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疫情中 守护好货车司机就是守护一方安宁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疫情等突发事件中,我们应该关注众多的“为众人抱薪者”,须知,这是全社会凝集共识,共度难关的底线保障,先安其心,才能安其命。

    生活中,有些角色,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比如说,网购多了,你可能认识给你送件到家的快递小哥,但是你肯定不知道拉着快递东奔西跑的货车司机。但仔细想想,他们都是一样的工作,给你提供的服务同样重要。而突发疫情,就像社会的一种应急状态,这种状态下,大家经常忽略的货车司机,就像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转的“运输原子”,缺一不可。即使,你可能忽略,这一群体庞大的数量和应对疫情的关键作用却不可忽视。毕竟,货车司机这个群体太大了,也太重要了。

    目前,我国已形成规模3000万人的卡车司机群体,背后承载着1亿多人的家庭幸福。而浙江省公路货运量从2013年的107186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77683万吨,已占总货运量的61.6%,这一群体无疑是推动我国运输业和物流业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而在疫情中,我们最近看到了不少货车司机的生活状态。

    近日,人民日报视频号发布了一条货车司机的独白式采访:“装货、卸货都在车上,好几天了,我脸都没洗过.....”视频的主人公叫王占华,是一名货车司机,为了让市民吃上新鲜蔬菜,他每天往返南通、苏州两地运送应季鲜菜,截至8日,他已运送了15万斤。10个多小时的路程,车上贴着封条,司机全封闭在车内,一趟趟往返送货。而这名司机,是在江苏当地招募的送菜司机。看到招募,王占华就报名了,为确保人、车、菜的安全,他每天都会做4次核酸,并且全程不下车,即卸即走。

    而翻看社交网络,在全国多地,因为货车司机屡有被检测出阳性,各地加强了卡点排查,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疫情防控之外的层层加码甚至是一刀切,对于货车司机本身或者物流畅通的影响来讲,往往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基于此,4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会议指出,部分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层层加码的问题仍然存在,长三角等部分涉疫地区物流运行不畅问题较为突出。

    由此提出: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严禁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确保全国交通运输干线畅通。要依法依规制定通行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一刀切,确保通行管控政策统一。

    各地落实情况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不过,这样的政策其实三年前就有出现过。2020年,个别地方对于货车司机也曾采取过一刀切,可是依然有不少货车司机拉着应急物资千里奔波驰援,送去物资的同时,也在保障着物流的运转。对于后续企业的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往往是基于问题的解决提出,也许可能会滞后,但是,各地在全国政策出台之前一些好的做法,更值得大家探讨。

    就在杭州,不久前,一名黄码货车司机滞留高速,到达杭州后,杭州主动送上的一盒盒饭引得这名“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司机泪流满面。因为据他所说,他已经一周左右没有热饭吃,甚至连喝水都得省着喝,在封闭的驾驶室内等待煎熬了很久。没办法,他只能把车一路开到杭州附近。

    随后,杭州和浙江接连发布对于货车司机的十条关怀举措,措施可能在平时看来又小又琐碎。杭州明确提出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入城口,属地政府为货车司机全天候免费提供热水;正餐时间,为滞留的货车司机免费提供餐食;市域范围内有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优先安排货车停车场地,为货车 司机提供休息、热水、热餐、淋浴等服务;市域范围内为货车司机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并及时提供采样点位信息;为运输抗疫、防疫物资和其他保障民生重点物资的货车,开辟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发现货车司机健康码异常,应及时隔离,并帮助其向接收单位转运物资等等。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样的举措看起来细小琐碎,但是条条都从货车司机实际出发,政策明确且执行性高,在全国范围内,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疫情防控压力虽大,但基于现实和人文关怀的政策措施各地要勇于担起责任,须知,一刀切也是一种“反向躺平”。而疫情防控形势再严峻,情况再复杂,也不能“反向躺平”。

    看起来一件件小事,就是明确要保障货车司机的盒饭、淋浴、热水等基本生活需求,须知在应急状态下,这些就是最重要的民生,而民生无小事,这应该是各地社会管理中日后需要明确的。

    这一波疫情,我们也应该更加清晰厘清一条线路: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切断传播链和保障居民和全社会生产生活缺一不可。视角缩小一些,也就是疫情中,守护好货车司机也是守护一方安宁。


    本文为粉丝天目山投稿,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