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你还认识自己的村子吗?

    “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对于乡村的话题,总是如同这首古诗一样,在不经意之间,引发大家的惊讶。而对于农村,我们是那里熟悉的陌生人。

    村里的篮球赛能有多么火爆?贵州的村BA在这个夏天就给了你答案。熟悉的篮球,不一样的氛围,村里青年全上场,妇女老幼就是最好的啦啦队。这样爆火的村BA,绝对够惊艳,也绝对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可能你会惊讶在贵州的山区居然有这么浓厚的篮球文化,而纯粹的篮球文化背后,彰显的是整个地区乡村的活力。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就在我们不认识村BA的时候,难道人家就不办了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人家的村BA,就像开头那首古诗的前两句一样:“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也许我们凝视村BA,村BA也在凝视我们,而对这个世界浅薄不了解的只是我们,并不是当地村民。

    如果你再往深处想想,对于广阔的农村甚至是县城,你真的了解它们吗?或者你即使出生于农村,如果你已经来到城市,甚至熟悉城市生活多年,你现在还认识自己的村子吗?

    说完村BA,我们再去回看一下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二舅,即使后来有人扒出来二舅的真实情况确实未像博主说的那样,那我们去想一想,当时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一个题材这么惊讶?不管它是真是假,不管二舅的腿是因何致残,我们陌生的难道只是二舅吗?恐怕大多数人陌生的是那个自己曾经熟悉,但现在似乎并不了解的乡村。

    你不了解一个村庄里留守的老人,需要如何去生活?你不了解他们在老去的过程中如何一步步的去接触这个世界,就像你曾经没用过智能手机而突然给你一部智能手机之时,你能想象的到的举足无措。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农村或乡村的题材在瞬间引爆网络,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对乡村如此牵挂但又如此陌生呢?你是否曾想过,也许习惯了城市生活和城市话语体系的我们,正在以一种不适宜乡村的眼光审视乡村的一切。比如说我们五谷不分,却又憎恶四体不勤,比如说我们不知道水稻如何变为大米,但是却纠结于这个大米是不是无公害。

    我们似乎总是用集约化的、工业化的思维去看待我们差异万千的乡村社会。甚至有些武断的认为:让乡村去集约化、甚至是工业化,就是一种进步!或者更切实的举例,让农民上楼,就比让农民留在农村的土房里更好。当然,我不否认,高大的楼房,便捷的交通,不管对于市民还是农民,都一样,带来的必然是幸福。但是我们是否也该清醒,这种幸福是否适合于乡村,是否存在巨大的代价?是否有更好的、适合乡村的两全方案?

    再回到我们之前一直在讲的农村改革,你是否还记得农民的首创精神?你是否还记得农民不管是迫于生计,还是出于对土地的热爱,想尽一切办法去开发土地,创造土地的最大价值?而这些首创的农村改革,才真正富裕了乡村,供应了城市,让城市化这一庞大的躯体吸吮着乡村的乳汁茁壮成长。这一话题放置于个人,我们在看待乡村的时候,难道真的也有看到农民的首创精神吗?或者更直白点讲,我们是否也带着城市的有色眼镜去同化、去看待乡村?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给出自己的答案。

    那接下来再回到贵州的村BA,我们看待这一民间体育盛事的时候,让大家触动的,难道不是我们陌生的、惊讶的、生龙活虎的农村创造力吗?

    话说到这里,也许也就能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你还认识自己的村子吗?观察乡村,请再也不要带着城市的眼光,也请再不用你认为去鉴定乡村,更不要把城市的经验生搬硬套,放置于乡村的建设之中。对于城市来说,反哺乡村迫在眉睫,不过我们这些反哺,一定要基于乡村的现实判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一定要保护乡村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多当合作者,少当裁判。就像我们不能去指导农民去种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让农民种下去的东西更加茁壮的成长,而这一理念,在建设乡村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文为粉丝天目山投稿,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