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从“1米高度”看“儿童友好”

    蹲下发现孩子的世界

    此前,我们在微评栏目写过城市生育率以及职场妈妈现状。不管是低生育率还是职场妈妈困境,都折射出一座城市发展友好值。正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城市之爱市民,则应关注城市儿童生存发展空间。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要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坚持“1米高度”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广大儿童享有安全、便捷、舒适、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环境和服务。这里的“1米高度”视角有多个层面,比如“低一点”,尊重儿童身高,进行适儿化改造;“蹲下来”,尊重儿童感受,倾听其想法和意见;“一起玩”,尊重儿童心理,满足其对社会共创需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杭州0—14岁常住儿童155万人,占比13.02%。对孩子而言,城市意味着生活更美好。回到现实,高楼之间空间稀少,绿地有限,完全依赖监护人的婴幼儿只能在家庭空间里玩耍。家长普遍认为家里安全,但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61.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孩子长期呆在家里,因好奇不断探索家里万物,插座、抽屉、窗户、热水瓶等都会成为孩子猎奇对象,同时也是安全路上的绊脚石。从心理角度出发,长期宅家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性格、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人际关系。除此之外,孩子适当在外玩耍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适应环境,锻炼身体并增强抵抗力。

    那么,问题来了,在外玩耍需要有符合儿童特征的场地和设施。“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农村孩子真实写照。农村孩子出门就是大自然,可以在乡间田野奔跑,跟大树花草为伴,累了在草地上打滚。相比之下,城市儿童少了很多乡野童趣。城市里,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在园区玩耍,但放学后都回到家里,因为小区儿童设施配备、空间规划、服务供给等存在缺位或错位现象,比如常规健身设施尺寸过大;儿童娱乐空间设在室外或架空层,冬冷夏热,蚊虫多,环境阴暗潮湿;因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儿童娱乐设备破旧受损;路牌标识不清晰,儿童自主获得性差等问题不仅引发安全隐患,还不利于身心健康。

    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方面,社区适儿化改造有天然优势,相比于新建城市儿童设施,投资小覆盖面广,更多儿童能享受到改造红利,家门口娱乐不仅方便,时间也宽松灵活,社区是熟人环境,同龄玩伴多,儿童更有参与感。在开放区域改造中,专门划定儿童娱乐区域,并提供专人精细化看护照料。不过,面对儿童专项绿地不足、儿童出行交通空间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协作,在城市公共空间、法规制定、政策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引入儿童视角,共同补齐短板。公共基础设施贴近“儿童尺度”,如适合儿童高度的公共座椅、交通指示灯,配备儿童高度安全抓杆的亲子卫生间等,保障儿童安全;开放空间明确街角口袋公园布局,为儿童提供安全便利户外活动场地;服务方面如社区托育服务,儿童医疗服务,“共享童车”等软件服务,解决父母育儿痛点。

    儿童友好应成为城市建设的共同理念和行动。浙江各地积极开展适儿化空间改造、培育儿童观察团、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杭州发布《2022年杭州市儿童友好10条》,努力打造让儿童“可感可知”友好幸福场景,目前杭州市60%的街镇建设了至少1个示范型儿童之家,在博物馆、文化馆、重点景区等儿童设施中运用杭韵文化符号,打造“儿童友好”杭州名片,开启儿童友好体验线路,串起主题农场、运动公园、研学基地等文旅地标,助力儿童体验探索自然。温州首创“产业友好”;宁波围绕“七大友好”推出26项儿童友好重点工作。

    往大了说,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符合生育政策调整后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引进人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彰显城市人文关怀。往小了说,儿童是家庭纽带和代际关系联结点,坚持“1米高度”视角,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儿童心理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家长时常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体现民主的同时,也能发挥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陪伴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保持难能可贵的童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和动力。

    低一点、蹲下来、一起玩,“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了儿童硬件设施、场地空间完善外,相处中持有更多耐心和善意,同样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软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