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南北经济差异:东北的天时与人和 切不可自我否定

    如果读懂了东北经济史,可能就会清晰感受到,“天时”对它的决定性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风云际会、“时来天地皆同力”,成就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可一旦时过境迁,不仅优势不再,反而陷入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变成劣势与包袱;在近几十年,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这个过程曲折复杂,咱们且慢慢道来。

时代背景

    历史发展,各种机缘巧合、难以预料。就在1860-1880年代,国人“闯关东”的关键时刻;“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德国率先蓬勃兴起,电力、石油取代蒸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然后,钢铁、石油、炼化等重化产业兴起,汽车大规模生产、铁路大规模铺设,带动了采矿业、冶金业、造车造船业的全面繁荣、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东北丰富的资源、广袤的土地,条件特别优厚;然而,重化工投入成本巨大,没有雄厚的资本、寸步难行。以当时中国之积贫积弱,很难大规模建设钢铁、化工、汽车厂。吊诡就在于,日本人此时成了重要推手——虽然,它视东北为“囊中物”的狼子野心,是必须声讨的。加上“二战”对钢铁、石油的强烈需求,它获得了第一轮强劲发展。不仅重工、矿业等生产能力,冠绝全国;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解放战争从这里起步、抗美援朝与美军抗衡,东北的实力,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很快,它又迎来了第二轮发展机遇:那就是“冷战”来临,全球分为两大阵营对峙。基于爆发大战的预期,就需要大量的军工物资、钢铁等重工业生产能力;因此,中苏“蜜月”时期,苏联外援仍然集中在东北。此后三十年,它工业基础之雄厚,全国无出其右。

    两轮发展机遇,非常难得,东北因此成就辉煌。当年,它支援全国建设,贡献了大量效益、输出了大批人才,确实有骄傲的本钱。然而,这种“一枝独秀”式的辉煌,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集三国之力、重点投入的结果;它与市场体制下“自下而上”,企业出于对生存、利益的追求,竞争、创新推动的增长,有本质不同。重化工业,本来资产笨重、灵活性差;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影响,行为模式就更加固化。这种僵化的模式,使东北在形势变化后无所适从、裹足不前,日渐衰落。变化之巨、对比反差之强烈,令人叹息。

经济大势

    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是经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件之一。它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地缘政治格局——但是在1980年代,几乎没有人能看到这一点。只感觉到,广东、福建、山东、江浙等沿海省份,似乎特别活跃、成长迅速。

    为什么呢?与改革开放的路径有关。当年,要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拥抱世界经济循环。而此时,正值1960、70年代出现“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由于发达国家土地、人力价格猛涨,为降低成本,出现从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体制转轨国家的梯次转移(“雁阵模式”);曾错失无数良机的中国,终于完美地抓住了机遇。

    转移的产业,基本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家电、机械……加工制造、轻工业为主。显然,东南沿海粤、闽、苏、浙,物流成本优势明显,又与港台人脉渊源深、文化认同强,当然是外资首选。二来,改革的“政策红利”,集中在东南沿海。这里除上海外,工业基础差、国有经济弱,成了放开搞活的“试验田”,招商引资红红火火,港台外资、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几年、就极大地改变了面貌。三来,沿海省份的重商文化基因,开始觉醒。我们在“广东经济之谜”说过。珠三角这个地方,只要打开国门搞经济:无论基础多差,不管是大明、晚清还是当代,有个二、三十年,就一定繁荣富庶。何也?深藏于广府、客家、潮汕人中的基因使然。

    1990年代中后期、新世纪以来的变化,我们在系列之二:解读“中国经济之谜”浓墨重彩解读过,不再罗嗦。要点在于,“创新经济”的外包转移,承接主体必须市场反应灵活,规模小、调头快、效率高;而且要众多企业集群。新世纪以后,众多优秀企业饱经市场洗礼,转型升级、创新意识极强,已经超越了“配套、承接”的阶段,越来越强调自主研发、自有品牌,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信息科技行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成就斐然。

    说了这么多。有东北什么事儿吗?不好意思,基本没有。几十年来,它的主体产业结构,一直就局限在重化工、采矿、装备制造、军工、农林畜牧等范围;重点企业,也象被“时光机”定格一般,与40年前没什么大变化,仍由一批老国企唱主角;虽然设备在更新、产能在扩张、收入也扩大,但人员包袱沉重、竞争能力差,效益不断滑坡,不少连年亏损。民企除大连万达、东方集团、忠旺少数几家,没怎么听说过(长春生物、獐子岛不说了);至于啥供应链、中小企业集群,更无从谈起。这种状况,经济要有好的表现,太难了。

宏观政策

    很多场合,不时听到东北本地人,有“历史贡献这么大,国家不给政策”之类的抱怨。这种说法,非常不公平。事实上,仅近二十年,中央政府就在2003、2009、2016年,分别三次强调、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庞大计划,各类项目和资金投入,实在并不少;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东北大型国企众多、包袱重,竞争力不足的困难。如果不是这种大力支持,东北估计会更加困难。

