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人杰地灵的中山 灿若星河的名人故里

    我们仍然,从一首小诗开始: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它名为《本事诗》,是系列中的一首,写于民国时期。不夸张地说,放在《唐诗三百首》里,也没啥违和感!春雨楼头,箫声低咽;芒鞋破钵,樱花桥畔;绝美的氛围中,对浙江的思念,油然而生。记得第一次读到,便为之倾倒。想来,该是个民国时留日的浙江才子所作吧!

    后来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苏曼殊,竟是个中日混血儿,出生于日本,在中国长大。名字有点女性化,本人却是个风流浪子,放荡不羁、常常为情所困;偏偏,还数次遁入空门!号称“情僧”。他文学天分奇高、诗画双绝,是公认的大才子,与弘一法师齐名的高僧;又投身反清革命,与章士钊、秋瑾等都有很深的交情,是个充满矛盾的神奇和尚。他的祖籍呢?广东,香山。


    这就要说到今天的主题了。广东香山,孙中山先生故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920年代更名为“中山”。它位于珠江西岸,范围比现在的中山市大不少,还包括了珠海、澳门乃至番禺的部分区域;自宋代立县,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79年,珠海被划为经济特区,分立单独建市;不少历史名人,原籍也变成了“今珠海某某镇”。简便起见,我们仍以“香山县”为基础,讨论中山的历史与文化。

    1.地理特性与历史渊源

    对中原王朝来说,岭南一带由于位置偏远,长期被视作蛮荒之地;作为广州府下辖的普通县,长期以来,香山默默无闻,知名人物也寥寥无几。

    它的改变,与“大航海时代”到来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西方开展航海、探索世界的先驱,并非英、法、德、美等后来的“列强”,而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迦马首次完成全球航行,都收获了巨大的财富与成功。从此,这两个国家的航海船队大量涌现,一窝蜂开始冒险之旅。葡萄牙人,16世纪中叶终于来到古老的中国,在澳门一带登岸,并想法子盘踞下来;比“鸦片战争”要早了将近300年。洋鬼子扎根澳门,主要想干点啥呢?当然是远洋商业、贸易!“海上丝绸之路”,蕴藏着无限商机啊。

    这一变化,意义非常深远。澳门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港,后来竟发展成16-17世纪东亚海洋上的黄金港口;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的白银流入,源源不断地刺激了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生产,从这一带出口到西方;繁荣的贸易,催生出“隆万中兴”的辉煌,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典范。


    而对当地百姓来说,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渐渐地,与洋人合作搞买卖、或给其当“买办”,就成了家常便饭;跟熟悉的人出海做生意,甚至定居异国,也屡见不鲜。前文说的苏曼殊,其父亲苏杰生、广东香山人,就常年往返中国和日本做茶行生意;几房妻妾,却一直无子。久居日本后,娶了名日本女子何合仙为妾,这才生下曼殊。这种特殊的历史渊源,铸就了香山鲜明的“外向型”特点;以后它涌现的几乎所有名人,都兼有海内外资源优势,相得益彰。

    2.群星璀璨的香山名人

    我们在《广东省经济之谜》中曾经感慨:广东人,撑起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从洪秀全、冯云山太平天国,到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到甲午海战邓世昌;再到孙中山排满革命,以及骨干力量胡汉民、汪兆铭、廖仲恺......全是广东籍人士。

长期被看成蛮荒之地的岭南,怎么就突然大放异彩呢?很简单:风,从南方来!近代开启的标志“鸦片战争”,在东莞虎门硝烟、从广州珠江口开打、割让香港九龙收场,就能说明问题。这里,是古老东方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激烈碰撞、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前沿战场;这里的民众,最先“开眼看世界”,比较熟悉时代潮流。广东香山,由于前面说的渊源,更是典型。出中山先生这样的伟人,有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

    孙先生的故事,基本上妇孺皆知,就略过了。其实,近代香山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在各界大放异彩,如容闳、唐廷枢、徐润、刘师复、钟荣光、唐绍仪、杨仙逸....篇幅所限,无法都做介绍;重点说一下“留学生之父”容闳。

    某种意义上,他的努力,甚至影响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促成了著名的“留美幼童”计划,为那个大转折的时代,培养了一批顶尖人才。

    1828年,容闳出生在香山南屏镇,离葡萄牙人盘踞的澳门非常近。他父亲经常去给洋人干活,挣钱养家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小容闳于是有机会,先后在澳门、香港上“洋学堂”,熟练掌握了英文。

    临近毕业,校长说他打算返回美国,如果谁愿意,可以跟他回美国继续学习。那时的国人对于留洋“深造”,毫无概念;对洋人也普遍印象不好。最终,只有容闳等3人前往。因为基础良好,他到美国后顺利读完了高中;机缘巧合,竟又考入了耶鲁学院(耶鲁大学前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

    时值晚清,太平天国与满清的殊死博杀,正接近尾声。一心以所学报效国家的容闳,一度徘徊于太平军、满清之间;最终还是被曾国藩慧眼识中,盛邀其加盟——天下虽大,如此精通西学的人才,实在太少了!曾大帅没有看错人。容闳不仅在军事装备制造上出谋划策,谋划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更在后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年后,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爆发。曾国藩为处理这件棘手的事件,心力交瘁;也深感有必要,培养一批像容闳一样,懂西方、能与洋人有效沟通的年轻人。这与容闳长期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大胆向中堂大人建议:派遣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学成归国报效。不久,奏折递到皇上御案,并获得批准!向来以“天朝上国”自诩的大清,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容闳精心挑选、费尽周折,1872年,第一批幼童终于来到美国。

    此后到1880年的近十年间,清朝先后派出了4批幼童,共120人赴美留学。后来,由于朝廷守旧派的全力阻挠,留学项目被迫终止;但对顽固、颟顸的晚清来说,已相当不易了!这批精选的幼苗,也没有让容闳失望。他们学习勤奋、努力,接受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其佼佼者,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在社会各界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电报之父”唐元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首任校长蔡绍基;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著名矿业工程师邝荣光.....还有位特别值得一提的,大清驻美公使梁诚。

    1904年,即留美幼童归国20多年后。得益于梁大使的艰苦斡旋与外交努力,促成了美国“退还”部分针对1900年“八国联军”的“庚子赔款”,用于资助20世纪的大批中国留学生,包括胡适、赵元任等;以及支持建设清华大学,进一步促成优秀学子,如钱学森、杨振宁等海外深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从此脱颖而出。

    饮水思源。今天,我们不能不对“留学生之父”容闳,不能不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山(香山),致以足够的敬意。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程迅,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