具备雏形。然而,这一天要真正到来,过程非常漫长——还需要100年。货币史公认,直到1820年代,英镑才开始它的辉煌,成为“世界货币”(一百多年后美元接棒),影响持续到今天。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货币霸权”的特质了。


    的确。货币,本就是个特别常见、又特别难说清楚的东西。它可以是一只贝壳、一块金银、一张纸;或干脆就一串符号,比如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数字。可本质到底是啥玩意儿呢?不少经济学家,到现在都争论不休。当然,都知道:它的力量之强,可以成为宗教——“金钱拜物教”;为了得到它,多少人辛苦打拼一辈子,甚至不惜赌上身家性命。



    这已经够玄了。难道还能够拥有,可以随便生产、使用它,让全世界都接受的“霸权”?那岂非地球人都成了你掌中的玩偶?没错。19世纪的英镑、20世纪迄今的美元,就扮演这样的角色。那么,又凭什么呢?仅仅是那些巧妙的金融安排,比如找几个银行借钱打仗、宣布纸币与黄金挂钩吗?当然不是。这套把戏,你会玩,别人也可以模仿:你叫英镑、我叫法郎、马克;你叫英格兰银行,我叫美联储、人民银行......凭啥要跟着你走?对。所谓“货币霸权”,背后,其实是国家霸权。拥有这种权力的国家,首先要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具备举世公认的碾压性优势,让人对其“货币”的可靠程度,深信不疑。不仅如此,这个国家,还必然是开放的经济体;在国际商业、贸易、金融、投资等事务中,扮演规则建立者、深度参与者、秩序维护者的关键角色。大家交易时,使用它的货币,接受程度最高、成本最低。打个比方,几乎每个人都用Windows、苹果或安卓系统,并不是什么“软件霸权”,而是方便、好用。


    所以,“货币霸权”的背后,意味着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国家实力!18世纪初的英国,还嫩了一点。首先,它得过法国这一关;其次,经济实力还远谈不上强大。这需要漫长的演化博弈过程——竟跨越了整个18世纪。

    先看英法争霸。15世纪开始,最先在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是西班牙(以及更早的葡萄牙)人。得益于哥伦布、麦哲伦等先驱的伟大探索,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天量银矿,攫取了惊人的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再多的财富,也经不起肆意的挥霍、反复的战争;200多年无休止的折腾后,它终于衰落了。17世纪,在海上,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荷兰击败;荷兰接替成为海上强国不久,又三次大战都败给新晋的英国,后者逐渐取得了海洋霸主的地位。陆地方面,法国在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带领下,趁西班牙衰落及英荷大战的机会,收取渔翁之利,分别发动法西、法荷战争,都获得胜利,一跃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国,陆地霸主。海上最强VS陆地最强、龙虎风云际会——这就是“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1688-1815)的背景与渊源。说句题外话,这种海权VS陆权大国决战的逻辑,后来反复上演;一、二战的英德交锋、冷战的美苏争霸,都是如此。

    战争具体过程,不详述了。上回《微评》已经说过,英国得益于强大的融资能力,在漫长的对抗中赢得了胜利。这里仅补充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关货币与金融方面。

    话说英法是邻居,两国没什么秘密可言。英国能组建“英格兰银行”,利用中介向社会融资、举债用于战争,法国当然也会学。事实上,人家不仅“抄作业”,而且走得更远!英国有天才银行家帕特森;法国有金融奇才约翰·劳。他受英国的启发,建议成立“通用银行”,发行不与金银挂钩的纸币,全国流通使用;再用其发行的纸币,购买法国的战争国债!这不就解决了军费问题吗?法王室大喜,将通用银行更名“皇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宣布其发行的货币作为缴税专用。这样一来,原本因货币不足困扰的法国经济,竟大为好转。然而,这些不挂钩贵金属的纸币,毕竟没有实际价值,怎么办呢?约翰劳有办法。他尝试将纸币与“密西西比公司”(从事法国在北美殖民地专属经营的公司)的股票挂钩。这样,国债、纸币、股价之间变成了正相关;为更好地发行国债、缓解财政压力,王室不断给密西西比公司优惠,如烟草贸易专属权等,使其看上去前景无限——民众开始疯狂地买入股票。光1719一年之内,密西西比公司股价竟上涨了18倍!参与者赚了个盆满钵满,政府也卖出了大量国债。看上去,真是个“多赢”的格局啊!然而,泡沫毕竟是泡沫。密西西比公司的利润,远没有想象的神奇。也就半年多以后,股民发现其经营平平,根本不能支撑超高的股价,信心崩溃抛售、股价一落千丈——这就是经济史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法国经济遭受重创,约翰劳仓皇出逃,后在意大利去世。

