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三部热播剧看发展的“百里不同风”

    家长里短,最见人情,也最抚人心。

   在中国的影视剧市场中,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经常能斩获较多关注,尤其是带着年代感的现实主义题材,引发的收视讨论也最多。


    余华曾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中感慨:“社会生活的不平衡也会带来梦想的不平衡,几年前CCTV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男孩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

    而在近年热播的《山海情》、《漫长的季节》与《繁花》三部剧中,同样的时代中,不同的地区,就像余华笔下的小孩一样,社会生活的不平衡也带来梦想的不平衡。

    同样的90年代中,西部一些地区还在奔波于实现温饱、东北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下岗潮、而火热的上海资本的积累逐渐在快速完成。三部热播剧中,同样的时代,同样的中国,发展的“百里不同风”不可谓不明显。

我们的来时路


    真的有人能完全理解中国的发展吗?可能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我们走过的来时路,就像异军突起般模仿超越,一切都迅疾而至,实践有时候远远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当我们想要用一些舶来的理论解释当下的时候,总会“卡BUG”!

    我们的来时路,经历了沉闷、经历了狂飙突进、也经历了巨大的差距与不平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迟滞我们的脚步,在巨大的差距里,并没有妨碍我们继续向前走。

理解!还是理解!

    哈尔滨爆红网络后,不少人才真正了解东北这片大地,或许是因为东北文艺作品风靡之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戏谑和诙谐,或许是这片土地真的不擅长表达,总给大家一种粗放的疏离感。

    但是,真的要感谢哈尔滨,在这个冬季中,在社交网络中掀起的这股东北风与以往都不相同。借助于个人表达的细致与深入,这股东北风带着全国的视野,让大家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沉的理解。

    原来,之前网络上戏谑东北的“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知谎言!

    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在这片大地上,有太多的具有支撑性、全国性、战略性的工业布局。在这片大地上,丰产的粮食、涌动的能源、曾经充足的劳动力,无一例外都在为全国发展输送着“热血”。就像大庆工人的形象出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之时,石油工人喊着劳动号子,我们仿佛听到这片大地发出的呼喊。

    我们开始理解东北,我们也开始理解当下。

    经济发展虽然不得不强调个人的创造性,甚至这种创造性只来源于人性深处的私利,比如说,要吃饱饭、要穿好衣、要住大房子、要口袋中都是钞票。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需求的确激发了创造的效率。但是,在效率之后,我们是否也关注到了公平,比如社会的保障制度、比如上学、比如就医等等。当我们理解了东北,也就开始理解当下,理解了当下,我们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论。


正视种种差异和差距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所处的地区吗?或许在大多数人心中,这个问题都要打个问号。

    为什么这几年出现了很多专家被戏谑为“砖家”?为什么这些年总会出现年轻人不买单、网友不买单?为什么社会上会有人说“年轻人在躺平”,但是年轻人却在抱怨工作难找、工作强度大?在这些争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各种“差异与差距”。

    专业知识储备的差距、物质积累的差距、认知的差距等等,在种类繁多的差距面前,用简单的只言片语就下定论,当然就会出现诸多“闹剧”。简单的认知小事在差距面前都会出现“闹剧”,更何况是在发展差异面前呢?

    正视种种差异,可能是大多数人理解自己、理解时代开的“第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