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是城市以文化为核心的总体战略。它要求把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品、文化生活和城市的精神风貌、生活方式等等,作为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发掘、保护和开发,更好发挥其优化环境、强化动力的作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利用我国城市文化资源富集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汇集的优势,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杭州市在世界上第一个以城市整体区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推广。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背景

    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同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更高目标。在这两大事件的交叉点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要求。这体现了文化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正发挥着西方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被“推平”的危机。愈来愈多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失去传统和自主性,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湮没在所谓的“世界文化”的大潮中。城市的历史文脉被割断,日渐成为“水泥森林”和“文化沙漠”。世界发展的创造力和多样性将受到严重损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渐艰难,民众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日渐低落。

    其次,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的提出,文化产业被不少地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是各种文化交融交汇的地方,也是文化资源最为集聚的地方,最有条件发展文化产业。但在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存在着不顾当地资源条件,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产值,缺乏地方特色,开展恶性竞争等问题。

    第三,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轻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制度完善。尤其在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格局下,不少地方仅仅看中旧城的土地,无视其文化价值,为了尽可能最大地取得土地效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抹去了无数的文化史迹,城市文化灵魂失落。由于缺乏文化定位,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正在发展中国家中泛滥成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文化资源聚集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汇集的优势,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代表性观点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文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将“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创造和发展”称为“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强调城市文化的多样性。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预测21世纪将迎接“城市文化时代”,认为未来的城市必须具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文化艺术等综合素质和实力,才能有效发挥城市的功能。英国城市学家P.霍尔提出,能够成为特定的时期人类文明建设灯塔的窗口城市,都是世界文化城市,它们都有自己的文脉、自己文化的根,但同时又都是开放度很高的国际化文化城市。它们既能吸收世界上各种优秀文化,又能让自己的文化精华为世界所了解、接受、喜爱。美国著名城市文化研究权威沙朗•佐京认为,城市不仅给创新的理念提供了交流的社会空间,还作为文化创意中心吸引着投资和旅游者。同时,文化也是控制城市的一种有力的手段。凯文•林奇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单位己不是企业,而是城市。因为城市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最集中表现,是多元文化集聚与融合的空间,城市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建筑文化、市民文化、文化设施、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时尚文化、产业文化、文化名人九个方面的元素。

    国内学者刘士林认为,20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经历了政治城市、经济城市与文化城市三种城市化模式。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城市” 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与创新模式。付宝华指出,一个城市没有主题文化,就会产生特色危机,千城一面,遭到批判,就无法实现世界名牌城市的目标,他构建了系统的城市主题文化理论体系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模式。饶会林认为,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快慢、管理优劣的最后决定性因素,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是互相作用、决定城市发展的三要素,提升城市文化与发展城市经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提升城市文化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的大事。贺善侃认为,城市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谐理念、节约理念和绿色消费理念,依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和建设基础。要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相应地就必须建立起“和谐都市文化”、“生态都市文化”的概念和意识。

三、国内外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一些做法

    当前,大部分城市的特色文化并没有深入到城市发展的核心部分,仅是城市在自然风貌、景观形象、产业结构等方面形成了一种被认同的、差异化的文化形式。当前国内的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是依赖历史积淀,挖掘城市的地域文明史,从历史文化中萃取城市精神,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如古都西安把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保证和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的头等大事,将城市文化特色定位为“具有中国气质的文化”,确立了“寻根之城,创新之城,诗意之城,礼仪之城”的“四城”形象定位和‘“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四化”发展理念。通过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重塑西安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素质,不断构筑城市和谐的精神支撑,保护古都风貌,让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处。依托弘扬传统文化形成特色的城市,如要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的广州,以近代文化名人故居和海洋文化为特色的青岛,宣传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和古城池文化的襄阳,要大力修缮历史文物、建设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和监测中心的嘉峪关市,以明清旧址为基础建设特色文化的北京市,等等。

    二是挖掘和推出原生态文化,即前工业时代的、自然的、原始的、野生的、乡村的、朴拙的、非市井的、非商业化的没有人为修饰的文化业态,它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清新自然、健康环保的精神内核,克服城市文化中浮躁喧嚣、过度消费、频繁更新的不良倾向,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维护民族自治和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如丽江古城依凭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精神,传承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以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为主的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民族诗画歌舞品牌活动,成功运用市场力量推出原生态文化。

