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不远,悬岛不孤。
今天是2022年开工第一天,就在5天前,浙江最后一个海岛县岱山正式有了高速公路,而这段全长26公里的舟岱大桥将岱山岛与舟山主岛连通后,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也正式建成通车。而这条在烟波大海中造就的连岛高速公路,也是全国最长的跨海高速,至此,东南沿海上,山海距离拉近,岛屿与内陆连为一体。而浙江这块面积并不算大,但是地形地貌样态复杂的大地,也正式实现县县有高速。
放眼整个东南沿海,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成通车,只是开启了未来沪舟甬大通道的第一篇章,根据规划,这条大通道未来将连接上海、舟山、宁波多地,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高速公路桥梁群。
5天前的消息,为什么在今年还值得大家多多关注。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对于浙江来说,未来交通发展的瓶颈将会越来越小,在整个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只会加快,以往大家认为的经济末梢地域甚至都将陆续不复存在。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做成一件事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变量来考虑,很明显,前两个维度,浙江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而在开工第一天,谁能为浙江制造业或者说浙江经济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关键也就在人和。
现在,制造业发展缺什么?缺信心?缺廉价劳动力?
很显然,都不是。我们都知道,现在对制造业或者实体经济没信心的人,大多可能都不是从事这这一行业的人群,真正在某一领域做了十年或者更长的企业,一定不会轻言放弃,所以也就不存在信心的问题,风风雨雨都已经走过来,或者挺过来,信心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直从未缺席。
缺少廉价劳动力,诚然人工成本上涨,是各个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但是,人工成本上涨和廉价劳动力并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只因为廉价劳动力而存在的制造业企业,没有廉价劳动力就没有企业存在的价值或者是优势,这样的企业,本就会在经济升级过程中被淘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规律。
逃不出的规律之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企业的创造性,也就是老百姓都理解的人和。
在浙江省内不少制造业重镇,注意,这里可能真的就是一个镇,长久积累的优势就是某一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可能地理面积狭小,已经形成的某种产品优势或者产业链优势。这些产品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高科技核心部件,大多都在相互协作中逐渐占领市场。2022年开工第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想:这些高度集中的产业链优势能否合力形成市场生态?也就是说,大家各拿所长,共同推动技术进步?甚至共同携手打开市场?这种猜想,可能是新的一年中,浙江制造业突围奋进中我们大概率能看到的一种现象。
企业有了活力,市场也就有了动力,而市场的动力相信又会进一步刺激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或者在核心技术提升改造上多动脑筋。生活中,如果你持续微观观察浙江制造业企业,你会发现不少宝藏企业。这些企业可能规模比不上一些大型工厂,看起来平平无奇,生产的产品也是只专注某一领域,就像浙江企业家的性格,基本上眼神聚焦,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而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短短十年就已经逐渐在全球市场中站住脚,现在面临的事情就是一件:持续进行技术改造。2022年开工第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想:全社会的目光是否会重新聚焦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为这些宝藏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这种猜想,可能也将会是新一年中大概率发生的时候,对于企业的服务,浙江只会越来越热情,越来越精准。
2022年的开工第一天,我们大胆作出三个猜想:浙江制造业发展,交通等“硬条件环境”会越来越好,企业合力创新的氛围和机制有望形成,对于宝藏企业的服务全社会也越来越重视。
当然,一篇短短的文章,只能散文式的讲讲这些猜想,但是,新的一年,对于这片大地,大家莫要踟蹰,相信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