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从“乡土中国” 到“城乡融合”: 农村劳动力县域户籍城镇化意愿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城镇化看作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靠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口,在此次大会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并将推进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放在新型城镇化的任务之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镇化改革,截止到 2020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3.89%,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 45.4%,半城镇化水平达到了18.58%,这意味着我国户籍改革进程有所滞后,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实现身份的转换,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任重而道远。近几年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福利不均等而导致城镇化速度逐渐放慢,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户籍制度作为内在制度因素,严重阻碍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能高度匹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会导致城市公共服务受益不均等、在劳动力市场被差别性对待、造成职业选择扭曲、出现“半城市化”现象、影响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导致人口与土地的空间错配问题,从而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户籍制度的改革,农业劳动力落户意愿仍然不高凹,因此要继续扎实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助推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和户籍改革进程与现状

    1城镇化进程

    工业化是推动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我国城镇化进程、户籍变迁与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分析城镇化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因此在研究城镇化进程时结合各个阶段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形势,提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建议,助推城镇化快速推进,提高城镇化质量。如图 1所示,为我国建国以来城镇化进程,总共分为缓慢发展、恢复发展、协调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49年-1977年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内我国根据当时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建设城市,于是限制农民进城务工,一是由于城市建设不完善,就业岗位少,防止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以后造成大规模失业:二是防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良田荒废,粮食供应不上。由于限制农民人口流动的政策实施时间较久,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到 1978年为止,我国城镇化率只有 17.92%。经过二十多年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但是由于城乡割裂发展,导致工农发展不平衡,工业化的速度远超于城镇化速度。

    第二阶段是 1978年-1999年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上世纪 80年代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解放部分农民劳动力,并且国家也逐渐放开农民进城务工,但城市吸纳人数有限[30。1984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工业化开始在乡镇进行,大量的乡镇企业兴起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 94年分税制改革使较多农民进城务工。这个阶段国家逐渐恢复城镇化发展,重视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协调发展。在这个阶段工业化速度仍大于城镇化速度,二者发展不均衡不匹配,受经济的影响各城市可容纳的劳动力并不多,到 2000年我国城镇化仅有36.1%。

    第三阶段为 2000年-2010年城镇化协调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在城镇化战略上也有巨大调整,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均提出稳定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中也明确指出如何推进城镇化,明确了城镇化的目标。在该阶段内我国建筑业和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承载人口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逐步趋于协调,截止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第四阶段为 2012年至今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处于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入推进城镇化阶段,2012年的户籍城镇化率只有 35%,城镇化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土地城镇化过快,户籍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差距过大,城市公共服务社会跟不上城镇化进程等。这个阶段城镇化战略调整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工业化在这个阶段的战略是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换,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产城融合使得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匹配,进入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2户籍制度变迁

    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分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两个阶段。在 1949年-1977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阶段,当时我国急需发展重工业,城市承载能力不够没有充足的工作岗位,为了防止农民流入城市导致大量的失业,确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这种政策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形成了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城乡间的资源配置,造成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阶段中,又分为缓慢改革和积极推进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1978年-1999年,该阶段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快速扩张,使得城市承载能力提高,我国逐步放开对会户籍的管控,从小城镇开始逐步进城落户:第二个阶段为 2000年至今,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户籍改革的力度也逐渐增大,从小城镇到大城市逐步取消落户限制,并实施居住证政策。但经过二十年的户籍改革,第七次人口普查后 2020年户籍城镇化率 45.4%,落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制度改革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3县域城镇化与户籍制度的交互影响

    对县域城镇化进的研究与户籍制度改革和背后的社会福利分不开,除此之外工业化与县域城镇化之间也有交互作用,因此分析他们之间的交互影响对推动城镇化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在 1949年-1977年中,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严格限制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并确立城镇户口和户籍户口,形成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结构,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脚步,甚至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在 1978年-1999年内,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恢复,1984年工业化在乡镇发展起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逐渐放开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户籍制度也随之逐步放开,城镇化恢复发展。在 2000年-2011年我国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明确推动城镇化进程,逐步放开小城镇的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匹配协同发展,工业化高速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加上落户条件的放开,大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使得城镇化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从 2012年至今,我国工业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工业大国转为工业强国,随着落户条件进一步放宽,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综上所述,城镇化、户籍制度、工业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针对推动城镇化的政策建议要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工业化背景下提出,使得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相匹配,共同协调发展。

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次调查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选择加入城镇户籍的原因,二是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村劳动力对于转换户籍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在六个县城按照随机原则共投放了 800份问卷,后收回了 76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 95.875%,属于有效调查。