    三是凝炼城市发展特色。如上海的城市文化具有市民性、商业性、包容性等现代国际都市的特点,有“海派文化”之称。在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过程中,上海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将“智慧城市”等新思想糅合进入城市文化,在文化艺术产品、文化设施等方面凸显时尚特色,把城市环境转变为一个艺术整体或永久艺术品,并通“世博会”等国际活动彰显这种中西合璧的多元时尚文化,以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屹立东方。

    四是依托特色产业。一些城市将特色产业中的文化象征意义加以引申和提升,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精神,并通过举办与特色产业相关的大型活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如“风筝之城”潍坊、“石油之城”大庆、“粽子之乡”嘉兴、“陶都”景德镇等等。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城市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的好莱坞、法国的戛纳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都久负盛名,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标签。国外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做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悠久历史、处于特殊地理位置或以文化相关产业作为发展支柱的城市,城市的文化能够重大影响、甚至主导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它们常以文化的发展和彰显为核心,一方面锁定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并在法律和政策上大力保护原有的历史古迹、地理风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发原有的文化资源,加大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建立多元的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并借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食品餐饮产业和民间艺术等。这类城市进行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让城市的主题文化感染、甚或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城市因文化而绽放异彩。如古文明之都开罗、“水上城市”威尼斯、“影城”洛杉矶和“学府之城”牛津等等。

    另一类城市的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从属地位,主要起到总结和凝聚城市精神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明确定位的城市,其文化建设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功能定位追寻“顺其自然”,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展现文化特色,凭借特色产品和社会活动而为世人所熟知。如“汽车之城”底特律、“鲜花之城”阿姆斯特丹和“国际大都会”纽约等等。当然,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通常是相互影响、互为指引的。近现代崛起城市更加注重将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和时代元素有机结合,如昔日伦巴第王国首都、今日世界时尚之都米兰。

四、杭州市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探索

    杭州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以综合性文化传统著称的城市。杭州的最大文化特色是注重生活质量和品位,把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生活文化。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杭州秉持“文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的核心理念,用文化倡导时代精神,引领产业发展、提高生活品位,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建设道路。

    1、确定以“生活文化”为核心和特色的发展战略

    杭州在成为南宋的都城以后,确立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度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并开始具有国际影响。在当时所处的中国经济文化发展高峰时期,杭州开始形成注重生活品位和文化多样性的特色。杭州人一贯珍惜“天堂”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历届领导对“人间天堂”的理解逐步突破了自然美景和旅游休闲胜地的局限,开始了对品质生活的全面自觉追求。新世纪初,杭州提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把传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杭州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文化动力,增强了精神凝聚力,发挥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继而提倡“和谐创业”的文化心态,强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使创业创新成为杭州人的生活姿态和生活方式,使城市充满创造的活力。同时,通过深入研究一千多年来杭州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提炼出注重生活品质这个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牢固确立品质导向,并且把生活品质全面理解为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大力提高城市品位、产业层次、发展环境、市民素质,努力打造“品质城市”、“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使品质成为杭州的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东方品质之城”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品牌,并将其体现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人们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把使全市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作为根本目标,把破解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党委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是杭州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最鲜明特点和最重要意义。

    2、倡导“我们”的价值观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

    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杭州在全国率先组织各行各业提炼和实践“我们的价值观”,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各种价值实践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价值观评价,开展十大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等十个“十佳”的评选表彰学习宣传活动,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更为深刻的是,杭州市不仅把“我们”作为价值主体,着眼于引导不同社会群体针对各自特点,通过广泛讨论在价值追求上形成共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具体化大众化生活化,而且把“我们”作为价值内涵和核心价值理念,形成了在价值观建设上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改革开放初期,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曾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但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显著提高,过分突出个体的思想意识已经越来越显得不适应。极端利己主义的滋长蔓延,社会诚信、社会责任感、互助合作精神的缺失,对社会运行、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消极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迫切需要上升为群体意识即“我们”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意识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最核心的东西,是社会主义最本源的含义和最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是对“人民至上”价值观的进一步阐释。它告诉我们,人民不是虚幻的共同体,而是包括每一个“我”在内的现实的共同体,“我”是“我们”的一员,共享权利,共担义务,有着广泛的共同点和共同需求。而“我们”又是由各具个性的“我”关联而成的,有着不同的诉求、爱好、价值判断、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我们”是群体和个体的统一,自我和他人的认同,个人对社会的自觉参与。人民利益是无数个“我”的利益的整合,是在统筹协调基础上的共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尊重每一个“我”的利益的基础上,协调“我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我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机制。和谐社会就是“我们”之间互助、互利、互谅、互让的社会。要形成这样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而且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我们”价值理念,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每个社会群体理解和善待其他社会群体,并且使这样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们”这一价值理念既深刻又通俗,对促进社会各界的价值共识和合作共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增强城市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3、把文化创意产业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