    然而,与几十年前相比,“政策倾斜”的逻辑已经完全变了。一来现在,咱们的社会资本是如此充沛,各种直接、间接融资渠道是如此丰富;只要有良好的优质项目、盈利预期(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完全不需要提倡,市场就会自发地涌入大量资金;但当一个区域信用体系严重滑坡、某类产业严重产能过剩、前景黯淡不明,“投资不过**关”成为广泛共识,那么,哪怕政策在呼吁支持,项目、资金、人才也都会用脚投票,选择逃离。光一点财政投入、大项目支持,是远远支撑不起庞大的三省经济的。这与短缺计划经济中,“政府投入”的重要性相比,有天壤之别。二来国家之大,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东北要振兴、西部要开发、中部要崛起、污染要治理、贫困地区要脱贫…再像1950年代那样,集国家之力,重点投入在个别区域、少数行业搞建设,不太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中央对东北的稳健态度。近年来政策扶持的重点,基本停留在纾困、输血、解决燃眉之急;以及新增一些大型项目、资金投入的范畴。虽然也推行国企改革,但并没有对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乏善可陈。同时,中央的投入,竟培育出地方“等、靠、要”的惯性,遇到困难、不是如何竭尽全力解决,而是强调“历史贡献、当前困难”,希望援助……老话所谓“救急不救穷”、“自救者、天必助之”。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伸手要救济;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到“疲劳”。这大概也就是“如何振兴…”的话题,越来越被漠视的原因。

    深层次原因,不展开了。说两个要点。一来,重工业本来就调头困难、转型升级不易;再加上庞大的社会包袱,难度可想而知。这么多年的老国企,每家企业都集中了动辄几万、多则几十万的员工,就算冗员众多、影响效益,但要轻言关、停、并、转,谈何容易?十多年前,就发生过劳资双方剧烈冲突、收购失败的案例。二来,我们前面用了大量篇幅,反复解读东北之地理特殊性、地缘重要性。很大程度上,这

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战略问题——关乎到,远比经济重要得多的内容;也不是我们能猜想、臆测的。

人文素质

    我们在《南北经济差异系列微评》中,曾严厉驳斥过“东北人素质不高、还懒,所以经济不行”的观点。因为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就给区域贴标签,显然是无稽之谈。整体看,东北人不能说没有缺点,但性格中的豪爽、大气、讲义气、敢闯敢干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它脱胎于原生的山东文化,广袤的平原地带、丰富的资源优势,也赋予了鲜明的文化特点。许多人观念中的“东北人贪图安逸、市场意识差”,也以偏概全。举个例子。全国各地,你碰到的外地打拼者。是广东人多呢、还是东北人多?

    还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东北人遇任何事,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托熟人;官本位意识浓厚,空话、套话盛行;服务意识淡薄、营商环境恶劣……所以搞不好”,其实也似是而非。比如,大家公认。1960-70年代,东北向全国输了出大量优秀的技术人员,为各地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们怎么就兢兢业业、没那么多毛病呢?当然你可以说,以前好、现在变坏了。那不妨观察一下,各地出来闯的东北人,整体表现如何?是否普遍比较勤奋、努力,素质高于平均水平?事实上。如果靠行政权力、而不是市场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这些现象。不独东北,其实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一样。

    当然,与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相比,东北显然缺乏重商主义传统;在敢于冒险、善捕商机方面,差距不小。也有王健林这样的商业奇才,但总体来说,真正的企业家群体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流失

    东北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人口大量流失。上篇《微评》,我们提到:“人,才是经济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人的衣食住行、正当的文化娱乐需求,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人变少、变老了,甚至消失了,一切都无从谈起”。不少观点认为,人口的流失,是东北衰落的重要原因;其实,它与经济发展也互为困果。

    改革以来,东北僵化的体制、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效益严重滑坡,无力吸纳就业。1990年代后期,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也掀起了国企下岗潮;由于区域经济不振、民营经济发展差,无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量下岗人员开始涌向南方。这一趋势,在新世纪被持续强化;有经验、有技术的技术人员、以及怀着理想憧憬的高校毕业生,不甘心在落后地方混一辈子,纷纷南下寻找机会——它与“闯关东”方向相反,逻辑却完全相同。人才大量流失,当然构成经济的减分项;渐渐又使得更多的人选择离开。

    除成年人的大量流失外,最近,东北超低的出生率问题,引发了全国的关注。计生委犹豫的表态,更加证明了情况的严重性。其实。大家普遍认为,放开N胎、难道就会选择生孩子吗?再退一讲,就算政策起到明显效果,出生率多翻了几倍;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孩子们长大后,还是会“用脚投票”的。总之,“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要素,情况都不乐观;东北问题,着实复杂难解。篇幅所限,今天就到这里;下次,我们来聊聊城市实力争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