    (1)从收入和职业来看,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和职业的稳定性都落后于城镇居民除很小一部分因户籍工作受到歧视外,大部分因文化水平导致收入低,没有正规工作,因此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城镇生活压力大,维持不了正常生活水平,使得转换户籍意愿降低,影响城镇化进程。

    (2)从土地问题来看,农村劳动力在转换户籍后,拥有承包地的大部分居民会承包给集体内他人使用或兼职耕种,而宅基地则会给其他家人居住或闲置,即使政府给予补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还是会保留自己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留住自己的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的“三权问题”是一直关注的重点,如何解决“三权问题”,让农村劳动力转换户籍后无后顾之忧,是深入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3)从子女教育问题来看,农村户籍给农村劳动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子女入学受阻,而且城镇化中最想改善的也是教育条件。子女的教育是父母的头等大事,城镇教育水平高,有的学校按城区划分,会有户籍的限制,因此子女教育会极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转换户籍的意愿。

    (4)从城市融入度来看,少数农村劳动力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感受不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再加上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共服务不均等化,会大大降低农村劳动力转换户籍的意愿,影响城镇化进程。

    (5)从城市公共服务来看,居民养老问题值得政府重视,回村养老影响农村户籍的转换,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养老服务的投入,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社会保障,让居民感到“老有所依”,增强该类城市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还可以增强在城镇居住的幸福感

    2政策建议

    (1)推进城乡一体化。县城能否留住流动人口对推进县域城镇化十分重要,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县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活环境状况是影响居住和落户的重要因素,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引进,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会使农村劳动力的落户意愿增加。根2工  卫 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城乡收入过大从而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因此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镇化进程。具体而言:第一,加强县域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化,根据各个县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引进不同的产业,形成产业规模聚集效应;政府应对经济不发达的县域提供帮助,充分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县域有一定吸纳能力,引导并激励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能力。第二,提升人力资本,学历是影响收入和工作的重要因素,但农村户籍普遍学历不高,因此政府应对入城务工者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性。第三,加强法律援助,农民工工资拖欠、陷入虚假合同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农民工的正常生活,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中心,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深化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问题对农村户籍居民市民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价值上升,不少农村居民不愿放弃耕地或宅基地的利益,再加上土地转让、退出机制还不够成熟,使得不少农民工家里的耕地和宅基地几乎荒废,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一方面不愿放弃既有的土地权益,一方面又无法发挥既有土地的价值,因此土地改革刻不容缓,即加快解决“三权”问题,首先要加快承包地的流转,完善承包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既保证了合法利益,又不荒废耕地,使农村户籍人口拥有土地经营权,有稳定的土地收入[46],解决了后顾之忧,能够有效推动市民化的进程。其次是针对宅基地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宅基地的居民不少都愿意保留宅基地以便于养老,即回村养老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因此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少农村宅基地处于一个荒废状态降低了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完善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可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在退出后有可观的农地补偿,为农村户籍居民进城落户打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加快城市养老机制建设,根据上述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部分城镇户籍居民和大部分农村户籍居民都选择回村养老,由此可以看出该城镇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养老政策不够完善,不能为退休人员提供较好的服务,退休后在城镇生活经济压力大,幸福感舒适感不高,于 心么 于 工   镇应加强城市基础社会建设.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不仅要吸引农村户籍人口还要留住这些已转换户籍的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质量。

    (3)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村户籍居民转换户籍,从而实现市民化的转变,李尧26也指出人们会愿意在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定居,因此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在国家的人地钱挂钩政策下,首先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县域教育资源与农村转移人口数量相匹配,扩大学校的容纳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其次应放宽对农村户籍子女的入学限制,调整按片分区入学政策,降低农村劳动力子女的入学门槛,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4)实现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除了部分一线和超一线的城市外都取消了落户限制但是户籍背后与之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仍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不平等的社会福利会降低农村劳动力落户意愿,因此应消户籍不同导致公共服务无法均等化的问题,具体而言:第一,完善城镇公共服功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创造公平和谐的生活环境即吸引农村劳动力落户又能留住当地城镇人口。第二,保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即要保证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例如医疗、教育、养老等,对农村劳动力贷款买房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降低其生活成本,减轻其生活压力进而增强农村劳动力落户意愿,从而推动市民化进程。


    感谢“策论中国”参赛团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从“乡土中国” 到“城乡融合”: 农村劳动力县域户籍城镇化意愿研究—以中部六县调研数据为例》团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