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对于杭州的考验真来了

    对于一座城市的悲观大可不必,但是,对于一座城市的实际观察,大有必要。


    光芒退去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于个人,可能千奇百怪,但是,对于一座城市,就是消息满天飞。而这一切,对于杭州来说,早就有迹可循。


    杭州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对于外界有两种形象:新业态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火爆。这也就造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杭州怎么都强,一个是杭州都是“炒房”。怎么都强,当然都是幻想,而相较于怎么都强,都是“炒房”似乎实锤更多一些。


    不知道,现在高喊着新房买到就是赚到的论调,是否还有人愿意相信?或者是否还有人敢相信?毕竟,即使在土拍市场如何保持相对“坚挺”,可是高价横盘的二手房却结实的在诉说着一件事:杭州的房子,真不是买到就是赚到。

    反而现在你看看那些曾经追着你买房的中介,他们在朋友圈宣传的从今日必售,到后来的难得捡漏,再到如今的遍地降价,杭州的二手房从捂盘惜售到卖方市场,再到如今的买方市场,转瞬即逝也不过就是最多三年而已。


    当然,房子的事情对于全国其他城市也一样,杭州不是孤例。本不应该引起这么广泛的城市域外关注,但是,也就是因为这是杭州,在不少人眼里,或者在不少人的炒作声里,杭州的房地产强行脱离大环境,与杭州这座城市强相关。仿佛,房地产的低迷,也代表着杭州这座城市低迷一般,吵的是甚嚣尘上。


    不过,生活在杭州的人,此时却有另外一种感觉,眼睁睁看着一座城市在五年多的时间内,骨架逐渐拉开,从最初的西湖中心再到如今的钱江两岸,从最初的传统城西居住区到如今的一路向西扩展出来的科创大走廊,东南西北,一座城市向外延伸,向内织网。这些变化是在这座城市中生活大家最为熟悉的感觉。或者这种感觉有时是修不完的路,看不够的土地开发,以及一个个“财富自由的神话”。而从物理空间到城市心理上,杭州这座城市今非昔比,一定是切实的感受。


    不过,之前的变化被赋予太多炒作的概念,比如说城市发展的一切利好强行与房地产市场相关,或者某个产业的利好被无限放大,逐渐让大家迷失在城市的家底之中。我们转身来看,一切变化似乎被这种炒作出来的概念逐渐固化,固化之后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到底这座城市的家底相较于全国市场,还剩下什么优势?更为关键的还有何种劣势需要尽快补齐,我们似乎逐渐默然、漠视。


    回到现在面临两种声音的杭州,或者前文所说的消息满天飞的杭州,在狂飙突进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脉络:对于杭州的考验,真的来了!

    这种考验来自于逃离北上广之后,某些产业的萎缩,接下来,是否还会出现大量的逃离杭州现象?之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位博主真实经验的分享,这位博主从航空公司离职后一路南下来到杭州,入职不少创业公司,工作越来越卷,大家比着、耗着不下班,争着抢着加班,只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保住饭碗,可是无奈的是,公司终究还是一家接着一家的黄了。而现在你再去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走走,相较于几年前,这里的情况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最为直接的观感就是企业退出后,这里仿佛变成一个仿古的旅游景点,大量餐饮饭店取代了原来的创业公司,接连的开张、倒闭再开张。越来越卷的工作遇见逐渐萎靡的某种行业,逃离北上广之后,逃离杭州或者说被迫离开杭州,难道不是一种考验吗?


    这种考验也来自于一座城市资产飙升后,城市当地人属性越来越强,进而像隔壁一样,老阿姨有了王之蔑视。最近这几年,杭州的婚恋一直是个大话题,总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从萧山的赘婿到杭州的丈母娘,再到如今不少人感叹的杭州本地男生一人难求现象,也就是杭州女孩喜欢嫁本地男生,外地女孩也喜欢嫁杭州男生,导致杭州男生越来越不够用。这一切是不是很熟悉,隔壁不就是这样吗?如果继续衍化,难道就不会出现本地人和外人的天堑再现?或者更直白一点讲,靠包容和开放才吸引人的杭州,在这种衍化过程中,它的吸引力真的还够吗?

    当然,其他的考验也依然存在,从产业结构到人口,从房产价格到创新创业,这一切已经逐渐在狂飙突进后摆在了杭州这座城市面前,现在,杭州是到了应该进行选择的时候了!


本文为粉丝天目山投稿,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