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流量为王”这根指挥棒如何产生“流量陷阱”?

    “流量为王”,虽然话直白了点,却是当下很多商业形态梦寐以求或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流量”这根看起来数据翔实的指挥棒,已经逐渐在突破原有的“注意力经济”范畴,甚至有向社会治理领域扩张趋势。

    “若问上山路,顺问过来人”,既然“流量”这个名词逐渐被大众熟知,我们是否可以回到“流量”产生的起点,找找来时路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当前所知的流量,其实源自于源自于人类的信息交互,或者是简单的信息交换,举个例子,如果把人类社会比喻成一个原始的村庄来说的话,信息交换就类似于这个村庄中赖以生存的协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为了完成生产和生活,有意或者无意去把自己的信息传送给别人,或者交换来自己需要的信息。

    显而易见,在这种交换过程中,就会形成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个节点,而一个个节点在原始的村庄中,又以一个个人为中心。后来,经过人类整理和发现,人们把这些以人为中心的节点称为意见领袖。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意见领袖不特指学术范围,或是学术概念,只是用意见领袖这一名词去解释这一个个以人为中心的传播节点。在每个传播节点,经过意见领袖或无意或有意的放大之后,完整的信息传播链就此形成,从社会身份上来讲,在中国古代,这些节点中“呼风唤雨”的人群往往是士绅阶层。就此,我们现在社会所熟知的流量也就此产生,即为经过加工的、放大的信息集合或者片段。这些集合或者片段中,有的夹杂着情绪,有的夹杂着政治诉求,甚至有些是诸如谣言性质的社会预言。

    流量产生的机制既然已经确立,我们可以在这一机制中仔细想想,这个机制中,到底哪些环节至关重要?在这里,很显然,在这一机制中,信息的产生可能看起来是“天然”的,但是信息的加工毋庸置疑却是人为的。换言之,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就明白信息的加工比信息的产生往往更加重要。在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后,媒介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到每个社会人的生活中,抛开他们的形式不谈,比如说报纸,电视,广播,甚至是现在新兴以短视频为主的自媒体。从过去到现在,无一例外,大家都在加工信息,所有的信息通过不同的载体或者是渠道传输到舆论场之中,形成社会共识,也造成社会撕裂,这里没有水清、水浊的概念,有的只是如涛涛大江大河,顺其自然罢了。

    回到现实,为什么当今社会大家对流量如此关注?那是因为流量在不断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或生活领域。有网友戏言:“走红的最后一定是带货”,虽然这句话说的有些绝对,但是却真真实实为大家展示了流量走进社会生活最直接的例子。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现阶段活跃在我们社会生活领域众多集合流量的平台,其商业性质依然是第一位的,这也就和流量变现一拍即合,甚至,平台在鼓励流量的变现,以促使更多的人生产流量或者是消化流量。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社会生活,就多了一道准入门槛:流量。至于流量在加工传播过程中,平台到底有何种算法或何种聚集模式,分发或者消纳流量,只是这一背景下的顺势而为而已。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也就明白了,“流量陷阱”为什么会产生?从加工和生产的角度说,“流量陷阱”的产生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这种消耗过后,一定会去索取新的社会资源,促进其生产或者取得报酬。从消费的角度看,流量陷阱形成之后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在表现上,或为争相模仿,或为削足适履,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凡此种种,无论是好与坏,对与错,流量陷阱强大的吸附能力一旦形成,就如同星际漩涡般,疯狂的吸纳身边的信息生产,这个漩涡还没结束,下一个漩涡就已经在路上。由此,我们的社会生活或者社会治理,初期会出现不适感,但是在此“流量陷阱”裹挟之下,往往也只能亦步亦趋。这一点虽说无奈,但是却是我们现在或即将面对的现实。

    既然流量陷阱已经形成,我们采取视而不见,或者去美化它、妖魔它,都是徒劳无功的。社会生活之中,唯一能对流量陷阱进行阻碍和识别的,只剩下了负责任的媒介,或者我们更熟悉的媒体。毕竟媒体的公共属性,本就是应对流量陷阱中,最具有说服力和专业能力的一道屏障。可是,为什么生活在当下?有些人总在抱怨,你看到的媒体或者媒介信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纷繁,但是质量为什么越来越低?说的更直白一点,就如同中国男足一样,球员越来越多,球员的薪资越来越高,全社会对于足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什么我们的比赛成绩却越来越差?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厘清媒体与社会的边界,限于篇幅,我们容后再叙。当然,本文的观点只是一些粗浅的观察,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指正,毕竟,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我相信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