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春节文化带你走进中华文明

    小时候,最期待过年,因为过年就意味着长大一岁,大年三十,家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家人吃团圆饭,长辈给压岁钱,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唠家常,半夜12点起床燃放烟花,庆祝新年。

    说到烟花,临近年关,北京、辽宁大连、山东等多地发布今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明确经公安机关许可后,能在指定时间和限定区域内合理燃放烟花爆竹。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美食、穿新衣在平时都能满足,唯独燃放烟花是春节专属符号,老人觉得闻到烟花味才有年味,小孩喜欢烟花的绚丽多彩和燃放的乐趣,这是过年的仪式感,也是中国人对烟花的独有情节。也有人认为,疫情阴霾下,春节期间按规定合理燃放烟花可以驱散黑暗,迎来曙光。

    百节年为首,春节象征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好时机。从古至今,春节有许多礼俗和仪式,在精神层面,祭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感恩祖先,传承家风;在文化层面,包括贴对联、剪纸、挂灯笼和中国结等中国红元素随处可见,还有龙舞狮、庙会等活动增添喜庆;在美食层面,春节有饺子、汤圆和年糕等特色美味,也有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美满;在行动层面,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互贺新春送祝福。浓浓的年味通过各种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按照年俗送年并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每年春节面临的“春运”,几乎是史诗级的迁徙,无论汽车站还是火车站,都是人满为患,展现出繁忙景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农民工而言,过年即象征着与家人团聚。与此同时,家乡亲人也忙着准备各种年货,打扫家园,除旧迎新。大年三十,看春晚成了许多家庭的“文化年夜饭”,小品、舞蹈、歌曲等各类文化节目,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传递正能量,营造出欢乐祥和、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前两年,受疫情影响,人民回家的脚步放慢了,各地提倡就地过节,但大家与亲人团聚之心始终没变,这种在特定时节重视团聚的情节,就是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就算无法回家过年,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给亲朋好友视频拜年、直播过年,发放电子红包,互赠祝福,还有集五福等新形式都给年味增添了新元素。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盛,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春节逐渐走向世界。比如世界多地标志性建筑相继点亮“中国红”,以及各国的新年彩灯和舞龙表演。春节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友善、感恩,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它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理念。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现的“天人合一”发展理念,以及升华的“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都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新思路。弘扬春节文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其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放年假,国家通过放假让民众有时间体验文化,不知不觉将文化传承下来。宣传上,主流媒体通过各类公益广告宣传春节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文化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城市在道路两旁增添中国红元素,营造喜庆氛围,举办民间新春艺术展览,社区开展各种迎新春文化活动。

    往深一步说,春节文化更是融入家国情怀的大爱文化,“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曲《国家》唱出了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无处不在,很多中华儿女为了大家,将小我融入大我,勇于奉献自我价值。疫情中逆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奔赴在抗疫第一线,全心投入医疗救助事业;公共交通的司机,接触来来往往的乘客,从没因疫情形势紧张而退缩;社区基层工作人员顶着压力,做着普通却不平凡的日常工作,疏导居民情绪并提供生活方便;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健儿积极训练,奋力拼搏,展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最好成绩;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宇航员离开家人半年有余,冒着各种不可预测风险飞向太空,只为给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春节文化饱含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纵然社会变迁、时代变化、文化变革,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记忆。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方颖,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