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就网络游戏中的语言暴力问题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高艳东研究员表示,网络语言暴力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如果未成年玩家在游戏中遭遇语言暴力、骚扰,轻则从受害者慢慢转变成施暴者;重则使其长大后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或出现难以承受网络暴力而自杀的情况。因此在游戏中保护未成年玩家免受语言暴力、骚扰极为重要。
如何才能更好解决游戏中的语言暴力问题?高艳东建议,游戏企业考虑设定未成年保护系统及矫正系统。要求未成年人在注册游戏时,绑定家长的身份证,联系方式。当孩子遭到语言暴力时,系统通过监控及时通知家长,进行开导与保护;同时对监测到的实施语言暴力的一方,立即对该账号进行“下线”处理。他进一步指出,应设定游戏分级制度,血腥暴力的游戏应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同时游戏企业可设定实名、实人认证机制,辅以人脸识别技术等,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和成年人参与一个房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