    杭州的传统产业都富于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最有代表性的杭州特产如西湖龙井茶、都锦生丝绸、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等等,都是既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又有鲜明的文化意蕴。杭州市自觉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提出要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即突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叫文创经济,把它放在同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提并论的重要地位;并充分发挥城市的既有优势,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将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八大行业作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广泛挖掘并融合历史和现代文化元素,整合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建设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文化品位高、产业特色鲜明、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杭州市还围绕“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目标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两大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既有杭州特色和比较优势,又能大量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生活品质行业和旅游休闲行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把美食、茶楼、演艺、疗休养、保健、化妆、女装、运动休闲、婴童、工艺美术行业作为杭州的“十大特色潜力行业”, 明确目标,落实扶持政策,把增加就业、扶持创业、提升产业和提高生活品质紧密结合起来,适应了小康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4、通过有机更新把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杭州市的历届领导不断深化对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和特点优势的理解。在城市化高速推进时期,杭州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和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积极保护“五大理念”, 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抢救的姿态积极保护好杭州的历史文化。他们倡导并实践“城市有机更新”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在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发掘和保护杭州的文化基因,既有效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又使城市更具现代性、时尚性,努力使历史文化传统和遗存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保留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充分体现“在杭州工作就像在旅游”的优势。特别是还湖于民,使西湖成为全国唯一的免费开放的五A级景区,并在全国性的景点门票涨价风潮面前,在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仍然不变。在具体措施方面,杭州提出“七个坚持”:一是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把帮助原住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保护大遗址与提高原住民生活品质“双赢”,文化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三是坚持尊重历史、文化至上;四是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充分体现多元共生、融合、和谐;五是坚持品质导向,做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资金与高品质作品兼得;六是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把控制、整治、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由点到面、由线到片,系统综合、有序推进;七是坚持市区联动,调动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

    5、塑造城市品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

    杭州围绕“生活品质之城”这个城市总体品牌,精心打造和宣传推广了一批富有杭州特色并具有扎实产业基础的城市文化品牌。如在会展方面,通过西湖博览会、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丝绸日、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中国国际妇幼婴童产业博览会、中国(杭州)美食节等,向世界彰显了杭州作为中国茶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美食天堂等等的文化形象。在工程建设方面,通过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良渚大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工程等,在城市建设中自觉地、系统地、有计划地保护、弘扬和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杭州市还建立了城市品牌网群这一具有独创性的复合型社会组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城市品牌的研究、宣传与推广,如通过生活品质市民体验日,让“生活品质”的城市品牌理念融入市民生活;通过生活品质国际交流日,让杭州的“品质生活”走向世界;通过生活品质点评发布会,让“生活品质”理念走入千家万户;通过生活品质全国论坛和国际论坛、生活品质调查和点评等,深化、交流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挖掘了城市的人文特色和人文价值,用以指导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这些平台和活动以城市文化品牌为纽带,把城市的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使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从虚到实、从“软”到“硬”,以此提升行业的发展品质和社会的生活品质,实现使生活更美好的终极目标。

    6、包容灵动、富有创意的组织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新的增长点。这一产业处于经济、科技、文化的结合部,需要吸引文化界、知识界、媒体界的经常性、规范化的全面参与,并整合这些高端要素,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运作机制,促进经济、科技、文化互动共进,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更新也迫切需要党政界、行业企业界、学术界、媒体界的紧密合作。根据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杭州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社会文化实践主体,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文化。杭州市首创的综合性社会组织,是由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共同参与、主动关联而形成的多层架构、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社会组织,具有架构多层复合、成分多元参与,功能特色互补、职能衔接融合,人员专兼结合、角色身份多样,事业项目带动、机制灵活规范,社会公益主导、持续经营运作五大特征。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互联网时代社会组织结构和联系方式迅速扁平化、网络化,社会从纵向联系为主变为横向联系为主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方法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泾渭分明的关系。党政机关派遣自己的成员以主动关联、平等参与的方式,主动培育社会组织,积极介入社会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在支持和服务中引导,施加政治影响;在实践探索中发现“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把握社会管理的“度”;在共同的事业中形成价值认同,消除疑虑和戒备心理,变“我”和“你”的外部关系为“我们”的内部关系;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优势、特长,形成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互补性合作,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推动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

