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房地产的“绝活”:制造业并没有被“挤出”

【微评提示】继续房地产的话题。当下,房产市场处于非常敏感、胶着的状态。一个多月来,各地“救市”政策多如牛毛,愿望不可谓不迫切;可买家似乎就是不为所动。5月份,市场成交低迷,环比4月似乎稍有起色,但比去年同期,仍然大幅减少。后市,到底是否能重演2009、2015故事,再次神奇逆转,牵动万人心。当然了,前面说过,这不是笔者能够预测的。今天,我们从几个流行的观点聊起;还是那句话,茶余饭后的闲谈,不专业、不正确的地方,望勿介意。

 “房地产是货币增发的蓄水池”吗

    房地产“池子”论,很长一段时间,经常见诸各类媒体。它的逻辑是:中国经济,货币总量比如M2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而CPI即通胀率,并没有与M2同比增加。那么,增发的这许多货币,去哪里了呢?买房了。正因为房地产吸收掉过多的流动性,这才没有冲击其他商品,造成物价全面飞涨。

    乍一看,上面的逻辑很合理,符合日常生活感受。然而,如果仔细读过我们前两篇文章,就会对这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产生严重质疑。它的问题在于: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因果。事实上,房地产的存在,不光吸纳了货币;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就是货币增发的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又得从货币的源头说起。

    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美联储疯狂印钞”,“央行打开闸门,印钞放水”。总感觉,货币就是央行开动机器,印出来花花绿绿的钞票,给大家用的。如果票子印得太多,市面上商品相对少,货币就贬值;俗称“票子长毛”了。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至少不完整。

    货币银行学告诉我们。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后,再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按“货币乘数”派生出来的。说得白一点,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购买力,并非由央行,而更多的是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怎么创造呢?贷款。

    整个过程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个人向商业银行借钱;当银行认为项目可行、风险可控(能还上),就发放一笔贷款,进入企业、个人账户。请注意,世界上本没有“贷款”这笔钱;纯粹就是银行的信用扩张行为。而妙处在于,这笔新产生的钱,马上就能用!作为支付手段,付给下家。流转了若干手后,它仍然回流到银行体系;(可能换个)银行,又可以把钱放出去...循环往复,凭空创造出一大堆的流通货币;便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市面上的“钱”。现代经济中的货币,说穿了,其实是信用!术语称“信用货币”。

    有没有看到,上面这套循环的关键?对。关键之处有两个。

    一是银行。它们要怎么才能相信“风险可控”,会发放贷款?我们知道,国内比如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这类群体,信用通常比较好,银行可以放部分信用贷款。而对多数普通企业、尤其是广大居民来说,银行要如何相信,一定能够收得回的呢?比较简便的办法,是提供抵押。什么抵押物最可靠?房子(简便起见,特指住宅)!于是。1998年以来的二十多年,我们看到,个人住房按揭——即房产抵押、分期归还的长期贷款,在商业银行体系中,比重极为惊人;几大国有银行,普遍达到1/3-40%。按照上文的“货币创造”过程:某种意义上,正因为源源不断的房子作为抵押品,才产生了这么多的贷款,创造出这么多的信用货币。

    二是借款人。大家为什么会去贷款?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忽视。要知道,贷款,终究是要还的!还得交不菲的利息。就算银行认为房子抵押,风险可控;借款人不想贷,也没辙。众所周知,很早以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了几轮后,与居民的平均收入比,远超国际公认的1:6;如果买来出租,回报率也才1%-2%,还赶不上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收益。普通人,为何也抢着向银行按揭买房呢?

    答案出奇简单,都知道。房子会涨!这么多年来,铁一般的事实,教育了大家:房价不可能大跌,一不留神倒会大涨。稍为一冷,“救市”政策就会密集出台;一旦反转,则可能短期内大涨、暴涨!热点城市,几个月内翻一倍,常有的事。张五常教授的名言:“中国的房地产可能有泡沫。但泡沫是用钢做的,破不了”。不买房、晚买房,才是最大的输家。于是,“六个钱包”齐上阵,咬牙交首付;房价只要涨势确立,万众踊跃抢“上车”;热点城市限价新房推出,与周边二手每平米价差几万块,相当于“打新股”啊,无脑“万人摇”...区区几个点的贷款利息,算什么呢?贷到、买到就是赚到。借钱买房这类“项目”,哪有什么风险?从借款人到银行,心照不宣。上述机制的结果是:越涨越买、越买越涨!20多年来,大抵如此。

    不需要再展开了。综上所说,房地产,哪里是什么“池子”?这些年,它甚至就是“水龙头”;派生出几十万亿按揭贷款,形成百万亿级的购买力,再通过上两篇说过的机制,拉动上下游诸多行业与地方财力,带来繁荣兴旺。没错,它正是经济的重要“发动机”。

 “房产商纷纷暴雷,负债几十万亿;地方债务压力山大,负债几十万亿;居民房贷负债几十万亿......钱都去哪儿了”?

