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沙龙(三十五):“政府权力下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近年来浙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有效投资持续低增长,浙江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优质项目尤其是浙商优质项目的回归,以拉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下放政府权力正是目前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为此,48日上午,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以“政府权力下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为主题的第三十五期公共政策沙龙。沙龙在杭州金溪山庄举行。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黄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裕,浙江省经信委巡视员郑一方,中电52所所长、海康威视公司董事长陈宗年,浙江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副处长马斌,舟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立军,嘉善县委常委、副县长谢辉,浙江恒达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军卫,浙商回归创业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湖州永安龙安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唤山,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执行院长金雪军,副院长蓝蔚青等十余位专家参加。陈国权教授主持沙龙。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分析了政府权力下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黄勇诠释了权力下放的定义,认为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应明确划分和配置,并着重强调权力的配套下放,为浙江发展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裕分析了学术界、政界、执行部门对改善发展环境的准备;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根据,分析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五个需要。

会上,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充分肯定了政府权力下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张立军和谢辉从地市县角度发表了对下放审批权限与地方高质量发展、优化服务、整体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看法。潘军卫、朱唤山等从浙商企业的角度,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模式,提出政府权力下放、改善发展环境与浙商回归的关系。与会专家从浙江发展环境的多方面和政府权力下放的角度,就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制度建设、诚信树立、建立政府文化、注重顶层设计等方面献计献策。整场沙龙气氛浓郁。

 

    最后,姚先国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改善发展环境的焦点是什么”、“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两个问题,指出信任构建的抓手作用,认为应针对浙江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序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在地方政府创新、政府权力配置等方面做出努力,保证浙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