    7、“民主促民生”的参与性政治文化

    杭州市的政治文化建设也富有特色。市委、市政府把“民主民生”确定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围绕民生问题不断丰富民主理念内涵,构建民主参与平台,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这种“身边的民主”一方面有助于找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权益问题,科学确定民生建设的先后次序和途径方法,另一方面又是针对群众熟悉的问题,最容易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便于检查监督,也容易产生成就感。这种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经常化、生活化的“民生民主”是最好的民主政治大学校,民众通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民主,逐渐学会用民主的方式按民主的程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学会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谈判协商,学会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的观念,学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能力,提高政治参与水平。领导者也从中尝到甜头,增强宗旨意识、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和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学会运用民主的制度和程序解决社会问题,实施社会管理,增强执政能力。杭州的实践证明,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五、启示和建议

    杭州不仅是省会城市,而且是浙江乃至江南城市的文化代表。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决定了浙江拥有一大批千年以上的古城镇,其中不乏历史文化名城(镇)。由于商品经济较早并持续发展,浙江的城镇主要是从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和生活服务业聚集地的“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这仍是浙江中小城市的成长途径。与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的“城”相比,浙江的城镇拥有更加自由多样的民间生活,更富有活力,更追求市民的生活质量。与依托大型工矿企业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相比,除了上述特点之外,还拥有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杭州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鲜明特点和重要优势,也是杭州的经验可以在全省推广的基础。

    杭州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1、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和互动的。城市带来的人口集聚和社会分工细化丰富了市民的社会生活,促进了人际交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旺盛的需求和强大的动力。城市是文化资源的聚集地,也是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同时,文化也给城市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人们认识、识别特别是记住一个城市的,往往是它的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总体小康的实现和城市的急剧扩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经济转型升级也要求大大提升文化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发展更需要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都使文化发展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居于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杭州市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收到明显成效。近六年来,杭州在《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市长协会首创的目前我国最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5年名列地级以上城市榜首,一年位居第二,成为充分体现2010年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范例。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对全市人民的凝聚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对各方面人才的吸引力,为集聚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其他城市尽管没有杭州这么丰富集中的文化资源,但大多拥有比较丰富而且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应该更加自觉地保护和充分利用、开发城市的文化资源,把它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2、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要注重无形的文化精神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不能只注重有形的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和器物。能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是城市的文化精神。城市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又受各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产业结构、民风习俗乃至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各具特色。提炼和弘扬城市的文化精神,有助于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它引领着广大市民的精神追求,对市民的行为起着普遍的指导作用。要紧密结合城市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具体化大众化生活化,通过树立身边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开展广泛讨论等途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价值评价,创建各种价值实践载体和表现形式,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增强文化认同,引领城市发展。

    3、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文化是一条河,它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充满活力地流向未来。特色文化城市都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和优势。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不能把它们当成僵死的遗存,而要努力保持其活力,使其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展示,满足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保护基础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认真发掘整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摸清家底,整体规划,自觉做好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要保护名胜古迹,对河道、桥梁、工商业建筑等能够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的文化元素都要注意保护,严防建设性破坏、搞假古董。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有机更新,把它们留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各种现代文化元素自然融合,让市民在参与中提高文化素养,开拓文化视野,获得丰富的文化享受。

    4、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文化事业产业

    近年来,随着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和转型升级自觉性的不断提高,加上中央和各地的政策鼓励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急于求成,也出现了许多照抄照搬、跟风模仿的一窝蜂现象,有可能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文化领域重演。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就是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围绕城市的文化精神,保持和发扬本地文化特色,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整合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各类特色文化资源和各方面力量,使富有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共进,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并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使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要努力打造体现城市文化精神、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文化品牌,精心组织以宣传本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扩大本地文化品牌的影响,使之成为城市响亮的文化名片。以城市文化品牌为纽带,把城市的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

    5、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要注重发挥政治文化和组织文化的作用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是广大市民的共同事业。要大力发展民主参与的政治文化和包容合作的组织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不同社会主体的平等合作,各展所长,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