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用“幸福工具包”打造“浙里幸福”

    共同富裕蕴含着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精神富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能更好地感知富裕和发展,并以更大的热情去干事创业实现共同富裕。余杭区课题组在基层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及多跨座谈会中发现,余杭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位居省市前列,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排名却没那么高,说明争当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还需要在精神富有领域作出更大努力。

  


一、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今年7月发布的《浙江省心理健康白皮书(2020-2021)》显示,近4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了1785所学校的1928432人,查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51671人。对这些现象存在着不同的偏颇认识。有的过度焦虑;有的无所谓,放任不关心;有的有病耻感,不愿去做心理咨询。这些都阻碍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解决。

    二是心理健康服务供需错位。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难以真正落地。如余杭区具有心理健康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业和区镇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解铃工作室”数量很多,但镇村“解铃工作室”几乎无人光顾,参与调研座谈的30余名基层代表均表示不知道镇(村)里有免费心理健康服务。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群团组织均表示能提供日常心理咨询服务,但鲜有人问津。而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则反映心理咨询主要靠承接政府公益项目,仅靠心理咨询服务无法维持生存。学校心理教师远达不到师学生比1:4000的要求,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家-校-社-医”联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对特殊群体心理关爱覆盖率不高。残疾人、失独家庭、癌症病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心理需求较大且心理关爱效果良好,但现有的心理关爱公益项目难以持续满足全体特殊人群的需求。如民政部门的公益心理关爱项目,政府补助经费每项约5万元,服务于1-2个街道,服务人数约50人左右,而该类特殊人群多因病致贫致困,专业心理咨询每次收费数百元,无法满足其心理需求。

    四是心理健康服务缺乏有效监督。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审批登记完成后,一般无后续监管要求和程序。对心理评估、心理咨询服务的投诉和反映较多,集中体现在服务不规范、乱收费、质量不高等现象。心理服务机构或企业成立无标准,服务质量评价无标准。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服务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群众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余杭实践

    十余年前,余杭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区,率先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工程,以此引领全区干部群众重视心理健康,并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项目管理,专业支持”的促进公务员心理健康“余杭模式”,提升了一批人的理念,觉醒了一批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服务也有了较大发展。一些省级机关和慈溪市、嘉善县等地都借鉴余杭经验,促进公务员心理健康。群众看到心目中的“精英人士”也有心理问题,也需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接受心理干预,逐渐消除了误解和顾虑,更多人开始重视自己及家人的心理健康,并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以减少痛苦,提升幸福感。在此基础上,余杭区逐步推广心理健康促进工程。

    (一)以“六进”为抓手,举办心理学科普讲座,提高群众心理素养和感受幸福的能力。2010年组建心理健康科普讲师团,根据群众不同需要集体备课,完善授课清单,提高课件质量,开展讲课技能比武,提升讲师团成员讲课水平,并与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残联等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动,全面开展点单式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特殊人群的“六进活动”,提升群众心理素养,起到较好效果。听众反映听了心理健康课,了解一些管理情绪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争取成功,体会幸福。

    (二)多元供给,政府和市场联动,区镇村三级布点,方便群众获取心理咨询服务。先在有关单位建立10个公务员“心灵家园”,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在政务平台设立网上“解忧”信箱,为经常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保障。2018年,根据《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区综治中心、20个镇街和300多个村社综治中心规范设置了心理咨询室----“解铃工作室”, 其建设面积、设施配备等纳入健康余杭考核,通过2年努力,区镇村三级300多家解铃工作室硬件建设完成。在民政局登记的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的社会组织及市场监管局审批登记的含有心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也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9月分别已达到32家和36家,在布局上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比较充足。

    (三)注重实效,以特殊人群为重点,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提升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2014年区慈善总会出资开展残疾人心理康复项目,专业的心理疏导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温暖更多爱,更好地康复并带着自信去参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幸福感。2015年省福彩资金资助的失独家庭心理关爱项目由区心理协会联合区计生协和区妇联,对失独家庭成员进行心理评估以及心理关爱,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实施”的失独家庭心理关爱余杭模式。经过两年的项目服务,全程参与的51人心理健康状况再评估得分情况明显改善,对于心理咨询师无偿陪伴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新生活充满感激;出资方以及有关部门也大加肯定。残疾人心理康复和失独家庭心理关爱两个项目被评为杭州市公益创投品牌项目,并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预算,确保服务持续开展。近十年来,余杭区的心理关爱公益项目逐步扩展到空巢老人、居家养老老人、青少年、癌症病人、优抚对象、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效果好,反响好,营造了重视、支持特殊人群心理关爱的良好氛围,特殊群体受到更多暖人心的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用“幸福工具包”打造“浙里幸福”的建议

    (一)创新开发精神富有的“幸福工具包”,提升群众获得感。建议普遍推广“党委政府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项目管理、专业支持”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开发精神富有“幸福工具包”,规范制定幸福评估、幸福课程、幸福地图、幸福定制等内容,同步建设互联网应用场景,形成线下十五分钟心理健康服务圈,线上一键获取想要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建立线上线下按需分流转介、突发事件心理危机联动干预、服务效果科学评估,投诉处理及时规范的闭环管理机制。方便群众获取放心、顺心、开心、安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完善精神富有考评体系,打造“浙里幸福”样板。建议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系统架构图中增加精神富有的相关内容,标志性成果中添加“浙里幸福”,把“幸福工具包”内容纳入“1+7+N”重点工作跑道、“1+5+n”重大改革跑道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模块添加15分钟心理健康服务圈和特殊群体心理关爱联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模块增加公民心理素养提升行动;在“社会治理先行示范”模块增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模块增加幸福感提升机制;在“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模块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并同步纳入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实现相关工作同部署、同宣传、同考核,让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的相关工作,领导更重视,制度有保障,工作更扎实,率先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的目标。

    (三)规范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监督管理,提升群众安全感。由卫健部门牵头,民政、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依法按规监管,心理行业协会专业技术支撑,统筹布局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动态发布服务信息,方便群众随时就近获取心理健康服务。健全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准入和淘汰机制,加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考核,形成机构准入、服务提供、效果评估完整监督管理闭环。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技能培训机制,提升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确保群众获取优质温馨有效安全的服务。

    (四)心理关爱全面覆盖特殊群体,提升群众幸福感。完善保障机制,逐步探索将常见严重心理问题咨询逐步纳入医疗保险。加大政府购买心理健康服务力度,推广残疾人、失独家庭等重点人群心理关爱项目的经验做法,扩大获益人群。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学校心理健康联动工作机制,畅通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转介干预,切实打造“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为前端、心理问题检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服务全程服务链,让特殊群体心理强起来,打开心结,减少痛苦,缓解压力,更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提升幸福感,并积极参与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