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智慧养老”的杭州经验及复制条件

    杭州市智慧养老服务起步于2010年的萌芽阶段,经历了单一终端“数字养老”的1.0时代(2013-2014)、多终端“互联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的2.0时代(2015-2017)以及以“智能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全流程监管”为宗旨的全融合“智慧养老”3.0时代(2018年以来),戴卫东教授认为杭州市智慧养老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一、“智慧养老”的杭州经验

    1.智慧居家养老的经验

    一是服务智能化。表现在市级统一的“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搭建,以及智慧呼叫终端、移动紧急求助器、安全监测装置等智慧产品的应用。二是设施标准化。体现在2010年出台的《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2010-2020)》、2012年发布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以及2016年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三是城乡一体化。杭政办函〔2014〕89号文要求各区、县(市)政府要搭建或借助“96345”等平台资源,将呼叫系统与信息平台系统相连接。

    2.智慧社区养老的经验

    一是服务便捷化。如春晖社区的“慧老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滨江区的“一主三辅多基点”养老格局、拱墅区的“1234+X”阳光老人家园等,让社区内老人可以享受到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治疗、餐饮配送、文化娱乐等内容丰富的养老服务。二是项目精细化。杭州市委办〔2016〕56号文要求积极拓展名医问诊、家政服务、生活帮助、紧急救助等适应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内容,实现数字化和点对点精准化的为老服务。三是资源社会化。目前杭州全市照料中心均不同程度引入了社会组织服务,形成“夕阳红”、“慈爱嘉”、“海阳”、“养安享”等专业品牌;社区还联合公益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为老服务活动。四是服务队伍多样化。主要以项目招标、公益创投等形式积极引进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同时,组织社区居民、银龄互助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3.智慧机构养老的经验

    一是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机构采取和社区医院合作的方式,开设“微型养老院”,运用智慧手段,对老人进行实时健康动态监测、健康数据集中管理,入院老人发生疾病时享受网上就医、专家远程会诊等服务。如拱墅区半山街道的“阳光老人家”、滨江的绿康阳光家园等。二是机构品牌化。品牌化是机构养老的必选之路,如西湖区北山街道的绿城暖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社会工作+社区微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型机构。三是产业纵深化。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云栖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等产业平台围绕养老服务,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服务、护理与康复、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大健康产业链。其中,银江智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智慧医疗行业领军企业,万科随园构建全国首个养老产业生态圈,绿康医养集团成为中国医养融合养老产业知名品牌,共同促进了智能养老监护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深度发展。

二、当前“智慧养老”的困境

    首先,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的障碍。一是对智慧养老的认识“鸿沟”,二是对智慧养老设备的使用“鸿沟”。源于当前老年人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龄增长使学习能力下降。

    其次,由于对智能工具认知不够,智慧养老服务定价更为老人们关注。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包括部分老人使用的智慧设备)大部分是政府补贴,只有少数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另外收费。老年人传统的节俭思想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智慧产品的使用。

   第三,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智慧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较少;一线养老服务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普遍个人素质不高,虽能满足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但在智慧产品的使用、专业的健康护理等方面存在技能欠缺。

    最后,智慧养老的设备、硬件设施有待升级。社区早期建设的日间照料场所急需提升改造。目前在杭州市普遍推广使用的智慧养老设备大多是呼叫器、智能手环、安全监测等比较容易使用的设备,但还是有部分老年人在使用上遭遇困境,这也倒逼智慧养老设备企业升级,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三、“智慧养老”杭州经验的复制条件

    杭州市“智慧养老”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以形成全国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要窗口”,并以此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制度化和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化,促进银色经济成为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推动力。在复制推广中需要政策、软硬件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条件,杭州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一)政策条件

    杭州市“智慧养老”卓有成效得益于良好的政策支持。杭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智慧养老在全市范围内的实践推广相当重视,从2013年全面开始智慧养老项目实践,先后出台了十四个相关政策,对智慧养老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和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规范,使得杭州市智慧养老工作能较快走上正规并蓬勃发展。因此,其他地区在复制推广时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智慧养老政策,规范和引导智慧养老项目开展。

    (二)硬件条件

    杭州市“智慧养老”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养老的实践,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平台为核心,通过网上的信息汇总交流进行相应的服务派发,还有线下的服务中心来满足部分养老服务所需的场地和设备提供。其他地区在复制推广时也应注重自身硬件基础设施的提升完善,无论是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是线下照料中心的升级改造,都能助推智慧养老项目的蓬勃发展。

    (三)软件条件

    杭州市“智慧养老”的推进也离不开养老专业技术人才的积累和智慧养老氛围的宣传。杭州市部分院校有相应的人才培养课程,使得专业技术人才有了一定量的累积。各社区也很好地发挥了智慧养老主阵地的作用,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做到位,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其他地区在推广时也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为更好地开展智慧养老项目做好准备。

    (四)社会资源条件

    杭州市的“智慧养老”也得益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不仅有许多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还吸引不少新兴企业加入,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和养老产品。丰富的城市志愿者队伍也为扩大智慧养老服务队伍奠定了基础。其他地区在推广时也应注重社会资源的充分吸纳和合理利用,制定优惠政策,让养老企业和志愿服务在智慧养老推广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