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扎堆研学几时休?

    进入暑假,各种研学五花八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北京、上海、陕西、成都等地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更要提前设闹钟“秒抢”。

    博物馆研学究竟有多热,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举办教育活动32.3万场次。2021年全国研学旅行人数达到494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2023年前5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79.89%。博物馆研学热带动博物馆、研学企业发展。

    回过头来,爱凑热闹似乎是公众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用人流量来评价事物好坏成为被固化的人为标准,大到买房小到赶集。早市和晚市人间烟火气息浓厚,长沙更被称为不夜城,买房买涨不买跌,杭州一度出现网红盘,万人摇等现象,网红餐厅人满为患,附近餐厅门可罗雀。缺乏自我判断成为信息碎片化时代典型特征,博物馆研学也是同个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了马太效应,热门博物馆越来越火,小众博物馆无人问津。但对研学来说,知识不分热门和冷门,只要是健康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都应被传播和学习。

    可以说,暑假研学之所以这么火热,无外乎以下原因: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推动,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拉开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大幕,博物馆因其资源禀赋和独特魅力,成为各类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其次是受社会传播环境影响,近年来,荧屏文化不断创新,博物馆节目走红,例如文化互动真人秀《博物馆之城》,舞蹈《只此青绿》,最近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带火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再次是各类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分享和推广,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的短视频和文案令人心生向往,杭州德寿宫的红墙拍照火出圈,吸引游客前来了解有千年历史的宋韵文化。最后当然是暑假时间充裕,不管是报名研学团还是亲子游,都能跨区域流动。

    在政策推动、游客需要、市场引导等多方面作用下,博物馆研学正蓬勃生长,研学热带动文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知识传播,为学生群体提供了暑假新玩法,但其背后也产生许多“幸福的烦恼”。

    首当其冲的就是往返车票需要提前抢,博物馆门票也实现预约制,暑期参观游学一票难求。这就造成几种现象,一是买到票的人在烈日下排长队等候入场,二是部分游客到了门口,却被告知今日门票已售罄,遗憾离场。供不应求会滋生各种乱象,比如出现“黄牛”加价倒卖免费门票,部分网络平台将博物馆门票包装成高端套票,打擦边球式捆绑兜售其他服务和产品。

    游客通过预约、等候、安检等程序好不容易进入博物馆,但人山人海的氛围却给规范化有序化管理带来新挑战,参观游览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衣冠不整者乱入,垃圾随手一扔,越过围栏拍照,自媒体直播带货,私人随意讲解未经考证的文物历史等,这些行为不尊重博物馆馆藏,无视社会秩序,制造噪音打扰其他参观者,甚至还会误导青年学生群体。

    博物馆研学是市场消费升级的产物,很多人以打卡网红建筑和时下热点为主,学习历史文化为辅。暑期扎推游必然会降低研学品质,而我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属于文化事业型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跟上市场化节奏,包括可提供的免费讲解服务,可触及的文物实体书、现场视频,与市场接轨的热门周边文创等有待提升。很多人去博物馆走马观花,很难学到实质性的内容。

    推动博物馆研学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博物馆、社会力量多方联合。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为各大博物馆开展暑期青少年研学等文化活动提供政策指南。博物馆与时俱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预约机制,适当增加门票投放量,及时将退票和爽约票回填票池,并保留电话预约、线下购票通道。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出智慧展厅,数字化展示文物,实现文物互动,让文物“活起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近期国家博物馆公布研学机构管理办法,考核研学机构资质,监管机构推出的课程。

    城市打造热点博物馆无可厚非,不过在宣传时可以采用场馆集群概念,以片区为单位,以主题为区分,带动同区域一批景点研学。要知道除了展示馆藏和承载历史缩影的博物馆,文化还存在于城市每个角落。比如以历史为主题,浙江政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杭州德寿宫成为网红景点,可以顺带辐射附近的南宋御街、河坊街、鼓楼、胡雪岩故居等历史文化街区,引导研学团队沉浸式、多纬度、全方位学习历史。杭州还有孩儿巷、百井坊巷等很多有名街坊,以及名人故居都是历史遗留的足迹,都能成为研学项目点,分散人流量。

    社会公众错峰参观,避开博物馆研学高峰期,炎热的夏季通过互联网在家“云游”博物馆也不错,或者选择小众博物馆,另外,利用假期多阅读历史书籍,带着知识去博物馆找实物和答案更有学劲。

只有多方协同发力,通过多种途径扩容、增效、提质,才能推动博物馆研学健康有序发展,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