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物,有着丰富的纤维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现在居民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粗粮食物。金秋时节,玉米也迎来了大丰收,除了线下销售,玉米也常常以电商直播带货等营销形式进行售卖。近几年来,利用互联网带货成为了售卖农产品的新型销售方式。许多电商平台也会在丰收期间推出专项助农活动,帮助农民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农产品电商销售既是创新,又是助农。电商销售让农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也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根玉米该卖6元还是7毛?
近日,一根东北鲜食玉米,让各位电商直播的主播吵翻了天。所谓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在健康饮食意识的影响下,鲜食玉米因其膳食纤维含量高、热量低、易饱腹等特点,目前逐渐成为热衷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日常主食和代餐的选择之一。
前段时间,新东方直播带货“火”了,其直播选品中也有鲜食玉米的身影,但却受到了直播博主辛巴的炮轰,原因在于他对直播间鲜食玉米的价格存在质疑。辛巴在一场直播中说,“玉米地里出来就7毛钱一穗,到最后价格加到6块钱,你来个谷贱伤农,结果自己公司利润能占到40%,太虚伪了。”据悉,这6元一根的玉米是新东方在线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售卖的可生食黄糯玉米。随后,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在直播间就玉米价格回应道,“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来给人吃的,是用来(作饲料)养牲口的,所以价格确实是4、5毛钱一根。而我们找的生食玉米来自东北好的产地,成本本来就很高。品质不同、成本不同,售价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根鲜食玉米应该卖6元还是卖7毛?这一问题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助农还是伤农?
其实早在东方甄选爆火时,其鲜食玉米6元每穗的价格就已经被吐槽过价格过高。而当时主播以“谷贱伤农”这个词回应网友关切。此番与主播辛巴的争论一出,网友们更是进一步质疑,鲜食玉米卖的贵,究竟是商业行为,还是真的有“谷贱伤农”的助农考量?
此次对于玉米价格的讨论,可以反映出社会大众日益关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这场争论却波及了电商平台上的普通农户,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因为互联网碎片化信息的传播特点,导致部分网友对玉米的6毛价格道听途说,在还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纷纷涌向东北农户直播间,对主播口出恶言,对他们售卖的玉米刷屏喊贵,在短短几天内就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也更是在深层上伤害了东北玉米的品牌。所以发展到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无论6元玉米的本意是出于助农还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商业行为,最终这件事都演变成了一场伤农闹剧。
纷争背后的思考
其实从名称就不得而知,鲜食玉米本就不同于普通玉米,其对于生产和加工的要求肯定更高,品质也更好。主播随口对于6毛玉米的价格判断,抛开了鲜食玉米的品质,对于生产优质鲜食玉米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如果优质农产品卖不出优价,必然会大大损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其实归根结底,7毛一根也好,6元一根也罢,需要讨论的不是价格问题,而是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判断一种营销模式是否真“助农”,要看它能给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更要看它把农民放在了什么位置、给农民带来了怎样的好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虚假宣传或是“谷贱伤农”的口号上。从价值观上来说,新东方直播间的助农宣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给电商直播行业带来的助农意识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这次的风波也给直播行业提了个醒,到底应该通过何种销售模式真正体现助农初心?所以与其在价格问题上纠结,不如期待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进步,未来能有革命性的助农销售模式出现,真正做到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的发展。而至于是6元还是7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谓的争论,因为定价问题本就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不断调整的复杂问题,社会大众不能仅出于对价格的判断,冲动之下伤了农民和“助农”的人。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尊重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