    上边这个段子,也算是灵魂拷问了,非常有趣。先说它的背景:

    去年9月份以来,随“某大”集团资金链断裂,诸多民营房产商“暴雷”频上热搜,成了关键词。民众惊讶地发现,那些动辄“全国百强X位”,财大气粗、看上去富可敌国的房产企业,竟然负债累累,连几百万债务都要拖欠。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末,光百强房企,负债就达十几万亿...这些年,他们岂非挣了那么多买房人的钱,流淌着“不道德的血液”吗,原来也是空有其表、靠借钱过日子?于是,标题段子开始广泛流传、风靡网络,为大家津津乐道。

    房产企业呢,则叫苦不迭。他们会说。您看看房价构成,就知道,买房的钱花哪儿去了!一般来说,一二线城市的项目,地价得占到房价的50-60%之多;三四线项目,也得占30-40%,且销售缓慢,周期长。加上建筑成本、贷款利息、营销费用、各种开销,卖房还经常被“限价”,哪会有多少利润呢?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一有风吹草动就收贷,资金链不出问题才怪...钱去哪儿了?主要是买地!

    且慢。地方管理者呢?也是叫苦连天。关于“地方债务压力”的媒体报道,我们时有耳闻。中央对于“地方隐性债务”,一直态度极为严厉;决不允许出现“系统性地方债务危机”...截止2021年末,财政部公布的地方债务,就高达30.47万亿。你要问地方管理者,他们会说:您看看庞大的政府开支、公务员薪水、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社会运转、城市养护,哪里不需要大钱?光这些也算了,还有拉动经济建设的资金呢?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招商引资优惠、创新企业补贴……君不见,每当要启动经济,各地都雄心勃勃,动辄“X万亿投资计划”。得需要多少资金?卖几块地,其实还远远不够啊。还必须向银行借、向公开市场融资!借的多了,光利息开支,都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当然,为什么能借到那么多呢?除地方本身的信用外,债权人看中的,正是稳定的土地出让收入。

    至于庞大的居民债务,更不需要解释了。“房奴”心里有多苦,自己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到手,扣掉房贷、车贷,交掉物管、停车费、水电煤气网络手机费、孩子教育培训费,还剩多少呢?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总量接近40万亿元。

    其实。我们解析问题的过程中,“钱去哪儿了”的答案,其实也就在其中了。众所周知,近20年来、尤其2009年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面貌极大改观。村村通公路,高速公路四方延伸、高铁全国成网,地铁遍布各大城市,不仅北上广深,连杭州、南京都已成网;4G网络全覆盖。讲真,欧美日本,也颇有不及。只要稍发达的城市,基本主干道宽敞美观,CBD高楼林立,中央公园、广场气势不凡;夜晚,灯光秀华丽大气,江河湖泊映衬下,水岸两侧、美不胜收。别说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了,你去内蒙、贵州,也会惊讶于其高速公路、高铁、城建,并不逊色于东南沿海。钱去哪里了?一是全国范围,形成了异常庞大、先进、甚至超前的基础设施!

    其次呢?钱去哪里了。很容易被忽视的,是各地对制造业的隐形补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外资纷至沓来,进驻各色开发区、高新区;近年中西部,众多内外资知名企业,也纷纷把生产制造基地搬迁内地,形成庞大的产能。它们,主要是被地方的诚意所感动,积极助力经济建设吗?当然没那么简单。不少地方为招商引资,不惜耗费巨资,平整土地、修建厂房、减免税负,甚至到担保融资、风投出资等令人咋舌的力度。为了发展经济、拉动GDP,也是拼了!

    然而,光愿意拼命还不行;你还得有本钱。上述所有行为,都绕不开初始的巨大资金投入。钱从何来?土地出让收入!道理很简单。很多年前的一句很无奈的话:“我们的财政,基本都是吃饭财政”,到今天,这句话未必就过时;其实,如果没有土地出让收入助力,财政差不多也就够“吃饭”;要对制造业提供巨额补贴,兴建园区、引导科技企业研发,真的会有心无力吧。

    再次,钱去哪里了?城市中心区域的拆迁户。这是特定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就不赘述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没错。房地产,正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四重属性”,成为了各方加以利用,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产业升级换代、制造业强势崛起、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越来越美;背后,都有房地产的内在贡献。而这个产业持续兴盛的机制,竟然是“越买越涨、越涨越买”,吸引买家趋之若鹜,源源不断为经济、金融提供动力。很明显,弊端就在于,房价居高不下的同时,还形成了巨量债务和金融风险,需要化解拆除。但我们相信,管理者高超的智慧,必然能够应对这一挑战。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房地产系列,也差不该结束了。说实话,房地产经济逻辑,涉及众多主体、全局范围的多重博弈,纷繁复杂、曲折难解;远不是几篇千字小文能够说清楚的。这类缺乏专业性的闲谈,望勿认真。顶多,它提供一个视角,希望大家穿透表象的迷雾,看到一点本质、引发一些思考,也就足够了。以后有机会,再聊其他行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