    特别搞笑的是。法国的这场闹剧,英国竟然也有样学样!1711年,英国南海公司提出,其公司股票可以购买本国国债。它同样与首相和财务大臣勾兑,声称将获得“战后殖民地奴隶贸易专属权”,以此拉高股价。与密西西比类似,南海公司的股票迅速暴涨,仅1720年半年间,涨了10倍之多。最终结果呢?当然还是暴跌!股民同样遭受重创,伤及经济。咱们的大科学家牛顿,在这场股灾中也未能幸免,损失了2万英镑。他发出著名的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计算不出人类的疯狂”…“南海股灾”,作为另一起著名的泡末,同样载入史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货币与金融的强大威力,可见一斑!

    泡沫大家都破灭了,如何收拾残局呢?这时就能看出,英法的差异了。英国的南海泡沫,纯粹是南海公司欺诈、作死。政府迅速查封了其资产,用于弥补一部分投资人的损失;另外部分,再用其他方式,如“减债基金”——将短期高息国债置换为长期利息国债,盈余部分设立基金;以基金为担保,再发行新的国债,慢慢走出财政困境。而法国呢,虽然也试图采取类似的办法,但与英国不同,它连中央银行、纸币(已经形同废纸)都被一锅端了,完全丧失了公信力;后来的几十年间,甚至不敢再设立央行、发行纸币。再者,英国是议会掌控下的君主立宪制,民众对王室的信心更足,国债利率低、税率设定得高(因为大家感觉给“自己”交税),政府的财政金融能力就强;而法国是王权独大,看上去很牛,但民众反而缺乏信心、怕国王赖账;国债利率奇高,借得越多负担越重,后来只好真的赖账。“中央银行”这个媒介,又在泡沫中崩溃了,政府再想融资,就特别吃力。

    于是,在漫长的争霸战(典型的消耗战)中,法国虽然国土面积、经济总量、军队人数都超过英国,却屡屡因军费不足、装备落后而遭遇惨败。直到18世纪末,拿破仑雄起那一段特别惊人,但十几年后、终于还是滑铁卢惨败,彻底沉沦;英国终于获得政治、军事的压倒性优势。1815年,它牵头订立“维也纳条约”,建立欧洲、世界新秩序,成了真正的“带头大哥” 最后,简要提一下“工业革命”。话说经济史,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而不是东方比如中国?”对这个貌似刁钻的问题,如果持续关注我们的《微评》,读到这儿,其实就不难理解: 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不能说没有偶然因素,却也有相当大的必然性。

    最后,简要提一下“工业革命”。话说经济史,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而不是东方比如中国?”对这个貌似刁钻的问题,如果持续关注我们的《微评》,读到这儿,其实就不难理解: 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不能说没有偶然因素,却也有相当大的必然性。

    首先。英国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传统、尤其1689年的“光荣革命”,对君权进行了极大限制,确保了大航海时代后的“新贵族”——商人阶层的利益。通过议会代言、他们拥有强大的政治话语权,形成了优越的商业环境;其次。英国自17世纪强势崛起,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法国等列强,成为欧洲最强盛、最有希望的国家,吸引各地资本来投资;再次。英国击败对手,逐步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殖民地、打开世界市场,客观上为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产能即财富;最后。欧洲“文艺复兴”两百多年,人文发达、思想解放,各国为争霸激烈竞争,普遍重视科学、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优势,别说封闭、保守、停滞的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了;就率先崛起的西班牙、荷兰甚至法国,都难以齐备。

    1760年代,几乎在英国对法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不仅机器在各领域广泛替代人力,特别重要的是:工厂,这种大规模、可复制生产的组织问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产业工人,从管理规则到工艺流程,都因组织形式、劳动工具的变化而完全不同,最终社会生产力和财富,得以爆发式增长。这场革命,既支撑了英国的财政能力,也使英国的战争技术和理念获得飞跃,使它对其他仍然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可以实施“降维打击”;世界霸主的地位越发稳固。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人物。工业革命兴起不久,英国人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成为经济学鼻祖式的人物;得益于他的深遂思想,英国发展更加一日千里。属于英镑的霸权时代,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