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淄博烧烤火出圈,为城市治理带来怎样的启示?

火出圈的“进淄赶烤”

    近日,“大学生组团到淄博撸串”、“进淄赶烤”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据粗略估算,刚结束不久的五一假期,“入淄赶烤”人数超百万人,五天假期仅淄博站到发旅客就达24万人次,超2019年同期55%。大数据统计,五一假期第一天,淄博八大局市场客流量就达到19万人次,火爆程度秒杀全国绝大多数5A景区。

    淄博,古齐国故都,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上世纪90年代淄博的经济还处在山东省第三位,但随着传统工业走向没落,一路被其他城市赶超。但就是这样一座没有地理优势的城市,全市也没有一家5A景区,却变身为火遍全国的旅游城市,不得不引人深思。同时,令大家惊讶的不仅是烧烤能变成一座城市的标签,而且这座城市既不出在四川、新疆等有烧烤饮食习惯的地域,而是出现在工业老城市淄博,这确实是很偶然的现象。其实,淄博政府对“进淄烧烤”热度的敏锐程度,以及后续配合烧烤而推出的各项城市治理措施,才没有让这个偶然昙花一现,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城市亮点。

创新的城市治理让“流量”变“留量”

    淄博的烧烤也是烧烤,全国各地一定也有味道不错的烧烤门店或摊点,但只有淄博做到了从“出圈”到“长红”,这离不开淄博政府的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更离不开城市基层治理一项项的务实举措。为了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淄博的城市管理者从交通、城管、环卫、消防、市场监管等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周密准备和制度安排。比如,淄博迅速成立了淄博市烧烤协会,官方还发布了“淄博烧烤”地图,开通了“烧烤专列”,新增21条烧烤公交专线,且只花了20天就新筹建了一座烧烤城,并趁热打铁举办烧烤节庆活动,发布公开信呼吁淄博市民“错峰出行、避免扎推”,五一假期,政府机关更是腾出办公楼和停车场,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和公厕等等,各项创新举措让普通的烧烤变得不再简单。不仅如此,淄博还着重解决了餐饮行业消费的核心痛点,即政府引导和保证的全流程的品质和服务。没有高价宰客、没有脏乱差、没有以次充好,有的尽是规范整洁、热情待客、童叟无欺,还有免费提供的各种主题演艺活动。网上的留言说出了众多去淄博“赶烤”游客的心声,那就是去淄博吃的不仅是烧烤,而是情怀与温暖。在急需温暖人间烟火气来抚慰凡心的当下,淄博政府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温暖直抵群众心里,使得淄博烧烤恰在其时地迎合了大众服务需求,构成了“淄博烧烤”的内涵。

从淄博烧烤看城市治理变化

    淄博的实例启示着其他更多的城市以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思维来建设城市。城市治理是一门艺术,淄博烧烤的火热“出圈”,反映出一个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的彼此成就,城市治理者要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才能让城市充满着人间烟火气,让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更加幸福。

    同时,淄博市政府不仅规范烧烤市场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还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普通淄博市民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这一做法增强了市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促使每个普通市民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城市品牌。这样的共治理念,通过政府和公民的团结合作,更容易实现共赢共享,形成良性循环。如何实现城市治理中的“共建共治共享”,如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淄博无疑给出了一个鲜明答案。其实,烧烤热或许总有消退的时候,但由此积累起来的城市治理经验和城市口碑,以及牢牢树立起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却将成为淄博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