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大船出海!

    一艘055万吨大驱出现在南太平洋,就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已经登顶世界之巅。

    一、造船业:海上基建

    造一艘大型远洋航轮分几步?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

    造船业,这一传统的制造业,当年承载过西班牙舰队的狂扫全球、见识过海上马车夫荷兰把全球贸易串成一条线、也见证过列强给中国带来的百年屈辱……表面上看,船坚炮利讲的是大船巨炮横扫千秋,但是当你看到有一艘自研军舰的时候,你应该就能想到这条军舰背后牵连的庞大的造船产业链。

    作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业链长、周期波动的制造业,造船行业就像海上基建或者是海上的房地产行业,当然,看到这个比喻,作为身处基建狂魔国度的我们觉得基建和房地产又能有什么复杂的呢?但是,放眼全球,能把隧道、大桥、高楼造明白的国家并不多,并且,这还是在不考虑成本优势是否存在的前提下。千万别小瞧基建和房地产,我们口中的牛夫人,在大多数国家眼里何尝又不是小甜甜呢?

    造船业更是如此!造船业涉及到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包括船舶设计、轮机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造一艘船需要综合运用这些领域的知识,确保船舶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航性等方面满足要求。既然称为是海上基建,造船业就有重大投资的特点:资金密集性特点很强!一艘大型油轮或集装箱船的造价可能高达数亿美元,但是资金回笼却很慢,因为船舶建造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在船舶交付之前,企业难以获得全部货款,资金回笼速度较慢,这对造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传统基建或者房地产一样,造船业上游关联钢铁、有色金属、涂料、电缆、机械设备等,下游带动航运业、港口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妥妥的长链条。

    不过,这一切还都只是造船业的冰山一角,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现在美国的航母与大型水面舰艇维修都需要外包给日韩的公司,难道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实力,自己的战舰懒得自己维修,还要请别国的打工人代劳吗?这里面最直接的难言之隐就是造船业依然是一个劳动力密集行业,需要焊接工、装配工、油漆工、电工等多个工种,并且造船工人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培养熟练的造船工人需要稳定的时间和成本。这一切在衰落了近30年的美国产业工人体系中“卡脖子”就显得尤为明显。

    二、中国造船业:“逆周期调节”的经典案例

    打好一条船需要数年时间,但是经济周期不等人,可能投资的时候,一条船是盈利的,但是建成后,全球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逆转,船就是立马进入亏损的。但是,造船过程中,一旦开建,就无法停下,因为只有造出了一条船,才能腾出下一条船的生产空间,这是造船业的天然限制。

    造船业与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国际贸易活跃,航运需求增加,船东会增加新船订单,造船业迎来发展机遇;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国际贸易萎缩,航运市场需求下降,船东会推迟或取消订单,造船业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的困境。

    2008年,中国造船业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临巨大困境,2020年受突发状况影响,造船业又迎来了重大挑战。但是回顾历史,这两次灾难性的冲击恰恰又成了中国造船业转型升级、登顶世界之巅的关键。中国造船业如何从危机中壮大,核心秘诀就在“逆周期调节”。

    具体做法如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世界航运产业大为缩减,中国采取了淘汰民间落后造船产能,集中资本扶持先进造船厂,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如沪东中华在 LNG 船低温传送系统上取得突破,提高船舶国产化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通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三箭齐发”开启了全球都为惊叹的“逆周期调节”,中国造船业在低迷市场中实现了转型升级,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取得进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虽仍面临一定困难,不过市场份额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为行业复苏积蓄了力量。

    2020年,突发状况发生,全球经贸体系面临“冰冻”风险,中国又给予船企补贴、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缓解船企资金压力,帮助企业维持生产运营;抓住全球贸易复苏、船舶老龄化以及环保政策趋严带来的旧船更新需求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注重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重点发展了内河航运、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加速推进数字化造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设计、生产、管理效率,缩短建造周期,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

    看似“很卷”“很危险”的造船业在这一系列“逆周期调节组合拳”下,2021 年中国船舶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 423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1.8%;手持订单量 1393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2.0%。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在高端船型领域竞争力也不断增强,成为了全球唯一可以集齐航母、大型游轮、大型LNG全链条制造技术的国家。至此,中国造船业登顶世界之巅!2024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的 55.7%、74.1% 和 63.1%,连续 15 年全球第一。在全球 18 种主要船型中,有 14 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造船业从给日韩打下手干苦活到现在的全球第一,这是中国众多产业逆袭案例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产业!而造船业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一国对于海洋贸易、海洋安全、全球市场定价权争夺中的方方面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军舰“下饺子”速度只有中国人自己不惊讶,海外却是表现的难以置信,毕竟,家底厚了,随便拿点东西出来,都是别人高攀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