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艺术文化的能量有多大?“画家村”模式下的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村发生了深刻剧烈的变化。过去,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特点,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民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土离乡”,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传统村落作为世代村民繁衍生息的场所,随着人去屋空,往日的良田被抛荒,昔日的青山绿水早已垃圾遍地,村庄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土地撂荒、村庄组织涣散、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传统村落衰落与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牵制了乡村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北京正式挂牌,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奋斗起点,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使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丽水市沿坑岭头以“画家村”模式为依托,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开辟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沿坑岭头村距枫坪乡政府约2.5公里,村落坐落在海拔700余米的半山腰。全村分为內寮、沿坑岭头两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120户,总人口351人,共有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69亩,林地面积1379亩。全村以叶姓为主,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动荡,叶姓始祖芝六公从松阳古市迁居至此,繁衍至今已22代,近400年历史。村庄建造在丘陵地区的山岗上吗,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非常富有层次感的古村村落。村内建有两座叶氏祠堂,建于乾隆年间,距今约200多年。村内分布有10余栋古民居,建筑年代从明末清朝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由于沿坑岭头村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村落日益空心化,该村被枫坪乡政府列为需要整村搬迁的行政村。年轻人为了改善生活愿意进城买房,但是还有很多中老年人因为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开。

    “画家村”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12年,身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油画家的李跃亮,被选为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派到枫坪乡挂职锻炼。在他眼里,沿坑岭头村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是环境优美,清晨早起能欣赏云海日出,传统的夯土墙民居建筑错落有致,一步一景,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于是,他提出立足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保持较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将该村打造成为集避暑、休闲、艺术创作的“画家村”的总体规划,并在松阳县、乡两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村两委开始了沿坑岭头村的活态保护工作。

    李跃亮初步确定“画家村”规划后,运用其专业优势,创作了一百余幅以沿坑岭头村风土人情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出版了油画专集《李跃亮油画》;在丽水市美术馆、松阳乡村798文化创意园、丽水市知秋画廊等地举办“田园松阳 美丽沿坑岭头 李跃亮油画展”,短时间内让绘画界同行知道沿坑岭头村是一个写生创作的好地方。

    同时,李跃亮邀请国内知名画家到沿坑岭头村写生,并联系丽水市文联,丽水市美协举办“丽水市画家画沿坑岭头”写生创作活动,并在村祠堂举办“画沿坑岭头美术作品展”。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名家走进沿坑岭头写生创作活动。2015年7月,组织策划“浙江省知名画家走进沿坑岭头画家村写生创作活动”,不仅邀请了省内70余名知名画家,还和“中国写意当代联盟”微信平台合作,对活动进行全面的宣传推广,提高了沿坑岭头村的知名度。

    沿坑岭头村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村里在改造民居的同时,结合“画家村”逐步发展民宿业。

    沿坑岭头村的民宿改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宿主要是用来接待写生的艺术院校学生,设施较为简单,以上下铺设计为主,主要是满足学生实惠的住宿需求。村内有三户人家积极响应,将自己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三家民宿共52个床位于2014年3月完成。李跃亮联系了10批次的艺术院线师生到村里写生,共三个月时间,陆续接待3000余人次,三户村民增收20余万元。

    第一阶段民宿改造的成功让村民看到希望,更多村民跃跃欲试。沿坑岭头村也慢慢有了名气,吸引到除了高校学生以外的游客。但是以高低铺为主的民宿并不能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因此,第二阶段民宿改造增设了标准间。同时,在房屋装修布置上更花心思,房内采用明瓦,窗户加大,满足通风和采光需求,每个房间有独立卫浴,公共空间布置了茶几、沙发等。

    沿坑岭头村的旅游产业因为民宿条件的提升得到新的发展,而随着村子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对住宿环境要求高的游客觉得第二阶段的民宿过于简陋,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李跃亮通过规划设计推出了第三阶段的民宿改造,定位是高端民宿的“柿子红了”。针对不同需求设置单间和套房,有“幽兰生前庭”、“野竹自成径”、“采菊东篱下”、“为梅且拆屋”、“陌上缓缓行”五个主题房,也有特色餐厅、咖啡厅、书屋。“柿子红了”推出后成为了松阳县民宿改造的样板,在2015年3月被浙江省旅游网评为“浙江省十大小而美民宿”。

    沿坑岭头村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村落的及时保护和科学利用。枫坪乡党委、政府围绕“田园松阳”战略开展工作,尽全力对村庄进行保护,保留了村庄老屋的原始风貌,共修复改造民居43户30幢。同时,村民利用村庄的老柿树、民宿等资源,仅2017年,该村接待高校写生师生20000余人,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沿坑岭头村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古民居的科学有效保护,同时利用传统村落的古民居资源,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带动村民走上全面小康的致富路。除此之外,沿坑岭头村还因地制宜的发展高山农业,立足本村特色产业,焕发传统农耕价值,不但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更让他们重新体验到农耕生产的价值、乐趣和尊严,激发古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