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效率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在中国铁路面前,光光一个“基建狂魔”的称号很难描述清楚这一路走来的波澜壮阔。
线与圈 引擎与生活
9月6号,在浙江,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温高铁2015年开始谋划,2016年核准,2020年开工,2024年开通……连接杭州、金华、台州、温州四地,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有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温州南9座车站。
从浙江地图上看,杭温高铁整体南北走向,基本成纵向直线,这一“变直”,线路就成为了当前浙江陆上连接杭州与温州两地最为便捷的客运通道,与此同时浙江境内的浦江、东阳、磐安、仙居四地正式终结不通高铁的历史。这条线,辐射带动的人口规模达到2962万,是浙江新建成高铁中辐射人口最多的线路。
很明显,一条“直线”为的是“几个圈”。在浙江,杭州、金义、宁波四大都市圈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人随产业走,当然,这些都市圈也必将影响大多数浙江人未来的生活。比如,是否可以厂开在仙居、研发放在杭州?再比如,在杭州上班,下班了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回到浦江、桐庐等地的家中?交通引擎带动产业和改变生活,一条线链接几个圈,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区域,这将是未来的主方向。
快与慢 效率与效益
杭温高铁开通首日,笔者在一段印度籍在义乌外商人的采访听到的一句话引人深思。“来中国创业15年,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杭州、义乌、温州,几乎每周都会往返1次。对我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杭温高铁的开通无疑是最大的便利,时间更快更便捷,我们能多赚一点钱!”在开通的首趟列车上,这位中文名字叫吴迪的外商说出了我们国内大多数人已经遗忘的一种感觉:时间就是金钱。
曾经的我们,对这句话是刻在骨子里的追求,而对于时间的追求背后就是对于更高效率的追求。但是,当这句话从一位外商口中说出来后,我们似乎又有了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既视感”。为何我们对于交通通行效率的追求感受已经远远不如之前那么迫切与深刻?其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我们现在的交通路网太便捷了!尤其是中国高铁!
中国铁路总里程马上就将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近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铁里程世界第一、高铁速度更是世界第一!这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只有在我们这片大地上,才有聚合各方面力量搞建设,只有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才有一步步将设想落地的能力。
越来越方便的路网,让我们逐渐习惯了出行的高效率,甚至有了“身在庐山中”的感觉。当然,在更为高效的交通支撑下,中国经济的效率一直在提升,全球工业最齐全产业链的打造,交通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浙江与长三角 平衡与充分
从浙江地理特点来看,由沿海从东向西,由浙北平原向西南延伸,山地丘陵地形明显。地理位置的受限,虽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拦路虎”,但是受益于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浙江南部山区经济强县表现并不逊色。这些县域经济体的活力在当下亟需有更高能级的牵引力量投入。而无疑,最大的牵引力量就在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而这就是当前浙江交通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互联互通与上海、南京等地加强产业链协同,甚至是参与更深层次的市场分工,力争跃升到产业链的最核心;以省会杭州与宁波为龙头带动,促进本省区域内各大都市圈更为便捷高效开拓产业,携手拓展外部市场;以都市圈内打破市级行政藩篱,为区域内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基础。发展的平衡必将实现充分的发展,未来,这将是整个浙江、甚至是长三角区域的路径和目标。从这一点上,交通依然还是支撑发展的基础,依然还是促进循环的催化剂,依然还是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的战略支撑。
杭温高铁,不止是一条“拉弯取直”的线、也不止是一条串联都市圈的线,而是验证了即使在发达的浙江、发达的长三角,我们依然需要更多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了更加平衡与充分的发展,更为了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