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潮起潮落话房产:谁主沉浮?

    近日,房产调控又成热门话题。4月份以来,国内先后100多个城市,推出调低首付、放松限购等花式“救市”政策;高层暖风频吹,降准降息,关怀呵护,鼓励满足正常购房需求。而众所周知,这个市场长年被各种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房企“三道红线”、银行房贷“两道红线”......十几道“金牌”管控限制着,唯恐其过热、价格上涨过快。到去年四季度,市场才开始真正转冷,也才半年多一点;岂非“刚刚见效”嘛,怎么又180度大转弯,反其道而行之呢?

    当下,各种媒体分析、预测后市冷暖、房价涨跌的文章,比比皆是。有说优惠力度大,类似2008、2015的机会又来了,抓紧考虑“上车”的;也有说,这回不一样,疫情搞得大家都没钱了,刺激力度还远远不够,应继续观望的...听上去,都蛮有道理,暂且不论。其实,近二十年来。房子这点事,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万众注目;政策出台之多,摇摆频率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何以如此呢?这本身就很值得深思。今天,我们不揣浅陋,聊上一聊——说不定,理清了逻辑,后面的趋势判断,也就清晰了。

    集“四重属性”于一身

    1、居民视角:消费属性与金融属性

    教科书告诉我们,房产同时具备“消费属性”与“金融属性”(或称“投资属性”)。很显然,这源于居民视角。

    前一个属性,当然。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刚需”;跨过温饱线、生活奔小康后,居住的舒适程度,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对女人来说,一套宽敞明亮、结构合理的房子,意味着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对男人来说,拥有多少优质房产,意味着经济、社会地位;作为择偶的必备条件,所谓“丈母娘需求”,国内普遍入心入脑、约定俗成。而且一套房子,岂止“住”而已?户口、义务教育、医疗便利、生活配套、邻里素质、环境档次......全都与它息息相关。当下,你家住哪个城市、哪个小区、多少平方,就大致能推断出你的阶层。


    金融属性,也显而易见。这些年,大中城市房价平均涨了多少倍,和收入增长是什么关系,无需多言。房子连着土地,“折旧、贬值”的时间很长,核心城市稀缺地段,几十年房龄的“老破小”,单价仍然不菲,十几倍、几十倍于原价;如果是京、沪的优质学区,几十万一平,爱买不买。要真买了、过几年再卖,八成还能增值!而存银行呢?都知道。哪怕贷款利率,估计都跑不赢通胀,存款利息,哪能赶上房价涨幅?“存钱不如存房”、“杠杆买房投资”,几十年来,从来都是“理财圣经”。微信段子云:十大“败家”恶习,分别是:吸毒、赌博、炒股、买商铺...;而十大“旺家”利器,分别是:一线城市买房、二线城市买房、三线城市买房、四线城市买房......

    2、管理者视角:财政属性与“GDP属性”

    从管理者(各级政府)角度看,房地产的意义,则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

    (1)土地财政

    房子无非表象,土地才是关键。众所周知,我们的“国有土地出让”,源于香港“土地批租”。得益于这一神奇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手中,几十年间,凭添了源源不绝的巨额财力。1990年代中期“分税制”改革,中央、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地方只分到了财税的小头,却面临着维护社会运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美化环境的巨大压力,非常困窘。这二十多年,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不仅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难题,而且景观确实越来越美,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发展欣欣向荣呢?很简单:土地财政+地方平台融资。

    谚云:“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社会如此,土地是命根子;现代工商社会,依然如此!当土地集中收储,“招拍挂、价高者得”全国统一实施以后,房价与地价齐飞、互为因果的局面,就开始反复上演。土地出让金这一所谓“基金性收入”之巨,令人咋舌。以上海为例,仅2018-2021这4年,土地出让合计多少钱呢?1.017万亿。杭州、佛山、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贵阳等10余家重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在100%以上(数据来自网络);换句话说,从土地获得的收入,占地方财政一多半。当然,土地“出让”给谁呢?房产开发商;开发商为什么要抢着拿地呢?因为火热的房产市场,意味着巨额利润。即使近几年,“限房价、竞地价”利润被显著压薄,也可以“高周转”多转几圈,照样有的赚......

    总之。对地方管理者来说,房地产的价值,首在“财政属性”。

    (2)“GDP属性”

    其次,房地产对GDP的重要性,只怕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的上下游产业链实在太复杂,所拉动的行业经济份额,实在太庞大了!盖房用的钢筋混凝土,只不过冰山一角。比如早些年,液晶面板行业,就与房地产市场就密切相关。为啥呢?新房子卖得快、卖得多,新挂液晶电视的量就会大增,从而拉动液晶热销;反之反是。建筑、工程、硬装、建材、软装、配饰、家电、家具、家私,以及延伸上游的钢材、水泥......再考虑住房贷款对金融的重要性(四大国有银行,个人住房按揭平均约1/3—40%)等。保守估计,房地产直接、间接影响GDP的程度,将达到25-30%;它称第二,没有谁敢说第一。

    众所周知,对我们这样一个后发、赶超型经济体,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度来说,GDP增长具有特殊的意义,从来就是KPI考核的关键指。那么,房地产的上述“属性”,当然也就有特殊意义。君不见,百业低迷、资源有限的落后城市,怎么抓经济呢?有为的管理者,上任第一件事:“大拆大建”!拆违、绿化,广场公园,提升居住品质;卖地、盖楼,吸引买家,搞旺房产市场;再房价拉动地价,增加基金收入,兴建开发区,招商引资...没几年,经济果然就提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天使与魔鬼:房地产“实体经济”之辩

    记得,鲁迅在点评《红楼梦》时感叹:“一部红楼,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现实中的房产,正也是如此。普通消费者,看见遮风挡雨、安居乐业;实力投资人,看见跑赢通胀、保值增值;地方管理者,看见土地出让、经济增长;而宏观管理者,看见金融风险、需要约束!

    房地产。正由于集“四重属性”于一身,也就变成了天使与魔鬼的集合体;以天下之大、商品之丰富,独一无二。表面看过去,它与汽车相仿,也无非是个大宗、耐用的消费品;其实,哪有这么简单。举个例子:通胀率,CPI数据中,是不包含房产价格变化的。因为,它算投资品,不算消费品!

    而且。我们看到所有的“大件消费品”,比如改革开放之初的自行车、手表、电视;到后来的电话、电脑、手机包括现在几乎每户都有的汽车,无不是由于相对价格不断下跌,多数居民的购买力能够承受,从而走进千家万户,由奢侈品变成普通消费品的。简要回顾一下,是否如此呢?

    除了房产。它被大部分人购买,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跌价后经济实力可以承受了,而是因为“不买还会涨,赶紧上车”!或者“买了就涨,保值”。这哪里是普通消费品的逻辑呢?

    篇幅所限,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其他内容,留待后面再叙。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程迅,感谢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